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人们经常提及叔本华的箭猪寓言。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为了避免被冻僵,一群箭猪相拥在一起取暖。
但它们很快就被彼此的硬刺扎痛了。
这样,它们被迫分开。
但为了取暖,它们的身体又再度靠近,身上的硬刺又再次把它们扎痛了。
这些箭猪被这两种痛苦反复折磨,直到它们终于找到一段恰好能够容忍彼此的距离为止。
由于人的内在空虚和单调而产生出来的社交需要把人们赶到了一块儿。
但每个人许多令人厌恶的素质和无法让人容忍的缺点又把人们分开了。
人们最后找到的可以让大家在一起而又能相互容忍的适中距离,就是礼貌周到和文雅规矩。
在英国,谁要是不保持这一距离,人们就会冲他喊到:“Keepyourdistance!”(保持距离)因为这一距离的缘故,虽然相互取暖的需要并非完美地得到满足,但大家起码不会受到硬刺的烦扰。
谁要是自身拥有足够的热量,那他就更宁愿对社交敬而远之。
这样既不给别人添麻烦,自己也不会遭受来自别人的烦扰。
叔本华的箭猪寓言原意虽是指群居或社交,但是也不妨拿来借指爱情。
除了因为爱情也是社交之外,还因为爱情中的人们与这则寓言中的箭猪有相似之处。
即想互相取暖、互相靠近、彼此相爱,如元好问所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死生相许”;却又彼此伤害,如司马光所说“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以及纳兰性德所说“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这就需要维持适当的距离,如秦观所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纵然距离不是爱,但至少距离产生美。
距离也使得爱具有了适当的空间,不致伤害太深。
不过,爱情还有一个叔本华并未提出的问题,那就是审美疲劳了怎么办。
那就用平常心处之,用中国传统的精辟言论处之,即过日子,平平淡淡才是真。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如何对待爱情?
其一,我们要把握大局。
我们是否具有爱的深度,是否具有理解和尊重的深度,是否具有性格、观念、习惯的和谐磨合,是否具有相近的价值取向,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几点是爱的大局。
如果不重视大局,只纠缠于细节,我们是永远道不清、爱不深的。
如果缺乏前四者,即使你再有宽容心、忍耐力、真诚意,即使你再有才华和实力,即使你再高富帅或白富美,都没用。
你只需要问一句:“是否有些细节做好了,对方就真的开心?”爱情有大局作基础,细节改变就是温暖;没有大局作基础,细节做得再好也是空虚。
对于细节,有些事、有些误会最多解释一次,无须多解释。
如果对方真的懂你,不需解释也会懂你;如果对方不懂你,解释也等于白解释;况且不懂你的人,也许连话都不愿意听你的,你又何须白费唇舌。
对方不“解”开心结和心胸,你又如何“释”放?!所谓将心比心,此之谓也。
其二,我们不能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