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起在朱仙镇遇难相救之时,不觉眼中流泪,慨叹不止。
左右将校见公爷伤感,慌做一堆。
尉迟恭收了泪,召香元和尚问曰:“此地有一个老孝廉公,他姓朱名叫若虚,住在何处?”香元和尚答曰:“此人住在双龙镇,至此有一百一十里。
闻他去世,未知确否?”尉迟恭大惊,即传城守王咸宜代理监工:“本帅明日要往双龙镇走一遭。
”
次日不等天明,带随身将校,望双龙镇而来。
尉迟恭性急马快,不上大半日,就到了双龙镇。
找问朱若虚门户,一人指着两间草屋道:“朱若虚死了五年,两个儿子穷得可怜,住在那里。
”尉迟恭分付从人在外,单身走入茅屋中。
天锡见了,慌忙来迎。
尉迟恭望上一观,见朱若虚夫妇的一双影像,都供在上面,遂倒身下拜,大哭起来。
那哭声如雷,不住的千恩人,万恩人。
天锡同二子齐来劝解。
尉迟恭想起在朱仙镇相遇之时,历历在心,一发大哭。
天锡见他是一位显贵模样,又痛哭不已,不好动问,只得出来向从人拱手道:“请教列位,这位老官人,姓甚名谁?”那些从行将官齐声答道:“这就是开国元戎鄂国公也。
”
天锡上前跪拜道:“叔父远涉而来,不必过哀,恐有伤贵体。
”尉迟恭方才止了声,收泪问道:“相公,我恩兄是你何人?”天锡回道:“是侄儿的先考。
”尉迟恭问道:“你是天锡,是天禄?”天锡道:“侄男名天锡,舍弟天禄,采薪未回。
”尉迟恭又问道:“你父亲当时豪杰,门下必无虚士。
在日有几位贤友?”天锡道:“父亲在日,与大悟山丧吾和尚,观音寺醉月长老,仙姑寺慧参尼僧,木兰山铁冠道人张良贞,致仕邑侯杨延臣,隐士叶同观,汉皋谌于飞,孝廉陈荣兖,共九人为友。
”尉迟恭道:“贤侄可将诸位贤人请来,与我一会。
”天锡唯唯而应,面有难色。
自古道:家富能役人,家贫受人役。
况且天锡家中一贫如洗,这九贤若至,如何款待?尉迟恭心下明白,叫从人把带来的奠敬呈上,共纹银一千两。
对天锡道:“你可作速代我买办五牲祭礼,候诸贤到齐,同到你父亲坟前祭奠一番,以适我意。
”天锡接了银子,口称:“难得叔父美意。
”不一时,天禄回来,天锡迎面谓之曰:“此父亲故人尉迟叔父也。
”天禄上前叩头,尉迟恭双手扶起。
见他弟兄二人言语清利,气宇轩昂,到也欢喜。
天锡即命天禄,持两个官宝大锭,往钱店换钱使用。
那店官人见了问道:“此银何处得来?”天禄道:“此是父亲一个故人送来的。
”店官人道:“此人姓甚名谁,现在何处?”天禄恐惊动地方官长,不肯说明,便道:“此人方至,尚未问他姓名,权且将钱五十串付我使用。
”店官点头不言,天禄回去了。
却说这店官人有财有势,专好结交官府,兴害贫民。
当日见了天禄两个官宝,心生疑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