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册 第1章

首页
,高兴地拍了宋嘉言的小嫩手一记,笑道:&ldquo宋嘉言,你果然有信用,没有敷衍我。

    你说吧,要我怎么谢你?&rdquo 宋嘉言打她掌心:&ldquo哪里要你谢?你好生改改性子要紧,只要以后你跟阿玉表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是谢我了。

    &rdquo 姚馨笑她:&ldquo现在就有大嫂的做派啦。

    &rdquo 宋嘉言道:&ldquo你可记住我说的话,不然,谁替你说好话都没用。

    &rdquo &ldquo知道啦,其实,琴棋书画什么的,我也会的。

    &rdquo姚馨还有些讨好心上人的鬼主意,&ldquo阿言,你有没有吴双的衣裳鞋帽的尺寸?我想做衣裳给阿玉穿。

    他现在正讨厌我,等做好了,你别说是我做的,就说是你做的,关心一下小叔子什么的给他送去。

    &rdquo &ldquo我哪里有那个?&rdquo &ldquo你不是跟吴双很熟的吗?他们兄弟是双生子,个头儿模样都一样,你去量一量吴双的,跟阿玉的肯定一样,再叫人给我送来嘛。

    &rdquo接着,姚馨又对宋嘉言说了无数好话,道,&ldquo你不是说要我们好好过日子吗?不会这点儿小忙都不肯帮吧?&rdquo 宋嘉言只得道:&ldquo好了好了,帮你问问。

    &rdquo 姚馨眉眼中满是欢悦:&ldquo今天有宫里刚赏下来新鲜鲥鱼,可嫩可好吃了,我特意叫厨下收拾了招呼你和语小妹。

    阿言,你还喜欢吃什么?跟我说,我叫厨下烧来给你吃。

    &rdquo &ldquo我什么都吃,没有忌口的东西。

    &rdquo &ldquo你可真好养活。

    &rdquo 中午三个小姑娘一道用的饭,长公主府的厨子的确极好,宋嘉言宋嘉语都吃得很开心。

    见她们满意,姚馨也高兴。

    直到下晌,宋家姐妹方告辞。

     景惠长公主回府,见女儿眉眼中透着喜色,便问:&ldquo宋嘉言又跟你说什么了?&rdquo那丫头会哄人得很。

     姚馨倚在母亲身畔,娇声脆语地说:&ldquo阿言托吴双为我说好话了,我想着,做衣裳送给阿玉穿。

    母亲,只要我一直对阿玉好,他肯定能喜欢上我的。

    阿言和吴双都肯帮我,阿玉不会总讨厌我的。

    以前,我并不喜欢阿言。

    现在觉着,她人其实很好。

    她不似别人总是奉承我,反是会劝我很多好话,而且,都是有道理的话。

    答应我的事,也不敷衍我。

    &rdquo 景惠长公主看女儿这样兴致勃勃、信心满满,便没再多说什么。

     姚馨这人,相处熟了就知道,非但大脑简单,还二百五。

    原本,衣裳鞋袜的尺寸宋嘉言都给她要到手了。

    姚馨很花心思地给吴玉做了好几身衣裳鞋袜,宋嘉言再添几套,托自己的名字给吴双吴玉送了去。

     吴双是知道内情的,吴玉与宋嘉言关系一直不错,又是准大嫂送的衣裳鞋袜,自然要穿,何况他穿着挺舒坦。

     姚馨觉着自己花了这么多心思,若是告诉吴玉,这会是多大的惊喜啊,吴玉肯定感动死啦,绝不会再生她的气。

    于是,姚馨命人打听吴玉每日回家的必经之路,提前到那儿等着吴玉经过。

    一见到吴玉,姚馨跳下车,死乞白赖地拉着吴玉的手,一厢情愿地把做衣裳鞋袜的事儿跟吴玉说了。

     不想,吴玉直接翻脸,脱了鞋袜就扔还给了姚馨。

     姚馨当场傻眼,要说姚馨也是名门贵女,又有一个无人敢惹的长公主的娘,金尊玉贵地长大,自小到大受的那些个委屈,都没有认识吴玉以来受到的多。

     吴玉这样伤她的心,姚馨顿时忍无可忍地爆发了,指着吴玉的脸怒吼:&ldquo不但衣裳鞋是我做的,连带里衣大裤头也是我做的,有种你全都脱了,我就服你!&rdquo 吴玉也就骂一骂冷一冷姚馨的本事,大庭广众之下,他真没种脱光。

