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公卷十三起元年尽九年

首页
[疏]注“谓期”至“栗也”解云:出礼记文。

    注“夏后”至“以栗”解云:出论语也。

    而郑氏注云“谓社主,正以古文论语‘哀公问社于宰我’故也”今文论语无“社”字,是以何氏以为庙主耳。

     用栗者,藏主也。

    (藏于庙室中当所当奉事也。

    质家藏于室。

    )作僖公主,何以书?(据作馀公主不书。

    )讥。

    何讥尔?不时也。

    其不时奈何?欲久丧而后不能也。

    (礼,作练主当以十三月。

    文公乱圣人制,欲服丧三十六月,十九月作练主,又不能卒竟,故以二十五月也。

    日者,重失礼鬼神。

    ) [疏]注“礼作”至“三月”解云:即礼记云“十三月而练”是也。

    注“日者”至“鬼神”解云:即隐五年注云“失礼鬼神例日”是也。

     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

    此晋阳处父也,何以不氏?(据晋阳处父伐楚救江。

    ) [疏]注“据晋”至“救江”解云:即下三年冬“晋阳处父帅师伐楚救江”是也。

     讳与大夫盟也。

    (讳去氏者,使若得其君,如经言邾娄仪父矣。

    不地者,起公就于晋也。

    日者,起公盟也。

    俱没公,齐高�不使若君,处父使若君者,亲就其国,耻不得其君,故使若得其君也。

    如晋不书不致者,深讳之。

    去,起吕反。

    ) [疏]注“讳去”至“晋也”解云:仪父之事,在隐元年。

    凡五等诸侯失爵在名字之例者,但直书其名字,不言其氏,即倪黎求、蔡叔、邾娄仪父之类是也。

    今此处父无氏,故云使若得其君矣。

    注“日者,起公盟也”解云:正以微者盟例不日故也。

    注“俱没”至“君也”解云:高�之事,在庄二十二年。

    彼经云“秋,七月,丙申,及齐高�盟于防”是也。

    注“如晋”至“讳之”解云:正决下三年“冬,公如晋。

    十有二月,己巳,公及晋侯盟”四年“春,公至自晋”之文也。

     夏,六月,公孙敖会宋公、陈侯、郑伯、晋士�盟于垂敛。

    (盟不日者,欲共盟诛商臣,虽不能诛,犹为疾恶故也,褒与信辞也。

    不如平丘两举会盟详录之者,时至即盟,会礼不成。

    �,户木反。

    垂敛,左氏作“垂陇”) [疏]“盟于垂敛”者,左氏作“垂陇”注“虽不能诛”解云:正以共讨恶逆,乃是义之高者,若能诛之,理应书见,似若昭四年经书“执齐庆封,杀之”然今无其经,故知不能诛也。

    注“不如平”至“不成”解云:即昭十三年“公会刘子、晋侯”以下“于平丘。

    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是也。

     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何以书?记异也。

    (以不言旱。

    )大旱以灾书,此亦旱也,曷为以异书?大旱之日短而云灾,(云,言也。

    言有灾。

    ) [疏]“大旱以灾书”解云:即僖二十一年经书“夏,大旱”传云“何以书?记灾也”是也。

     故以灾书。

    此不雨之日长而无灾,故以异书也。

    (此禄去公室,政在公子遂之所致也。

    不就庄三十一年发传者,此最甚事著。

    ) [疏]注“不就”至“事著”解云:庄三十一年“冬,不雨”传云“何以书?记灾也”然则彼一时不雨,是以不得发传云不雨之日长,此则历四时,故言最甚事著也。

     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

    大事者何?大�也。

    (以言大,与有事异。

    又从僖八年�数之,知为大�。

    大庙,音太,下“太祖”皆同。

    跻僖,子兮反,升也,本又作“�齐”同。

    �,音洽,大祭。

    �数,大帝反;下所主反。

    ) [疏]“大事者何”解云:欲言大祭,无��之文;欲言时祭,而经书大,故执不知问。

    注“以言”至“事异”解云:宣八年夏六月“辛巳,有事于太庙”彼是时祭,不言大,则知此言大者,是大祭明矣。

    注“又从僖”至“大�”解云:春秋说文云“三年一�,五年一�。

    ”尔雅云“�,大祭也。

    ”孙氏云“�,五年大祭也。

    ”然则三年一�,五年一�,礼如然也。

    案僖八年“秋,七月,�于太庙”从此以后三年一�数,则十一年�,十四年�,十七年�,二十年�,二十三年�,二十六年�,二十九年�,三十二年�,文二年�也;若作五年一�数,则从僖公八年�,十三年�,十八年�,二十三年�,二十八年�,三十三年�,文五年�,则文二年非�年,正当合�,故知此年大事为�矣,是以注云“又从僖八年�数之,知为大�也”若然,从僖八年�数之,则十一年�,十三年�,随次而下,至僖二十三年并为��,何得下传云“五年而再殷祭”者,盖为其初时三年作�,五年作�,大判言之,得言五年而再殷祭,其�三五参差,随次而下,何妨或有同年时乎?知非�与�相因而数为三年五年者,若从僖八年�,十一年�,十六年�,十九年�数之,至僖三十二年�,文公二年�亦相当,但于五年而再殷祭之言不合,故不得然解。

