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册 第10章

首页
安,下人禀于小纪氏。

    小纪氏便命婆子引秦峥进了内宅。

    秦峥奉上礼单,道:“小侄得叔父指点,侥幸考中案首。

    叔父之恩,不敢相忘,特意前来给老太太、太太、叔父请安。

    ” 小纪氏笑道:“我们老爷早就说你是个出息的孩子,今日一看,果然如此。

    好孩子,你叔父指点你是应该的,你考得好,我们也为你高兴。

    去见见老太太吧,她最喜欢跟你们这些出息的孩子说话儿。

    ” 宋老太太的确是喜欢考科举的孩子,无他,她两个儿子都是科举出身,老太太对科举怀有一种崇高的感情。

    见秦峥小小年纪就中了案首,老太太笑道:“考得好,考得好。

    我就喜欢科举的人,这是凭自己的真本事来做官。

    自己有本事,才能做得好官。

    ” 秦峥笑道:“老太太说得是。

    亏得叔父肯指点于我,不然,我哪里能这样顺利地考中秀才。

    ”秀才其实并不难,如秦峥这般,资源都是上好,若连个秀才都考不中,这就有问题了。

    不过,秦峥年纪尚小,而且秀才不难,但,考中案首就需要一点本事了。

     老太太见秦峥谦虚,摇一摇头道:“是你自己争气。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是你自己用功,学得好,聪明。

    ”说着说着,老太太又说到自己儿子,“你大叔也是,他们兄弟小时候啊,哪儿有名师,就是跟村东头儿的秀才念书……” 因未见到宋嘉言,秦峥就听老太太说起了宋大叔的当年。

    秦峥这人,有耐心,还时不时地接两句话,老太太说得更是来劲儿。

    就是辛老太太,瞧着秦峥模样俊秀,斯文有礼,也喜欢得不得了。

     秦峥就陪这两位老太太说话,这一说,就说到了晌午。

     这都是吃午饭的时候了,真不好意思不留客,何况是秦峥这样讨人喜欢的少年。

     秦峥笑着推辞:“老太太与舅老太太赐饭,是小子的荣幸。

    只是老太太、舅老太太这里,姐妹们常来常往,小子年纪渐长,怕唐突了姑娘们。

    若老太太爱惜,小子去前院儿用就行了,待叔父回来,小子给叔父请过安,便回家了。

    ” 老太太笑道:“看我,都老糊涂了。

    好,你这就去前头用饭吧。

    我叫人从我小厨房给你送好吃的去。

    ” 秦峥一笑谢过。

     宋嘉言在秦峥走后方到老太太屋里来,老太太说:“丫头,秦家峥小子中了案首,你知道不?” 宋嘉言笑道:“在外头听人说了。

    ” 辛竹筝微惊,道:“不是秀才中第一才能被称为案首的吗?”可真是厉害。

     别看老太太对别的不大清楚,科举的品阶她一清二楚,听辛竹筝一说,老太太喜滋滋地笑起来:“是啊,秀才中成绩最好、做的文章最漂亮的人才能叫案首,别的可是不行的。

    当年,你表哥中了案首,哎哟,村东头儿的财主还送了咱家一口猪。

    我高兴的哟,都用来摆酒席了,从一出太阳热闹到伸手不见五指,乡亲们才走。

    ” 宋嘉言也知道这件可乐的事,问:“祖母,人家财主不是想把家里的女儿嫁给爹爹吗?” 宋老太太将下巴一扬,将嘴一撇,做出一副鼻孔朝天的模样,哼一声:“是啊,原本我以为他家是白送的猪呢。