    姚馨在大街上这么喊一嗓子,姚馨丢得起这种脸,吴玉都丢不起,他当机立断,直接捂着姚馨的嘴,把人拖走了。

     宋嘉言听闻此事时,笑得肚子都痛了。

     宋嘉语更是啼笑皆非,以前她只觉着姚馨头脑简单,如今看来,姚馨绝对不只没脑子这样简单。

     宋嘉让十分同情吴玉,道:&ldquo如今半城人都知晓姚县主和阿玉哥多么恩爱了。

    &rdquo 姚馨对宋嘉言说起此事时还有些小得意,道:&ldquo当时,可是把我气死了!我为了给他做衣裳,手指头儿都扎出好多小针眼儿来,我母亲心疼得直叹气。

    结果呢,竟然敢把我做的鞋袜脱下来丢还给我!&rdquo后来,还是吴玉派随从把鞋袜什么的捡了回去,姚馨才算完! 这回不必宋嘉言指点,姚馨已经找到了对付吴玉的法子,姚馨道:&ldquo反正我什么事都做得出来,阿玉不怕丢脸,我缠他一辈子!随他怎么臭脸怎么骂我,我才不当回事儿呢!&rdquo 宋嘉言劝道:&ldquo一种法子,开始好用,不见得一直好用。

    &rdquo &ldquo我知道。

    &rdquo姚馨忽而咧嘴笑起来,傻兮兮地跟宋嘉言分享心中的欢喜,&ldquo阿言,你不晓得,阿玉穿我做的衣裳,俊俏得难以形容。

    &rdquo 吴玉姚馨的事尚没解决清楚,外出游历的秦峥回来了。

     秦峥并没有料到吴家兄弟有这样的身世,更未料到吴双这么快的手脚。

     事已成定局,去哭去闹去做一副被辜负的情深义重的追求者的模样,不必考虑宋家人对他的感观,秦峥自己就得先恶心死自己。

     到如今,哪里还有可为之处? 秦峥在家里躺了两天,才去宋家拜见宋荣。

     宋荣很满意秦峥的态度,他知道秦峥对自己闺女有意,但婚姻之事不比别的。

    若小事,瞧着两家的交情,宋荣会给秦家面子。

    可事关闺女的终身,自然要给闺女选择最好的。

     &ldquo这一趟游历,还顺利吗?&rdquo 秦峥依旧恭谨如前:&ldquo一切都好,看一看外头的天地,小侄实在开阔了不少眼界。

    &rdquo &ldquo你这一走就是一年的时间,家里没有不牵挂惦念的。

    老大人几次跟我念叨起你,既然回来了,好好地在家承欢膝下,哄一哄老人家开心,准备春闱吧。

    &rdquo青年子弟中,秦峥纵使比不得吴双,也不逊色,尤其游历归来,眉目间添了几分刚毅之色。

     秦峥应了声&ldquo是&rdquo,许多话纵然心有所念,如今也不好说了。

     简单问了几句,宋荣便打发秦峥去找宋嘉让说话了。

     宋嘉让还是老样子,拉着秦峥的胳膊,亲热地将他让到屋里,待丫鬟奉了茶,便打发她们下去了,笑道:&ldquo前天杜君过来,知道你们回来了。

    我想着你兴许这两天往亲戚家走动,没时间过来。

    你要再不来,我就上门儿找你了。

    &rdquo 秦峥淡淡地笑道:&ldquo听说你定亲了,我也不在,赶明儿补送礼物过来。

    &rdquo &ldquo算啦算啦,等我成亲的时候你多来喝几杯就是。

    &rdquo 说到成亲,宋嘉让浑身上下都透出淡淡的喜气来。

    秦峥心下不禁浮起细细密密的痛来,忍不住问:&ldquo言妹妹还好吗?&rdquo 宋嘉让这才想起秦峥还是自己妹妹的追求者呢,连忙收了笑,有些担忧地望着秦峥:&ldquo丫头挺好的,倒是你,阿峥,你莫伤心啊。

    &rdquo他不大会劝人,尤其这种事,更不知该从何劝起。

     秦峥勉强一笑,却让人觉着有说不出的伤感,点点头:&ldquo她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rdquo 宋嘉让拍拍秦峥的肩,想说什么,终究没说,只是沉沉地叹了口气。

