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回 朱若虚遗言嘱子媳 尉迟恭奉旨造西寺

首页
却说朱若虚见众贤散去,每日焚香注水,静坐观心见性。

    天中境界,愈穷愈妙。

    到了九月初七日,偶染寒疾,天锡、天禄请攻医治。

    若虚百般不肯服药,将书箱中小小一个绵包袱取出来,叫那九岁孙女朱木兰出来,命之曰:“此书传至李靖,出自龙宫,肇于轩皇风后,演于尚父、留侯。

    内卷曰《阴符》,外卷曰《遁甲》。

    吾相尔根器不凡,料可传授,风后、留侯谅不我责。

    ”木兰顿首受命。

     到了初八日,九位贤人相继而至。

    若虚命二子出迎,到内室相见。

    丧吾曰:“吾兄抱恙,我等一来问候,二来不负前日观音寺之约。

    ”若虚曰:“兄长高明远见,今日齐来舍下相聚者,知吾明日当与兄等永诀也。

    ”众人曰:“吾兄善自保重,吉人天相,休为意外之虞。

    ”若虚到了初九日,谓众贤人曰:“死生有定,天命难挽。

    今日之生,乃前日之死。

    今日之死,乃后世之生。

    生死不明,徒来人世。

    出得生死,是为仙子。

    吾梦文昌帝君,召我为南宫香殿主簿史,吾复何优?愿诸公善养元真,保正性命,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

    他日功成果熟,同作南宫仙子。

    ” 又招天锡、天禄而言曰:“人生在世,如花开谢,如月缺圆。

    君臣遇合,原于天命。

    父子笃恩,兄弟笃爱,出自性天。

    夫妻良缘,虽由命定,然淑女可逑,良配可择,妒妇可出,惟有朋友,乃择善之助。

    身心性命,可以相辅;死生利害,可以相救。

    交匪其人,终身之垢。

    故国之兴废,关乎权臣;家之成败,视乎密友。

    古人云:能媚予者,必能害予,斯人勿友;肯规予者,必肯助予,此士当交。

    更有一等矫情饰貌之人,口吐经词,心若蛇蝎,因人喜好,窥人性情,出言投机,作事合意。

    此所谓静言庸违,象恭滔天,是不免于君子之诛者也。

    宜避之如仇,远之如虎,若与之交接,身家性命,为其所累。

    ”二子叩头领命。

    又招秦氏、杨氏谓之曰:“女子不知《诗》、《书》,难于言孝弟,但知敬公婆,慎言语,便为贤妇。

    能慎言语者,自然能顺丈夫,能和妯娌,再勤纺绩,守家教,非贤妇而何?”二媳叩头而起。

    忽然白鹤集于阶前,异香发于庭所。

    若虚急索纸笔,题云: 以心达心,以性化性。

     知身是客,得吾之真。

     若虚写毕,以目视丧吾,丧吾即附耳念了数声“南无阿弥陀佛”,若虚遂瞑目而逝。

    朱氏全家举哀。

    诸贤一个个伤感不已。

    相与理丧助葬。

    事毕,各回。

    天锡、天禄守墓三年。

    家人失于提防,家物、财帛,一火而空。

    又过二年,就一贫如洗。

    幸弟兄二人贫而立志,毫不妄为,秦氏、杨氏与木兰织机度日,按下不表。

     再说先年炀帝自下扬州观玩琼花之后,流连忘返,饥馑荐臻,盗贼四起。

    天下诸侯,各据州县,宇文化及竟弑帝自立,称为夏王。

    李靖见天下大乱,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