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齐阳生立陈乞家,言入于齐。
栎,力狄反,一音匹沃反。
)
[疏]“栎者何”解云:欲言国都,不言郑;欲言入于郑,复言栎邑,故执不知问。
注“据齐”至“于齐”解云:在哀六年。
彼传云“景公死而舍立,陈乞迎阳生于诸其家”“诸大夫不得巳,皆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而君之尔”然则阳生实入于陈乞家,而言入于齐。
今突入于栎,而不言于郑,故难之。
末言尔。
(末者,浅也。
解不言入国意。
)曷为末言尔?(据俱篡也。
)祭仲亡矣。
(亡,死亡也。
祭仲亡则郑国易得,故明入邑则忽危矣,不须乃入国也,所以效君必死,国必亡矣。
易,以豉反。
)然则曷为不言忽之出奔?(据上言出奔也。
)言忽为君之微也。
祭仲存则存矣,祭仲亡则亡矣。
(言忽微弱甚于鸿毛,仅若匹夫之出耳,故不复录,皆所以终祭仲之言,解不虚设危险之嫌。
)
[疏]注“皆所”至“之言”解云:上云祭仲亡则亡矣者,所以效十一年“君必死,国必亡”之文。
今此传云“言忽为君之微也”已下者,可以终十一年“国可以存易亡”之文,故言皆所以终祭仲之言也。
十一年虽不出祭仲之口,但传家为祭仲而为此辞,故得云祭仲之言也。
注“解不”至“之嫌”解云:权者,危险之事,祭仲比来欲为君存国,非徒然也。
但国内凡人嫌其虚设,故作经传以解之,故曰解不虚设危险之嫌。
冬,十有一月,公会齐侯、宋公、卫侯、陈侯于侈,伐郑。
(月者,善诸侯征突,善录义兵也。
不举伐为重者,用兵重于会,嫌月为桓伐有危举,不为义兵录,故复录会。
侈,昌氏反,二传作“a4”为桓,于伪反,下同。
)
[疏]注“月者”至“录会”解云:正以隐七年“秋,公伐邾娄”之属,则言征伐例时,而此书月,故决之。
十有六年,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
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
秋,七月,公至自伐郑。
(致者,善桓公能疾恶同类,比与诸侯行义兵伐郑。
致例时,此月者,善其比与善行义,故以致,复加月也。
复,扶又反。
)
[疏]注“致者”至“伐郑”解云:桓是篡贼,动作有危,今能疾篡脱危而至,故致之。
注“致例时”解云:即上二年“冬,公至自唐”之属是。
冬,城向。
(向,式亮反。
)
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
卫侯朔何以名?(据卫侯出奔楚不名。
)
[疏]“卫侯朔何以名”解云:嫌问出奔之属何以名,故复连句问之。
注“据卫”至“不名”解云:在僖二十八年。
绝。
曷为绝之?(据俱奔也。
)得罪于天子也。
其得罪于天子奈何?见使守卫朔,(朔,十二月朔政事也。
月所以朝庙告朔是也。
)而不能使卫小众。
(时天子使发小众,不能使行。
)越在岱阴齐,(越,犹走也。
岱,岱宗,泰山也。
山北曰阴。
先言岱阴,后言齐者,明名山大泽不以封诸侯,以为天地自然之利,非人力所能加,故当与百姓共之。
传著朔在岱阴者,明天子当及是时未能交连五国之兵早诛之。
)
[疏]注“明天子”至“诛之”解云:其五国者,庄五年“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是。
属负兹舍,不即罪尔。
(属,�也。
天子有疾称不豫,诸侯称负兹,大夫称犬马,士称负薪。
舍,止也。
�疾止不就罪。
属负兹,音烛,注同。
属,�也。
诸侯有疾称负兹,言朔�有疾。
)
[疏]注“天子”至“负薪”者。
解云:皆汉礼之名。
豫,诂为乐。
诸侯言负兹者,谓负事繁多,故致疾。
大夫言犬马者,代人劳苦,行役远方,故致疾。
士称负薪者,禄薄不足代耕,故致疾。
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
二月,丙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lt走隹gt。
(本失爵在名例,中朝桓公称人。
今此不名者,盖以为仪父最先与隐公盟,明元功之臣,有诛而无绝。
lt走隹gt,翠癸反。
)
[疏]注“本失”至“在名例”解云:正以隐元年得褒,乃书字故也。
注“中朝”至“名者”解云:即上十五年“邾娄人、牟人、葛人来朝”是。
注“盖以”至“之臣”解云:隐元年“公及邾娄仪父盟于昧”是也。
注“有诛而无绝”解云:有诛者,十五年称人,是责之。
无绝者,今还其字,无绝其功故也。
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
(夏者,阳也。
月者,阴也。
去夏者,明夫人不系于公也。
此战盖由桓公曰“同非吾子”云尔。
去,起吕反,下同。
)
[疏]注“此战”至“云尔”解云:庄元年传云“公曰‘同非吾子’”是。
然则夫人姜氏三年至鲁,六年九月庄公乃生,桓公何云同非吾子?盖夫人谮之也。
或云盖在齐之日已共私通,鲁侯知之,悼恨之言耳。
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
(称字者,蔡侯封人无子,季次当立,封人欲立献舞而疾害季,季辟之陈。
