丧,尹氏主亻宾赞诸侯,与隐交接,而卒恩隆于王者,则加礼录之,故为隐恩痛之。
日者,恩录之,明当有恩礼”然则彼天王崩,尹氏四月卒,仍在期内,其恩近,故书日。
此则巳经三年,其恩杀,故不日,是以注云“在期外”注“名者,卒从正”解云:隐八年“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八月,葬蔡宣公”传云“卒从正”何氏云“卒当赴告天子,君前臣名,故从君臣之正义言也”;传云“而葬从主人”何氏云“至葬者,有常月可知。
不赴告天子,故自从蔡臣子辞称公”然则此亦从君臣之正义言之,故云名者卒从正也。
秦人伐晋。
秋,楚人围江。
雨螽于宋。
雨螽者何?死而坠也。
(以先言雨也。
坠,隋地也。
不言如雨,言雨螽者,本飞从地上而下至地,似雨尢醇。
雨螽,于付反,下及注同,一音如字;螽,音终。
而队,直类反,注同。
隋,大果反。
上,时掌反。
醇,音纯。
)
[疏]“雨螽者何”解云:欲言是雨,而特施于螽;欲言非雨,而文言雨螽,故执不知问。
注“以先言雨也”解云:正以先言雨,后言螽,则知死而坠者也。
注“不言”至“尤醇”解云:欲道庄七年“星�如雨”者,本从天来,又不及地,如雨不醇,故云如雨。
此则初从地上而还至地,故不言如,言其真似雨也。
何以书?记异也。
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王者之后记异也。
(螽,犹众也。
众死而坠者,群臣将争相残贼之象,是后大臣比争斗相杀,司城惊逃,子哀奔亡,国家廓然无人,朝廷久虚,盖由三世内娶,贵近妃族,祸自上下,故异之云尔。
为王,于伪反。
近,附近之近。
)
[疏]注“是后”至“相杀”解云:即七年夏“宋人杀其大夫”;八年冬“宋人杀其大夫”是也。
注“司城惊逃”解云:即八年冬“宋司城来奔”是也。
注“子哀奔亡”解云:十四年秋“宋子哀来奔”是也。
注“盖由三世内娶”解云:僖二十五年及十七年传皆云“宋三世无大夫,三世内娶也”之属是也。
冬,公如晋。
十有二月,己巳,公及晋侯盟。
晋阳处父帅师伐楚救江。
此伐楚也。
其言救江何?(据两之,当先言救也;非两之,当重出处父也;生事当言遂,三者皆违例,知后言救江,起伐楚意,故问之。
重,直用反。
)
[疏]注“据两”至“救也”解云:即僖二十五年“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传云“何以不言遂?两之也”是也。
必知先言救者,正以以江近楚远故也。
注“非两”至“父也”解云:即僖二十八年“春,晋侯侵曹。
晋侯伐卫”传云“曷为再言晋侯?非两之也”是也。
注“生事当言遂”解云:即宣元年秋“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是也。
为谖也。
(谖,诈。
谖,许元反。
)其为谖奈何?伐楚为救江也。
(救人之道,当指其所之,实欲救江而反伐楚,以为其势必当引围江兵当还自救也。
故云尔。
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四年,春,公至自晋。
夏,逆妇姜于齐。
其谓之逆妇姜于齐何?(据不书逆者主名,不言如齐,不称女。
)
[疏]“夏逆归姜于齐”解云:隐二年注云“不亲迎例月,重录之”今此书时者,盖以聚于大夫,贱不可以奉宗庙,故略之。
注“据不”至“称女”解云:决宣元年“公子遂如齐逆女”之经也。
略之也。
(称妇姜,至文也;逆与至共文,故为略。
)
[疏]注“称妇”至“为略”解云:欲道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之经,还至始言妇姜。
今此始逆,巳言妇姜,故云逆与至共文耳。
高子曰:“娶乎大夫者,略之也。
”(贱,非所以奉宗庙,故略之。
不书逆者主名,卑不为录使也。
不言如齐者,大夫无国也。
不称女者,方以妇姜见与至共文,重至也。
不称夫人为致文者,贱不可奉宗庙也。
不言氏者,本当称女。
女者,父母辞,君子不夺人之亲,故使从父母辞不言氏。
为,于伪反。
使,所吏反。
见与,贤遍反。
)
[疏]注“不言”至“言氏”解云:庄二十七年“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案彼亦是大夫无国而得言如陈者,何氏云“不言如陈,嫌不辟国事,实私行也”是也。
狄侵齐。
秋,楚人灭江。
晋侯伐秦。
卫侯使甯俞来聘。
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
(甯俞,乃定反;下音馀。
)
[疏]“卫侯使甯俞来聘”解云:正本作“速”字,故贾氏云“公羊曰甯速”是也。
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
含者何?口实也。
