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流行的高富帅、白富美标准,其实都是外在的标准,甚至是理想化的标准,但爱情最怕理想化。
我有个朋友,月薪仅五千,人也不帅。
但是他妻子在外企工作,月薪上万,而且还比他高一头。
他们虽是经过熟人介绍才相识,但是之所以成为夫妻还是因为情投意合,两情相悦;而且他们夫妻感情不错,岳父岳母也没有意见。
这才是对待婚姻与金钱、外貌的正确态度。
两个人,工作稳定,感情和谐,还求什么?!
对于流行的标准,娱乐圈兼备的较多,但是他们的情感生活一团糟,太混乱;政界、商界、文化界、教育界兼备的很少,虽然这相对正常,但是他们的情感生活未见得就多好,看看现在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就知晓一二了。
除了深爱的,有的不离婚的只是凑合着混日子罢了。
爱是过日子,不是混日子,这一切都还是关乎前述所说“爱的大局”。
如果我们没有把握大局,只是死抠细节,就会像装修房子,即使把卧室装修得很漂亮,但是其他地方都是毛胚,房子又怎么像房子一样。
这又怎么会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呢?爱是理解,是体谅,不是改造。
你把另一半完全改造成自己的样子,你就只是爱自己,不是爱对方,不是爱人。
其三,我们要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的确,因为懂得要爱,所以去爱;因为懂得悲悯,所以悲悯;因为懂得理解,所以理解;因为懂得爱情相对狭小而具有深度,所以你用心去探测,去沟通;因为懂得事业和友情具有爱情不可比拟的广度和力度,所以你同时要去追求事业和友情。
其四,我主张婚姻永久完整,反对轻易离婚。
这同老舍写的小说《离婚》里面的张大哥的主张一样。
即古语所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这不是什么面子之类的问题,而是追求和谐。
《圣经》云:“上帝所配合的,人不可分开。
”现代人的个性如追求完美反对完整,追求真实反对和谐等,伤害了婚姻的神圣性。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婚姻中快乐与悲伤交织的状况呢?当然,当婚姻走到山穷水尽,感情走到水源匮乏的时候,婚姻是否还有存在的理由,是否能够在变化中继续保持?这都是问题。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不是冤家不聚头”,这些俗语都在印证着中国人的婚姻观。
有感情就等于爱吗?不爱难道不能变成爱吗?这也是问题。
爱情似乎不需要太清醒,它需要沉醉,需要理解,需要坚持。
其五,我们需要思考爱的祭奠。
如果分手或离婚,我们要用多长时间来祭奠,来纪念?有的人也许用一两天,这也许是薄情寡幸,也许是当断则断;有的人也许用一两年,这也许是优柔寡断,也许同时是重情重义。
因为毕竟对方陪你走过。
虽知这是已经决断的祭奠,但这种人有点像小猪麦兜,“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太过善良”。
祭奠之后,有的人马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