封人死,归反奔丧,思慕三年,卒无怨心,故贤而字之。
出奔不书者,方以起季奔丧归,故使若非出奔归。
不称弟者,见季不受父兄之尊,起宜为天子大夫。
天子大夫不得与诸侯亲通,故鲁季子、纪季皆去其氏,唯卒以恩录亲,季友、叔�卒是也。
)
[疏]注“鲁季”至“其氏”解云:即闵元年“季子来归”庄三年“纪季以�阝入于齐”是也。
“唯卒”至“是也”解云:即僖十六年“公子季友卒”宣十七年“公弟叔�卒”是也。
癸巳,葬蔡桓侯。
(称侯者,亦夺臣子辞也。
有贤弟而不能任用,反疾害之而立献舞,国几并于蛮荆,故贤季抑桓称侯,所以起其事。
几,音祁。
并,必政反,又如字。
)
[疏]注“称侯”至“其事”解云:正以诸侯之葬皆称公,故决之。
及宋人、卫人伐邾娄。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是后夫人谮公,为齐侯所诱杀。
去日者,著桓行恶,故深为内惧其将见杀无日。
行,下孟反。
为,于伪反。
)
[疏]注“去日”至“无日”解云:若以隐三年传言之,即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
若言某月某日日有食之者,谓二日食也。
若言某月日有食之者,谓食在晦也。
今此言朔而不书日,故此解之。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
(泺,郎沃反,又音洛,说文云匹沃反。
)公夫人姜氏遂如齐。
公何以不言及夫人?(据公及夫人会齐侯于阳�。
)
[疏]注“据公”至“阳�”解云:在僖十一年。
夫人外也。
(若言夫人,巳为公所绝外也。
)
[疏]注“若言”至“外也”解云:欲言不假言及,是外之意。
夫人外者何?内辞也。
(内为公讳辞。
为,于伪反。
)其实夫人外公也。
(时夫人淫于齐侯而谮公,故云尔。
言遂者,起夫人本与公出会齐侯于泺,故得并言遂如齐。
不书夫人会,书夫人遂者,明遂在夫人。
齐侯诱公使遂如齐,以夫人谮公故。
谮公,侧鸩反,下同。
)
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
(不书齐诱杀公者,深讳耻也。
地者,在外为大国所杀,于国尤危。
国重,故不暇隐也。
)
[疏]注“不书”至“耻也”解云:如此注者,正决昭十一年“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之文也。
注“地者”至“隐也”解云:鲁侯被杀,例不举地,故隐公、闵公直言薨而巳。
今此言齐,故如此解。
丁酉,公之丧至自齐。
(凡公薨外致日者,危痛之。
外多穷厄伐丧,内多乘便而起,不可不戒慎。
加之者,丧者死之通辞也,本以别死生,不以明贵贱,非配公之称,故加之以绝。
便,婢面反。
别,彼列反。
称,尺证反。
)
[疏]注“凡公”至“痛之”即此及定元年“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之属是也。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已丑,葬我君桓公。
贼未讨,何以书葬?(据隐公也。
)雠在外也。
雠在外,则何以书葬?(据俱雠也。
)君子辞也。
(时齐强鲁弱,不可立得报,故君子量力,且假使书葬。
于可复雠而不复,乃责之,讳与齐狩是也。
桓者,谥。
礼,生有爵,死有谥,所以劝善惩恶也。
礼,诸侯薨,天子谥之。
卿大夫受谥于君,唯天子称天以诔之。
盖以为祖祭乃谥,可酉公之丧至自齐;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是也。
以公配谥者,终有臣子之辞。
上葬日者,起生者之事也,且明王者当遣使者与诸侯共会之。
加我君者,录内也,犹君薨地也。
惩,直升反。
使,所吏反。
)
[疏]注“讳与齐狩是也”解云:庄四年“冬,公及齐人狩于郜。
公曷为与微者狩?齐侯也。
齐侯则其称人何?讳与雠狩”是也。
注“礼诸”至“诔之”解云:即曾子问曰“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郑注云“诔,累也。
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
谥当由尊者成”;又云“唯天子称天以诔之”注云“以其无尊焉”;又云“诸侯相累,非礼也”是也。
“盖以”至“是也”解云:所以知祖祭乃谥者,正以公之丧至自齐,未有谥。
丁巳葬我君定公,欲葬遇雨不得葬。
经书定公,故知宜是作祖祭时为之也。
礼记檀弓下篇云:“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请谥于君云:‘日月有时,将葬矣。
请所以易其名者。
’”义亦通于此。
注“上葬”至“地也”解云:考诸古本,皆无“上”字,衍文。
隐三年传“过时而日,隐之”注云“隐痛贤君不得以时葬,‘丁亥,葬齐桓公’是也”然则此君四月薨,至于今十二月,亦是过时而日者,亦是痛其贤君不得以时葬,非其辞贞,故曰起生者之事,言其非为臣子矣。
或者上葬为此上文之葬,若昭三年“葬滕成公”之下,注云“月者,襄公上葬,诸侯莫肯加礼,独滕子来会葬,故恩录之”之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