(孝子所以实亲口也。
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贝,春秋之制也。
文家加饭以稻米。
饭,扶晚反。
)
[疏]“含者何”解云:欲言实口,上下无例;欲言佗物,而经书含,故执不知问。
注“天子”至“具者”解云:皆春秋说文,故云春秋之制也。
注“文家加饭以稻米”解云:即礼记檀弓下篇云:“饭用米贝,弗忍虚也。
”
其言归含且�何?(据宰�亘归两�不言且也。
连�何之者,嫌据�言归。
�亘,况阮反。
)
[疏]注“据宰”至“且也”解云:即隐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亘来归惠公仲子之�”是也。
注“连�”至“言归”解云:若传直言其言且何,即嫌责此�事亦当言归,故连言�以辩嫌。
兼之。
兼之非礼也。
(且,兼辞。
以言且,知几兼之也。
含言归者,时主持含来也。
去天者,含者臣子职,以至尊行至卑事,失尊之义也。
不从含晚言来者,本不当含也。
主书者,从含也。
去,起吕反,下同。
)
[疏]注“含者臣子职”解云:正以大宰掌之故也。
注“不从”至“含也”解云:正以含者殡前之礼,遥始行之,故知晚。
然则宜言来以见晚,而不言来者,正以本不当含,宁得责其晚乎?注“主书”至“含也”解云:言春秋主书此事者,正欲讥其含,而并言且�者,因讥之。
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
成风者何?僖公之母也。
(风,氏也。
任、宿、颛臾之姓。
任,音壬。
颛臾,音专;下音榆。
)
[疏]“成风者何”解云:欲言其妾,经书小君;欲言夫人,不同夫谥,故执不知问。
注“风氏”至“之姓”解云:风氏谓此成风,即上文风氏薨者矣。
知任、宿等之姓者,左传文。
王使召伯来会葬。
(去天者,不及事,剌比失丧礼也。
)
夏,公孙敖如晋。
秦人入若阝。
(若阝,音弱。
)
秋,楚人灭六。
冬,十月,甲申,许男业卒。
[疏]“秋楚人灭六”解云:不月者,略夷狄灭小国也。
说在僖二十六年。
“许男业卒”解云:正本作“辛”字。
六年,春,葬许僖公。
夏,季孙行父如陈。
秋,季孙行父如晋。
八月,乙亥,晋侯ん卒。
(ん,好官反。
)
冬,十月,公子遂如晋。
葬晋襄公。
(书遂者,剌公生时数如晋,葬不自行,非礼也。
礼,诸侯薨,使夫人吊,自会葬。
数,所角反。
)
[疏]注“书遂”至“会葬”解云:晋侯生时公数如晋者,即上二年“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彼下注云“如晋不书不致者深讳之”三年“冬,公如晋”之属是也。
言葬不自行,非礼云云者,异义“公羊说”云“襄三十年‘叔弓如宋,葬宋共姬’,讥公不自行也”者,与此注合。
晋杀其大夫阳处父。
晋狐射姑出奔狄。
晋杀其大夫阳处父,则狐射姑曷为出奔?(据蔡杀其大夫公子燮,蔡公子履出奔楚。
此非同姓,恐见及。
射姑,音亦,又音夜,�梁作“夜”)
[疏]注“据蔡”至“见及”解云:事在襄二十年秋。
彼则履是燮之同姓,言恐祸及巳而出奔。
此非同姓而亦奔,故难之。
射姑杀也。
(以非恐见及,知其杀。
)射姑杀,则其称国以杀何?君漏言也。
(自上言泄,下曰漏。
君漏,力豆反,泄也。
言泄,息列反,又以制反。
)其漏言奈何?君将使射姑将,(谓作中军大夫。
姑将,子匠反,下同。
)阳处父谏曰:“射姑,民众不说,不可使将。
”于是废将。
阳处父出,射姑入,君谓射姑曰:“阳处父言曰:‘射姑,民众不说,不可使将。
’”射姑怒,出剌阳处父于朝而走。
(明君漏言杀之,当坐杀也。
易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
”不说,音悦,下同剌,七亦反,又一音七赐反。
)
[疏]注“明君”至“坐杀也”解云:襄公当坐,则例去其葬,而上文经书“冬,十月,公子遂如晋,葬襄公”者,盖谓葬讫乃相杀,不得追去葬,是以�梁传曰“襄公死,处父主竟上之事,夜姑使人杀之”是也。
然则此传虽连言之,仍不妨杀之在葬后,是以经书葬在杀前矣。
注“易曰”至“害成”解云:上系辞文也。
郑氏云“几,微也。
密,静也。
言不慎于微而以动作,则祸变必成。
”
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不告月者何?不告朔也。
(礼,诸侯受十二月朔政于天子,藏于大祖庙,每月朔朝庙,使大夫南面奉天子命,君北面而受之。
比时使有司先告朔,慎之至也。
受于庙者,孝子归美先君,不敢自专也。
言朝者,缘生以事死,亲在,朝朝莫夕:巳死,不敢渫鬼神。
故事必于朔者,感月始生而朝。
大祖,音泰。
比,必利反。
朝朝,上如字;下直遥反。
渫,息列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