    这女孩儿家,到了适婚年纪没有行情,能把父兄愁死。

    但若行情太好,也够叫人发愁的。

     收拾起心中难言的伤感,秦峥说起这次他与杜君游历的事来。

     宋嘉言得知秦峥游历回来,收拾了一套自老梅庵得来的古墨古砚交给宋嘉让,道:&ldquo待阿峥春闱的时候送给他吧,别说是我送的。

    &rdquo 宋嘉让叹惜,若是没有吴双,秦峥绝对是很不错的选择。

     不过,世间就是如此,既生瑜,何生亮呢。

     年前,辛家传了一件喜事过来,许氏有了身孕。

    其实,已经三个月了,先时月份儿小,没好声张,如今坐稳了胎,辛老太太亲自坐车过来跟宋老太太报喜。

    辛老太太笑得极是舒心:&ldquo媳妇操持家事这一年,家里样样齐整,很知晓过日子。

    我就是一直心急她这肚子,如今她有了身子,不管是孙子还是孙女,都好都好。

    &rdquo &ldquo是啊。

    &rdquo宋老太太笑道,&ldquo先时咱们相看的时候,我就说侄媳妇一脸的福气,一看就是好的。

    如今看来,非但知道认真过日子,肚皮也争气。

    &rdquo 宋嘉言笑道:&ldquo表婶有了身孕,产婆可得提前找好。

    &rdquo &ldquo可不是嘛,我正叫你表叔出去打听呢,定得找最熟练的来。

    &rdquo 宋嘉语笑问:&ldquo舅婆,表婶可有想吃的东西?我们打发人给表婶送去。

    &rdquo 辛老太太笑着摆手:&ldquo不用不用,原本我也想着给你表婶买些补品来吃,你表婶说了,粗茶淡饭就好。

    咱们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不过,吃喝上都富足,哪顿都是有鱼有肉,你表婶气色好得很,就是想吃酸的。

    &rdquo 老太太一拍大腿,笑道:&ldquo没差了,肯定是儿子。

    &rdquo &ldquo我也这样说。

    &rdquo辛老太太欢快极了。

     欢快过后,辛老太太又开始发愁,无非还是为辛竹筝的婚事。

    辛老太太叹道:&ldquo一年的工夫,好几家子给筝姐儿说亲,我瞧着不错的,她要死要活地不同意。

    唉,真是愁得我一宿一宿地睡不好觉。

    她比言丫头还大一岁,再这样拖下去,岁数大了,哪里还有好人家儿?&rdquo 宋老太太皱眉问:&ldquo她总是不乐意,那她自己想要个什么样的?&rdquo又说辛老太太,&ldquo你总是太心软,由着孩子们任性。

    差不多就给她定下,到时生米成熟饭,她的心就定了。

    总是挑,越挑越没有好的。

    &rdquo 辛老太太犹豫:&ldquo我总怕她做了傻事。

    &rdquo &ldquo谁家定亲不是父母说了算呢。

    &rdquo宋老太太瞧向自己两个如花似玉的孙女,道,&ldquo就是言姐儿、语姐儿,我爱她们跟什么似的,她们的婚事也是老大定的,哪里能由小孩子自己做主?&rdquo 辛老太太点头:&ldquo是,大姐说得对。

    我回去就叫笙哥儿把她亲事定了,再这样拖下去可不成。

    &rdquo 老姑嫂两个说了半日话,辛老太太临走前,宋老太太包了一大包燕窝给她,说:&ldquo侄媳妇是个泼辣人,不过,她年纪轻轻的,头一遭有身子,平日里又要管家,费神呢。

    别跟我瞎客套,你拿了去,叫她好生补养身子,跟她说,我就等着抱侄孙了。

    &rdquo 老姑嫂两个本就亲近,辛老太太就接了,宋嘉言笑道:&ldquo待太太回来我和妹妹禀了太太,叫济宁堂的大夫去给表婶诊诊脉,看表婶胎象如何,再说些保养的法子,大夫肯定比咱们精通。

