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回 朱若虚遗言嘱子媳 尉迟恭奉旨造西寺

首页
与魏征、房玄龄、徐敬业、尉迟恭、三公子商议,欲起仗义之兵,声宇文化及之罪,以清宇宙。

    三公子遣玄龄卑辞重币,去见突厥,借兵五千,以援声势。

    他日功成,割冀州八十一州县为劳。

    突厥与其弟颉和商议,颉和曰:“目今中原变乱,三灾并兴,安天下者,非世民而谁?吾主其许之。

    ”右长康和阿奏曰:“唐公借兵,主公断然不可许他。

    ”突厥曰:“卿家老成练达,惟正词是吐,危语为陈,寡人静以待命。

    ”康和阿曰:“公子世民素有大志,今欲举兵南向。

    来我国借兵者,其计有三便:一者彼兴兵中原,太原空虚,恐我国袭其巢穴,非来我国借兵,心欲我国遣大臣上将,于彼为质也;二者借我国声势,使各镇反王望风而回;三者许割冀州一带地方与我国为劳,是非重利诱我君臣与彼为力。

    他日功成,却道中原土地,与北国山川,若马牛之不相及也。

    ”突厥曰:“相国所见极是。

    但彼国君臣在此,何以谢之?”康和阿曰:“主公设筵饯行,与来使对天盟誓,不但不来入寇,倘别国侵太原,我国必然发兵救护。

    他日成功,以冀州一带地方为劳,而被国感恩。

    ”突厥听了,喜形于色,谓百官而言曰:“孤有康和阿,犹秦穆公之有百里奚也。

    ”次日,突厥如康和阿之言,与房玄龄盟。

    乃谓玄龄曰:“孤今与尔既立盟誓,永结唇齿,公子南征,不但无内顾之忧,并有泰山之靠,胜发兵十万也。

    他日功成,尔主负孤,孤负尔主,皇天厌绝!”玄龄索了回书,望太原而回,见了公子,备道如此如此。

    呈上回书,世民大喜。

     李靖曰:“公子可声言为主报仇,先讨宇文化及之罪。

    再传檄各镇反王:归命者,赐爵封侯;逆命者,吊民伐罪。

    如此,则不怒而威,天下可定也。

    ”世民谢曰:“先生金玉之论,天下之福也。

    ”如是奏知唐公,起兵十万,拜李靖为帅,徐敬业为参谋,尉迟恭为先锋,其余随征将士,不必细述,留魏征、房玄龄监国。

    出师六七年,天下大定,胡越一家,建都长安,国号大唐。

    事载唐纪,此处不赘。

     再说大唐高祖在位,********,四海无事。

    惟有北番主突厥不朝不贡,每年遣使臣责唐主违盟背约,索取冀州地方。

    高祖念他有唇齿之谊,置而不问。

    过了数年,建成与世民不和,此事愈搁一边。

    到了太宗登位,贞观二年,湖广武昌府节度使尉迟宝林上本告急,言武昌城池被江水冲坏,淹死居民无数。

    太宗见奏,龙颜不悦,退入后宫去了。

    次日登殿,命鄂国公尉迟恭领饷银十万,往武昌监造城池;又命皇叔李道宗明日设筵于凌烟阁,与尉迟恭饯行。

     尉迟恭领命,次日来凌烟阁款燕。

    那李道宗尊贵自居,却不十分为礼。

    尉迟恭心中不乐,饮了几杯,因举杯问道:“主上不惜民力,修此凌烟阁何故?”此时道宗亦醉,因答曰:“此间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