    还是媒婆子登门儿,我才知晓是要跟咱家结亲。

    哎哟,简直能把人愁死,你爹爹那会儿才十二,哪儿是说亲的年纪?再说了,他家那丫头我早就瞧过,就没一样能配得上你爹爹的。

    后来,这些不开眼的家伙,又要把猪要回去,哼!”害她到处借钱才补足了猪钱还给了财主家,现在想起这事儿,老太太都是满心气愤。

     大家念叨了一会儿,就摆开桌碟吃午饭了。

     秦峥是在前头用的饭,奴才小心侍奉,格外殷勤。

     及至傍晚,宋荣还未回家,倒是杜君来了。

     秦峥早知晓杜君与宋家的关系,笑道:“阿君,还没向你道喜。

    ”杜君一直在秦家家学念书,这次也参加了秀才试,虽然他排名不若秦峥高,不过,也是榜上有名。

     杜君笑着拱手,打趣:“秦案首,同喜同喜。

    ”能一举中得秀才,对于秦峥是意料之中,对于杜君就是意外之喜了。

     不过,既然中了,杜君还是来了宋家。

    不为别的,姐姐已然如此,他有出息,姐姐在宋家就更有脸面。

     俩人一直等到宋荣回府,说过话后,秦峥就告辞回家了,杜君则被允许去见姐姐一面。

     杜月娘听弟弟说中了秀才,喜极而泣,摸着弟弟的头脸道:“回去后买个猪头供奉爹娘,再给爹娘的牌位上炷香,叫爹娘在九泉之下也高兴高兴。

    ” 杜君点点头,其实他半点儿不记得爹娘的样子,但每次听姐姐这样说,心下总是酸楚难耐。

     姐弟两个说了几句话,杜月娘又从柜子里找出前些天为弟弟做的衣裳,用包袱皮包好,将自己攒的几两碎银子给弟弟,说:“天也黑了,这是内宅,你不好多待的,这就出去吧。

    ” 杜君不舍地与姐姐告辞。

     秦峥回家时,天色稍晚。

     秦峥中了案首,家里不对外摆酒,不过,对内,自己人也摆了两桌酒,小贺一下。

     自五岁启蒙至今,念了近十年的书,如今能考中案首,秦峥自己也高兴得紧。

    兄弟姐妹们都贺了秦峥一回,及至饭后,秦峥与父亲去了书房。

    秦凤初好生教导了儿子一番,大意是,如今不过是个小案首,虽可以直接进国子监继续念书,到底只是个秀才,切不可骄傲自满,甚至别人那些赞他的话,委实不可当真。

     秦峥性情沉稳,即使父亲不说,他也不可能被人捧得不知天高地厚。

     自书房出来,秦峥回房休息。

     秦峥身为案首,可以免试进入国子监继续学习,他带着小厮,亲自去办理了进国子监的有关手续。

    国子监是可以住宿的,秦峥当天就把被褥行李搬进去了。

     倒是杜君,考中了秀才,却在国子监的入学考试中失利,一时茫然起来。

     秦峥也在关注杜君的考试,见他没考中,秦峥道:“我帮你去问问祖父,看看可有别的法子。

    ”杜君比他还小一岁,今年不过十三,能过秀才试,天分已不容置疑。

    秦峥虽然与杜君交情不深,也愿意帮他一把。

    毕竟,过了秀才试的杜君,若再在秦家家学与那一群小家伙们念书,就委实有些可惜了。

     杜君说:“多谢秦兄,我想先去问问姐姐,看姐姐的意思。

    ”与其欠秦家的人情,不如继续欠宋家的。

    反正,他早欠宋家那丫头一千两银子呢。

     秦峥道:“应该的。

    若有什么难处,你只管开口,切莫客气。

    ” 杜君笑应了。

     杜君并没有去见姐姐。

     这种事,要厚颜求人,还是不要姐姐为难。

     待宋荣回来,杜君把考国子监入学考试失利的事与宋荣说了。

    宋荣听杜君说完,想都未想,直接道:“国子监既然失利,有两条路:第一,我把你放进国子监去;第二,另择名师,在家念书。

    不论你选哪条,凭我的面子,都可以帮你完成。

    你自己选。

    ” 杜君脸上微热,依旧道:“我想进国子监。

    ” 宋荣没有二话:“好,回去把行李收拾好,明天我命人把国子监的身份牌给你送去。

    ”看杜君窘得厉害,宋荣温声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我以往在国子监求学时也求过人。

    人这一辈子,求人的时候多了。

    还是你觉着,求我是很羞辱的事?” “小子不敢这样想。

    ”外头那么多人排着队来送礼,都不一定送得进来,在门房里干坐着的到访者,不是一个两个。

    杜君并不是个蠢人,他每次来都能顺利地见到宋荣,这并不是侥幸,实是宋荣愿意见他。

    而且,但凡他有所求,宋荣都会帮他。

    杜君认真道,“小子只是觉着,凭才学没有考上国子监,要大人为小子的事儿去欠人情,小子实在羞愧得很。

    ” 宋荣淡淡一笑道:“我不会这样想。

    我自少时便一直希望,将来能为家人遮风挡雨。

    我希望当我的家人有为难之事时,我能为他们解决,而不必他们发愁,或是去低头求别人。

    我一直以此为荣。

    ”望杜君一眼,宋荣含笑道,“觉着羞愧,就在国子监好生念书。

    国子监一年一考,明年你若过不了国子监的考试,我可不会再为你去跟人打招呼了。

    ” 杜君立刻道:“小子定会努力念书,绝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国子监正经是念三年,不过,每年都有考试,成绩差的,就会被国子监开除。

