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卫。
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
伐不日,此何以日?(据郑人伐卫不日。
)
[疏]注“据郑人伐卫不日”解云:在隐二年冬。
按彼文虽在十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之下,不蒙其日月,故得据之。
至之日也。
(用兵之道,当先至竟侵责之,不服乃伐之。
今日至,便以今日伐之,故曰以起其暴也。
)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至之日也。
(至日便伐,明暴故举伐。
)
[疏]“战不”至“伐何”解云:正以上十年传云“战不言伐”云云,书其重者,故此弟子据而难之。
春秋伐者为客,(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
伐者为客,何云“读伐长言之”伐人者也。
)
[疏]“春秋伐者为客”解云:谓伐人者,必理直而兵强,故引声唱伐,长言之,喻其无畏矣。
伐者为主。
(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
伐者为主,何云“读伐短言之”见伐者也。
)
[疏]“伐者为主”解云:谓被伐主,必理曲而寡援,恐得罪于邻国,故促声短言之,喻其恐惧也。
公羊子齐人,因其俗可以见长短,故言此。
故使卫主之也。
(战序上言及者为主。
)曷为使卫主之?(据宋襄公伐齐,宋主齐。
)
[疏]注“据宋”至“主齐”解云:即僖十八年“春,王正月,宋公会曹伯、卫人、邾娄人伐齐”夏“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齐师败绩”传云“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宋公与伐而不与战,故言伐。
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
曷为不使齐主之?与襄公之征齐也。
曷为与襄公之征齐?桓公死,竖刀、易牙争权不葬,为是故伐之也”是也。
卫未有罪尔。
(盖为幽之会,服父丧未终而不至故。
盖为,于伪反。
)
[疏]注“盖为”至“至故”解云:上二十七年“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是也。
按上二十五年“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至二十七年六月幽之会时,始二十六月未尽。
今传复以为无罪,故知正为父丧未终,是以不至,则幽之会不至之卫侯,惠公朔之子,盖懿公也。
败者称师,卫何以不称师?(据桓十三年己巳,燕人战败绩称师也。
)
[疏]注“据桓”至“称师也”解云:即彼经云十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
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是。
未得乎师也。
(未得成列为师也。
诈战不言战,言战者,卫未有罪,方欲使卫主齐,见直文也。
不地者,因都主国也。
见直,贤遍反。
)
[疏]注“诈战不言战”解云:通例如此。
夏,四月,丁未,邾娄子琐卒。
(日者,附从霸者朝天子,行进。
琐,素果反。
)
[疏]注“日者”至“行进”解云:欲决上十六年冬十二月“邾娄子克卒”不书日故也。
正以行进而书日,故知附从霸者朝天子,贤于会霸者于北杏而已。
但外相如例所不书,故无其文,何氏以理知之,故如此解。
秋,荆伐郑。
公会齐人、宋人、邾娄人救郑。
(书者,善中国能相救)。
冬,筑微。
(筑微,左氏作“麋”)大无麦禾。
冬,既见无麦禾矣,曷为先言筑微,而后言无麦禾?讳以凶年造邑也。
(讳使若造邑而后无麦禾者,恶愈也。
此盖秋水所伤,就筑微下俱举水,则嫌冬水,推秋无麦禾,使若冬水所伤者,但言无麦禾,则嫌秋自不成,不能起秋水,因疾庄公行类同,故加大,明有秋水也。
此夫人淫�之所致。
)
[疏]注“此盖”至“秋水”解云:既言无麦,是建未之前事,故知秋水所伤也。
若其经云冬筑微大水无麦禾,即大水在冬下,嫌是冬水矣,则嫌推寻此秋无麦禾之事,若使冬水伤杀之者矣。
若不言大而但言无麦禾,则嫌此秋但地气不养而麦禾不成,不能起见此秋实有水矣。
因欲疾庄公之行,不制夫人,令其阴盛,类同于水,故加大以见之。
臧孙辰告籴于齐。
告籴者何?请籴也。
(买�曰籴。
)
[疏]“告籴者何”解云:欲言买�,不见将物之文;欲言非买�,而经书籴者,改执不知问。
何以不称使?(据上大无麦禾,知以国事行,当言如也。
)
[疏]注“当言如也”解云:正以如者,内称使文故也。
以为臧孙辰之私行也。
曷为以臧孙辰之私行?(据国事也。