    &rdquo 宋嘉语笑道:&ldquo是啊,表婶头一胎,小心无大过。

    &rdquo 看人家孩子这样乖巧懂事,想到自己女儿,辛老太太又发了一回愁,心里却是决定,一定要把女儿的亲事定下来了。

    却不料,刚回去没几日,辛竹筝便闯出一桩天大的祸事来。

     说来还是为辛竹筝的亲事,正当年华的大姑娘,读过书识过字,长得也不错,家里有田有地,还有个三品侍郎的表兄,的确有不少人来给辛竹筝说亲。

    虽然条件不算上好,不过也是有房子有地的乡绅一流。

    当然,也不乏商人上门提亲。

     有几家,辛老太太与许氏都瞧着不错,跟辛竹筝一提,辛竹筝必是挑鼻子挑眼地不乐意。

    说实话,她总是这样挑剔,闹得人家媒人都不大敢上门了。

     许氏有了身孕,辛老太太更加记挂女儿的终身,更兼被宋老太太开导过后,辛老太太回去便与许氏商量,挑一户妥当人家给辛竹筝定亲。

    辛老太太能松口,许氏也松一口气,她倒不是怕养着小姑子,实在是辛竹筝这种脾性,许氏见着她就烦。

    赶紧嫁了,他们也能安安生生地过日子。

     辛老太太亲自跟辛竹筝说定下亲事,辛竹筝反对无效,在床上躺了几日后,便也同意了,偏又说去庙里烧香。

    好歹辛竹筝是同意了亲事,她要烧香辛老太太就由着她。

    只是,许氏怀着身子,路上颠簸不得。

    于是,辛老太太带她一道去的西山寺。

     烧过香后,辛竹筝要去庙里逛逛,辛老太太素来宠爱女儿,便由她去了。

    结果,不知怎的,辛竹筝到了庙中桃花湖畔,一不小心就跌进了湖里去,最丢脸的是,救她上来的是一个男人。

     辛老太太当时就没了主意,最离谱的是辛竹筝,睁眼一瞧该男子的相貌,便大惊失色,惊呼:&ldquo你是谁?&rdquo 那男子挑眉浅笑,露出三分风流相:&ldquo姑娘以为,我是谁?&rdquo 辛竹筝这湖畔落水的方法,绝对比姚馨净房高明多了,更比方二脱裤子耍流氓强上一百倍。

     辛竹筝的失误在于,救她上来的人,非她想象中的良人。

     想坑的人没坑成,倒把自己给坑了。

     说来,自水中将辛竹筝捞上来的人颇有身份,姓彭,彭彦容,当朝首相彭老相爷的嫡长孙,如今正在翰林院做翰林。

    可惜的是,不要说人家彭公子早有妻妾,便是没有,正当婚龄,也不可能要辛竹筝啊。

     这位彭公子要出身有出身,要人才有人才,家中妻妾一大把,绝对是怜香惜玉的性子,把辛竹筝自湖中捞起来,见怀中姑娘如同寒风中一朵瑟瑟娇花,心下怜意大起,便以身上玉佩为定,道:&ldquo彭某救人心切,但到底坏了姑娘的名节,只是家中已有贤妻,愿以玉佩为媒,纳姑娘为妾。

    &rdquo 辛竹筝浑身发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辛竹筝浑身湿淋淋地回了家,又正是冬天,早冻个半死,辛老太太来不及责骂,连忙叫人去请了济宁堂的大夫来。

    原本以辛家的家境,哪里用得起济宁堂。

    皆因许氏有孕在身,宋家跟济宁堂说了,让济宁堂十天半月地来给许氏诊一诊身子。

     济宁堂的大夫开了药,交代下医嘱,便告辞了。

     许氏直接令婆子捆了辛竹筝身边的两个丫头,开始两个丫头还不肯说,两棍子下去便什么都招了。

    一个叫小蓝的丫鬟哭道:&ldquo搬出侍郎府时,奴婢是跟在姑娘身边服侍的,当时,那府里老太太将奴婢的身契赏给了姑娘。

    奴婢的哥哥是那边儿府里门房上当差的,专管着跑腿儿送东西。

    这些天,姑娘给了奴婢五两银子,叫奴婢回家,去跟哥哥打听,那边儿大姑娘都往吴状元府上送过什么。

    姑娘的话,奴婢不敢不听。

    其实奴婢哥哥也并不知主子们的事,只是有一次,奴婢哥哥往吴状元府上送过信件。

    奴婢就跟姑娘说了。

    &rdquo小蓝哭得一脸的鼻涕眼泪,如今辛竹筝出了这样的事,她们定是活不成了,吓得浑身发抖,&ldquo前天,姑娘差奴婢送了封信给奴婢哥哥,叫奴婢哥哥给吴状元府上送去。

