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李氏先世有大功于社稷,故能受天之命,为天下主。
凡我李氏子孙,皆祖宗之裔,主上修此阁,乃燕毛序齿亲亲之意。
诗曰:诸父昆弟,备言燕私。
与异姓无与焉。
”尉迟恭答曰:“非也。
主上念隋运将终,天下大乱,生民涂炭,奋然有安世之心。
及四海清平,海内一家,则念文臣有牧民之劳,武将有开国之苦,修此凌烟阁,以效汉武云台故事。
此所谓礼贤才,敬大臣也。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同姓何居焉?”道宗怒道:“大臣与皇亲,孰上孰下?”尉迟恭道:“当日主上被难,臣单鞭救驾,此时不见有皇亲。
”道宗大怒道:“尔每每自恃功高,藐视皇亲,不念今日之显贵,是谁家之爵禄?吾又何得与武夫对饮,自忘尊贵哉!”遂推桌而起。
尉迟恭大怒,一掌打去,道宗“哎哟”一声,晕倒在地,打落门牙四齿。
多官上前劝解,光禄寺大臣已将此信报与太宗知道。
太宗先召道宗,责之曰:“李氏之有天下,敬德之劳也。
朕之有今日,敬德救之也。
皇叔宜卑以自牧,不宜与大臣竟。
”再召敬德让之曰:“朕道卿年老气衰,心平气和,奈何仍然少年情性,伤吾父之爱弟,辱寡人之至亲,朕每思汉高祖杀戮功臣,心甚恨之。
今观卿如此行为,毋乃功臣自取,不独责汉高祖一人已也。
然分外之恩,不可多行,卿宜自爱,勿使朕忧。
”尉迟恭乃叩首谢罪。
太宗又道:“卿位极人臣,所不足者国戚耳。
朕有一女,名开唐公主,使奉卿箕帚可也。
”尉迟恭叩首曰:“臣糟糠之妻,愿富贵不相易,此事断不敢从命!”太宗道:“卿如此尚义,忠心可知。
”乃止。
尉迟恭即辞圣驾,望湖广而来。
到了武昌,宝林接入,父子相见,择日兴工。
三年有余,工程告竣,欲回朝缴旨,太皇后窦国太传懿旨到。
尉迟恭忙排香案开读。
内云:
朕幼生西陵城右,常随母吴夫人西寺进香。
彼时见佛像零落,庙宇弊漏,今五十余年,废败可知。
特命尔鄂国公尉迟恭往彼重修,务使巍峨庄严,尽善尽美。
钦哉,用命!
尉迟恭谢恩既毕,起马望西陵西寺而来。
选能工巧匠,择日兴工。
造了半年,工程将半。
一日,尉迟恭精神困倦,伏案而寐,忽闻磐声嘹亮,袅袅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尉迟恭听之,惊讶不已,起身信步闲游,转过曲槛,见一座花园,十分幽静。
周围看了一遍,处处花鸟宜人,亭台悦目。
又转过西厢,隐隐闻读书之声。
尉迟恭不好遽入,立窗外而听,却于窗隙中舒眼一看,却是故人朱恩兄在内。
急忙走入,躬身下拜。
那人昂然不动。
尉迟恭又拜道:“恩兄别来无恙?”那人拂袖起去,向外就走。
尉迟恭一把扯住,不肯放手。
那人当胸一掌打来,跌倒在地。
猛然醒来,乃是南柯一梦。
叫声:“哎哟!我二十余年劳于王事,未报兄长大恩,我尉迟恭真无义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