)君子之为国也,必有三年之委。
一年不熟告籴,讥也。
(古者三年耕,必馀一年之储;九年耕,必有三年之积,虽遇凶灾,民不饥乏。
庄公享国二十八年,而无一年之畜,危亡切近,故讳,使若国家不匮,大夫自私行籴也。
委,于鬼反。
诸,直鱼反。
畜,敕六反。
匮,其位反。
)
[疏]注“危亡切近,故讳”解云:谓危亡之事,切于国家,理应不远矣。
二十有九年,春,新延厩。
新延厩者何?�旧也。
(旧,故也。
缮故曰新,有所增益曰作,始造曰筑。
厩,九又反。
)
[疏]“新延厩者何”解云:欲言新造,不见作名;欲言修旧,修旧不书,故执不知问。
注“缮故曰新”解云:即此是也。
注“有所增益曰作”解云:即僖二十年“新作南门”是也。
注“造曰筑”解云:即止“筑微”传云“凶年不造邑也”之属是也。
�旧不书,此何以书?(据新宫灾后修不书。
)
[疏]注“据新”至“不书”解云:即成三年二月“甲子,新宫灾。
三日哭”于此以后,不见修作之文是也。
讥。
何讥尔?凶年不�。
(不讳者,缮故功费差轻于造邑。
延厩,马厩也。
费,芳味反。
差,初卖反。
)
[疏]注“不讳”至“造邑”解云:上二十八年“筑微”之事,实在大无麦禾后,而在前言之者,讳以凶年造邑故也。
然则去年无麦禾,今兹凶岁而修厩,不讳者,正以功费轻也。
夏,郑人侵许。
秋,有蜚。
何以书?记异也。
(蜚者,臭恶之�也,象夫人有臭恶之行。
言有者,南越盛暑所生,非中国之所有。
蜚,扶味反,臭�也。
行,下孟反。
)
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
(国灭卒者,从夫人行,待之以初也。
)
[疏]注“国灭”至“以初也”解云:桓七年“夏,�伯绥来朝。
邓侯吾离来朝”传云“皆何以名?失地之君也。
其称侯朝何?贵者无后,待之以初也”然则今此叔姬,其国已灭而书卒,正以本贵为夫人,今虽国灭,犹以夫人之礼待之而书其卒,故云待之以初也。
案隐七年,则此叔姬乃是伯姬之媵,而言从夫人行者,正以十二年春“叔姬归于�阝”传云“其言归于�阝何?隐之也。
何隐尔?其国亡矣,徒归于叔尔也”然则初去之时,虽为媵妾,至庄四年三月“伯姬卒”之后,纪国未灭之前,纪侯立之为夫人,其言夏“纪侯大去其国”叔姬乃归于鲁,至十二年春归于�阝之时为夫人,故曰从夫人行也。
城诸及防。
(诸,君邑。
防,臣邑。
言及,别君臣之义。
君臣之义正,则天下定矣。
别,彼列反。
)
[疏]注“诸君”至“臣邑”解云:知如比者,正以昭五年“夏,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传云“其言及防兹来奔”传云“其言及防兹来奔何?不以私邑累公邑也”彼注云“公邑,君邑也。
私邑,臣邑也。
累,次也。
义不可使臣邑与君邑相次序,故言及以绝之”然则都邑言及别公私,故知此言城诸及防者,是君臣邑故也。
注“言及”至“定矣”解云:所以君臣之义正,则天下定,可以为王者之法矣。
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师次于成。
秋,七月,齐人降鄣。
鄣者何?纪之遗邑也。
降之者何?取之也。
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为桓公讳也。
(时霸功足以除恶,故为讳。
言降者,能以德见归,自来服者可也。
降鄣,户江反,下注同。
鄣,音章。
为桓,于伪反,注同。
)
[疏]“鄣者何”解云:欲言是国,春秋未有;欲言非国,复无所系,故执不知问。
“降之者何”解云:欲言自服,文道齐人;欲言兵加,而文又言降,故执不知问。
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尽也。
(襄公服纪以过,而复尽取其邑,恶其不仁之甚也。
月者,重于取邑”复,扶又反。
恶其,乌路反,下同。
)
[疏]注“月者,重于取邑”解云:以取邑例时,即隐六年“冬,宋人取长葛”之属是。
八月,癸亥,葬纪叔姬。
外夫人不书葬,此何以书?隐之也。
何隐尔?其国亡矣,徒葬乎叔尔。
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鼓用牲于社。
(是后鲁比弑二君,狄灭邢、卫。
比杀,申志反。
)
[疏]“徒葬乎叔尔”解云:谓不得与夫合葬,故言徒。
徒者,空也。
案上四年“齐侯葬纪伯姬”传云“外夫人不书葬,此何以书?隐之也。
何隐尔?徒葬于齐尔”而此重发之者,正以彼则于齐,此则于叔,故重言之。
注“是后鲁比弑二君”解云:谓下三十二年“子般卒”闵二年“公薨”是也。
注“狄灭邢、卫”解云:谓僖元年“次聂北,救邢”僖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之属是也。
冬,公及齐侯遇于鲁济。
(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