    若是在国子监念一年书依旧过不了升学考试,杜君也没脸再来找宋荣了。

     宋荣笑笑,看天色将晚,便打发他回家去了。

     杜君去念国子监的事儿,还是宋荣告诉杜月娘的。

     宋荣道:“阿君有些才气,就是性子执拗了些,心思也重,你多开导开导他。

    他若总是如此,日后为官也不会有太大出息。

    ” 自己弟弟的脾气,杜月娘怎会不清楚,见宋荣肯关照弟弟,更是对宋荣满腹感激,道:“唉,阿君这脾气……不怕老爷笑话,以往若不是有这股子牛脾气,他也念不了书。

    ”寄人篱下,堂伯怎会愿意花银子给弟弟念书? 杜月娘叹:“现在我又很担心他这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子。

    ” 凡事皆是如此,有利则有弊,宋荣安慰杜月娘:“慢慢来吧,男孩子嘛,碰几次壁就会学乖了。

    ”有些事,实不是人教的。

    有些道理,人都明白,只是做起来就难了。

     杜月娘柔声相求:“我倒不怕阿君吃苦,人这一辈子,哪有不吃苦头的。

    只是,若他实在是一条道走到黑地犯犟,倘若老爷知道,还求老爷给他提个醒,叫他明白些人情世故才好。

    ” “这不必你说,我也没拿他当外人。

    ”宋荣喜欢有自尊的人,这么小的年纪,经历这些波折,若不是因为有这种强烈的自尊心,或许杜君根本坚持不到此处。

     小纪氏是过了几日方知晓杜姨娘弟弟中秀才的事,因这几天宋荣都留宿常青院,小纪氏心下正酸得厉害,冷不丁知道这个消息,小纪氏心中那个滋味儿,就不必提了。

     小纪氏正百般不是滋味儿呢,久不来往的章家又上门儿了。

     原本,小纪氏见宋荣不喜,不见章家人久矣。

    如今,她心下不痛快,又无处可诉,正好章明上门,小纪氏便见了。

     章明满面喜色,神色间没有丝毫芥蒂,亲如一家人似的与小纪氏报喜:“表妹,大喜啊,庶妃娘娘被封侧妃了。

    ” 小纪氏当晚便将章庶妃荣升侧妃的消息告诉了宋荣,小纪氏觑着宋荣的神色,道:“说来也是娘娘的福气,我也不知道,娘娘在年后又产下一子。

    虽说出身低些,到底给二皇子生了两个儿子。

    听说,二皇子的生母,宫里婉贵妃娘娘也喜欢侧妃娘娘,娘娘才升的位分。

    ” 宋荣只唔了一声,并未说别的。

     小纪氏道:“封侧妃毕竟不是小事,我听说娘娘在皇子府也很有体面,二皇子府定要摆酒庆贺的。

    ” 宋荣眉毛都未动一下,直接问:“你想去?” 如今,小纪氏也学聪明了,笑道:“老爷要我去,我就去。

    老爷不要我去,我就不去。

    ” “在家吧。

    ”就是章侧妃升为正经的皇子妃,宋荣也不需要去向章家人低头。

    他为人活络不假,不过,这点儿原则骨气还是有的。

    他会看着嘉语嘉诺的面子,包容小纪氏一些。

    同样的,嘉让嘉言也是他的儿女,他是绝不会令武安侯夫人难堪的。

     小纪氏脸色微滞,勉强一笑,还是顺从地道:“好,我听老爷的。

    ” 宋荣拍拍小纪氏的手,道:“你的诰命,由我来给你挣。

    儿女们的前程,都有我安排。

    别人敬你,是因为你是我的妻子。

    就是儿女们的前程,别人也是看着我的地位,而不是哪家侧妃的面子。

    ” 小纪氏眼神微黯,委屈道:“老爷把我看成什么样人了。

    ” 宋荣一笑,没再说什么。

     宋荣不令小纪氏去见章侧妃,二皇子府为侧妃摆酒的帖子还是送到了宋府上。

    宋荣虽是朝中中流邸柱,不过,正三品的官位于帝都实在算不得什么,差人送份礼罢了,小纪氏托病未去。

     原本,若有眼力的,此事也就到此为止。

    不承想,这位章侧妃三番五次地想见小纪氏这位表姐,实不是与小纪氏有什么深厚得了不得的感情,所为者,娘家实在没拿得出手的人物,二章姨娘被送到庄子上,表弟纪武在外为官,表兄纪文一样被送到了庄子上,只有这位表姐嫁得最好,前程无量。

     章侧妃几次未能见到小纪氏,先时做个侍妾庶妃还有些顾忌,如今生了两个儿子,被封为侧妃,底下婆子丫鬟拼了小命儿地捧她,又有二皇子心肝儿肉似的宠在掌心,章侧妃便有几分找不着北,欢好过后,吹着枕头风想要回娘家看看。

     二皇子刚在章侧妃身上使过劲儿,搂着爱妾一身玉脂般的皮肉,爱意正盛,自然无有不允。

     韩妃也懒得理会这些,章侧妃便打着二皇子的旗号出府,先是回了趟娘家,说了几句话,就坐车去了宋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