     大�者何?合祭也。

    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于大祖。

    (毁庙,谓亲过高祖,毁其庙,藏其主于大祖庙中。

    礼,取其庙室笮以为死者炊沐。

    大祖,周公之庙。

    陈者,就陈列大祖前,大祖东乡,昭南乡,穆北乡,其馀孙从王父。

    父曰昭,子曰穆。

    昭取其乡明,穆取其北面尚敬。

    笮,侧白反。

    炊沐,昌垂反;下音木。

    东乡,许亮反,下同。

    ) [疏]“大�者何”解云:正以�小于�,而文加大,故执不知问。

    注“礼取”至“炊沐”解云:出礼记文。

     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大祖,(自外来曰升。

    )五年而再殷祭。

    (殷,盛也。

    谓三年�五年�。

    �所以异于�者,功臣皆祭也。

    �,犹合也。

    �,犹谛也。

    审谛无所遗失。

    礼,天子特�特�;诸侯�则不礻勺,�则不尝;大夫有赐于君,然后�其高祖。

    谛,音帝。

    礻勺,羊略反。

    ) [疏]注“�所以”至“皆祭也”解云:出礼记与春秋说文。

    注“礼天”至“特�”解云:礼记及春秋说文,即“不主��”是也。

    注“诸侯”至“不尝”解云:即礼记王制所云“夏�则不礻勺,秋�则不尝”是也。

    注“大夫”至“高祖”解云:正以于礼不得故也。

     跻者何?升也。

    何言乎升僖公?(据�于大庙不道所升。

    ) [疏]“跻者何”解云:先君昭穆自有常次,今而言跻,故执不知问。

    注“据�”至“所升”解云:即僖八年“秋,七月,�于大庙,用致夫人”是也。

     讥。

    何讥尔?逆祀也。

    其逆祀奈何?先祢而后祖也。

    (升谓西上。

    礼,昭穆指父子,近取法春秋,惠公与庄公当同南面西上;隐、桓与闵、僖亦当同北面西上,继闵者在下。

    文公缘僖公于闵公为庶兄,置僖公于闵公上,失先后之义,故讥之。

    传曰“后祖”者,僖公以臣继闵公,犹子继父,故闵公于文公,亦犹祖也。

    自先君言之,隐、桓及闵、僖各当为兄弟,顾有贵贱耳。

    自继代言之,有父子君臣之道,此恩义逆顺各有所施也。

    不言吉�者,就不三年不复讥,略为下张本。

    祢,乃礼反。

    ) [疏]注“不言”至“张本”解云:闵二年“夏,五月,乙酉,吉�于庄公”传云“其言吉何?言吉者,未可以吉也。

    曷为未可以吉?未三年也”然则吉�于庄公在三年之内,今此大事亦在三年之内,是不须更言吉�以讥之,但略言大事于太庙,为下跻僖公张本而巳。

     冬,晋人、宋人、陈人、郑人伐秦。

     公子遂如齐纳币。

    纳币不书,此何以书?讥。

    何讥尔?讥丧娶也。

    娶在三年之外,则何讥乎丧娶?(据逆在四年。

    丧取,七住反,本亦作“娶”同。

    ) [疏]“纳币不书”解云:正以桓三年秋“公子�如齐逆女”不书纳币,故难之。

     三年之内不图婚。

    (僖公以十二月薨,至此未满二十五月,又礼先纳采、问名、纳吉,乃纳币,此四者皆在三年之内,故云尔。

    )吉�于庄公,讥。

    然则曷为不于祭焉讥?(据吉�于庄公,讥始不三年,大事图婚,俱不三年。

    大事犹从吉�,不复讥。

    )三年之恩疾矣。

    (疾,痛。

    )非虚加之也,(非虚加责之。

    )以人心为皆有之。

    (以人心为皆有,疾痛不忍娶。

    )以人心为皆有之,则曷为独于娶焉讥?(据孝子疾痛,吉事皆不当为,非独娶也。

    )娶者,大吉也。

    (合二姓之好,传之于无穷,故为大吉。

    好,呼报反。

    传,直专反。

    )非常吉也。

    (与大事异。

    )其为吉者,主于巳。

    (主于巳身,不如祭祀尚有念先人之心。

    )以为有人心焉者,则宜于此焉变矣。

    (变者,变恸哭泣也。

    有人心念亲者,闻有欲为巳图婚,则当变恸哭泣矣,况乃至于纳币成婚哉。

    恸,杜贡反。

    ) 三年,春,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沈溃。

    (伐沈,音审,国名。

    溃,户内反。

    ) 夏,五月,王子虎卒。

    王子虎者何?天子之大夫也。

    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据原仲也。

    ) [疏]“王子虎者,何。

    解云:欲言大夫例不书卒欲言诸侯而经书王子故执不知问。

    注“据原仲也”解云:即庄二十七年“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是也。

     新使乎我也。

    (王子虎即叔服也。

    新为王者使来会葬,在葬后三年中卒,君子恩隆于亲亲,则加报之,故卒,明当有恩礼也。

    尹氏卒日,此不日者,在期外也。

    名者,卒从正。

    新使,所吏反。

    ) [疏]注“尹氏”至“外也”解云:隐三年“夏,四月,辛卯,尹氏卒”下,传云“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天王崩,诸侯之主也”何氏云“时天王崩,鲁隐往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