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是比较可爱的,也是令人感动的。
例如2012年12月9号晚上10点多,有个我指导毕业论文的学生发来求职简历,请我帮忙修改。
我觉得我的学生是不错的,爱实践也要学习。
于是,我用半个多小时修改完发回去,并说了一句“待会儿把你论文的二稿看完后,会附上相关意见,发给你修改的”。
那时大概晚上11点,怎料我看到将近凌晨1点。
离线发过去后,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马上接收了,并且说“辛苦了老师,晚安”。
我还以为她和我一样睡得迟。
岂料第二天晚上,她压缩修改重发过来的论文,我不太满意,就再次压缩修改,并且加强其逻辑性,把她的三稿压缩修改到大概8200字,时间又到将近凌晨1点。
在这期间,我说我习惯晚睡了,劝她早点休息。
其实我不习惯,只是想一下子把事情做完罢了。
她说:“老师给我改论文,我没胆睡。
”我的学生是很懂礼貌的,这令人欣慰,但也启发我以后晚睡的话要把QQ隐身。
学生对我的评价更令我感动。
为了适应网络特点而又不暴露个人隐私,我且以昵称来称呼他们。
教师节,晨曦发信息说班里同学喜欢上我的课,课上得很实在,说我是很好的老师,祝我桃李满天下。
月儿、宁馨儿等祝我教师节快乐。
感恩节,小弦感谢我带他走上文学道路;晨曦说:“黎老师,谢谢您对我们学生那么认真与负责。
每次找您帮忙,您即使很忙,也会帮我们,真的特别感谢大学里能遇到您这样的老师,感恩节快乐。
”诸如此类,信息太多,有的保留几天,有的很快删除,附在这里的大多是当时记录下来或从记忆里摘录的。
也有很多不是在节日里的评价,更能看出学生的领悟。
如月儿说“真正平静的人是很有感染力的,老师就是这样的人”;“老师您很有责任心”;“是一个很特别的人”。
无痕说我“具有一种安定的力量,也比较干净”。
启鑫说我“活得真实,真乃良师”。
宁馨儿和Win-tree都说我是她们的精神导师,后者还详细地提到我“淡定,有能力的谦虚”;“淡然,知足,有定力”;“有责任感,认真,具有研究精神,实事求是”;“优秀而又好的老师真的不多,遇到您是我的幸运”。
莫名说:“老师所讲的教学生爱,区分无知、无耻、无用很有用。
”乐未央说:“打心里对您比对其他老师多了一份敬重和感恩。
”L.ting说“老师您心境很平和”;“是我求知路上遇到的良师、导师”;“我想尽量把论文写得比较完善点,不然不像您带出来的学生”。
小说寻说:“您是一位善良有良知的老师,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或许,您并没有大师般的才能,但是您有大师般的仁爱。
”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评价都是他们在QQ里给我留言或跟我聊天时提及的,可以见出他们的观察。
他们的真诚令我惭愧,促我反省,也催我前进。
催我前进的结果就是写日志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
当然这也许更因为我的性格所致,因为在他们评价之前我早已经开始写这种解惑式的日志了。
我当过学生导师,现在该制度取消了,因老师少,学生多。
我现在正在做带班导师。
这两年多时间,我写了200多篇日志,它们都是为回答学生的问题而写的,现挑选出其中的80余篇结册成书。
这几年,我做大学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各种各样,数量很多。
他们呈现问题的方式大致如下:或者主动问我,如以电话、邮件、QQ留言或聊天或课下当面提问等方式;或者是我看了其作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