    余下的事,奴婢就真的不知道了。

    &rdquo说着,又磕头求许氏饶命。

     许氏是个有脾气的人,当下气得身体不好。

    辛老太太只晓得哭,辛竹笙唉声叹气半日,也没什么好主意,见许氏脸色苍白,担心她的身子,忙扶了许氏回房躺下了。

    辛竹笙道:&ldquo你暂且歇歇,我找个媒人,待妹妹病好,就把她嫁到外地去。

    &rdquo若辛竹筝无心,家里人难免为她委屈。

    得知有此内情,没打她个半死真是母兄好脾气了。

    出了这样丢脸的事,帝都附近辛竹筝是嫁不得了。

    若是给那彭公子做小,辛竹笙还宁可辛竹筝远嫁,好歹是正头夫妻。

     许氏叹道:&ldquo你去劝劝母亲,别叫老人家太伤心。

    再差人往姑妈府里说一声,彭公子是相爷府的嫡长孙,岂是好相与的?&rdquo &ldquo知道了,你莫操心了,暂且歇一歇。

    &rdquo 吩咐丫鬟好生服侍,辛竹笙又劝母亲,辛老太太本就是个没主意的人,如今她再糊涂也明白自家闺女看上的人是谁了。

    宋家对辛家向来尽心,如今,自己闺女竟然看中了宋嘉言的未婚夫,还使出这样的招数来。

    辛老太太的伤心愧疚,就不必说了。

     再如何愧疚,也不能不登宋家的门儿。

     辛竹笙又磕头又赔罪,一张脸窘得跟大红布似的。

    宋荣叹:&ldquo起来吧,这事儿不怪你。

    &rdquo 想到那次辛竹筝夜半到小纪氏的院中求姻缘,他并没有深究辛竹筝心中之意,原来,辛竹筝竟是看中了吴双,她还真敢想! 还有吴双那个混账东西,这件事若说吴双不知情,宋荣把脑袋拧下来给他! 当务之急,还是先解决辛竹筝的事,宋荣问辛竹笙:&ldquo筝姐儿的事,你打算怎么办?&rdquo 辛竹笙脸上通红,道:&ldquo留在帝都,筝姐儿怕是找不到好人家儿。

    我想着,还是把她嫁到外地去。

    &rdquo &ldquo现在把她嫁出去,你觉着,她能过好日子?&rdquo宋荣问。

     辛竹笙道:&ldquo除了远嫁,也没什么好主意。

    &rdquo 宋荣道:&ldquo你若不介意,我来处理此事。

    &rdquo 辛竹笙忙道:&ldquo表哥肯教导她,再好不过。

    &rdquo说着,辛竹笙有几分懊恼,&ldquo她们小女孩儿的心思,我也不明白。

    我也不知晓,她什么时候变成这样子的。

    &rdquo 宋荣总不会迁怒辛竹笙,道:&ldquo好生过日子,多孝顺舅母。

    &rdquo 辛竹笙忙应了。

     交代了辛竹笙一番,宋荣便让他回家了。

     辛竹筝虽然在彭彦容的怀里失了名节,这种失节之事,成亲是正常的解决手段,如彭公子这种有妻有妾的,将辛竹筝纳为妾室,也算仁义。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解决方式,辛竹笙出面跟彭家人说,感谢彭公子救她妹妹一命,他已经决定把妹妹送到庵里出家。

    又将彭公子留下的玉佩还给彭府管事,彭府人只得回去复命。

     至于吴双,他是亲眼看到辛竹筝被彭公子从湖里捞出来的。

    事已至此,吴双将辛竹筝那封信交给宋荣,道:&ldquo有人仿言妹妹的字迹送了这封信到我家,我虽是存了试探的心,却着实未料到是表姑娘。

    &rdquo 宋荣淡淡地问:&ldquo你瞧见筝姐儿去了庙里湖畔。

    若她不是看到你,如何肯跳下去?她还穿了一件与言姐儿相似的衣衫,是不是?&rdquo这些卑劣的手段,不用打听,宋荣也能猜到一二。

     吴双点头:&ldquo是。

    &rdquo 宋荣劈头便赏了他一记大耳光。

     别看宋荣是文人出身,到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