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册 第1章

首页
娘们安排安排,如何轮流伺候你们老爷,这些也是你的本分。

    &rdquo 小纪氏当下柔声细气道:&ldquo媳妇早就盘算过了,正想跟老太太商量呢。

    媳妇想着,一个月三十天,李姨娘身子不好,不敢叫她服侍老爷。

    老爷初一、十五到媳妇房里,是给媳妇的脸面。

    因媳妇要照看言姐儿,余者二十八天,媳妇想着,柳姨娘、翠姨娘就轮流着服侍,对半分。

    老太太说可好?&rdquo 宋老太太一路靠着儿子方有了今日富贵,在她心里,最宝贝的便是两个儿子。

    如今小儿子宋耀外放,她跟着长子宋荣住,宋老太太最担心的莫过于儿子&ldquo有了媳妇忘了娘&rdquo。

    原是想给小纪氏一个下马威,叫她知晓厉害,不料小纪氏半分不争宠,倒把宋荣往妾室房里推。

    竟然有女人这样不识好歹,嫌弃儿子还是怎的? 总之鸡蛋里挑骨头,总有不是之处。

    宋老太太脸上闪过一丝怒色,正待发火,小纪氏已是一脸惶恐,道:&ldquo媳妇自知蠢笨,若老太太觉着不好,教媳妇就是。

    &rdquo 宋老太太当下一噎,是啊,她本是怕儿子被媳妇勾引了,方寻小纪氏的麻烦。

    现下,小纪氏半点不争宠,极大方地将宋荣往妾室房里推,她还能说什么呢?总不能叫小纪氏去争宠吧。

    宋老太太无话可讲,到底心下气不顺,遂不耐烦道:&ldquo什么事都让我去操心,要你有什么用?&rdquo 小纪氏愈发惶恐。

     第二日,小纪氏眼睛微红,跟宋老太太诉苦道:&ldquo昨日,媳妇将两位姨娘轮流侍候的话一说,老爷便恼了。

    &rdquo 宋老太太又骂:&ldquo真个没用!&rdquo 小纪氏闷头只管听着。

     结果,宋荣整整一个月都歇在小纪氏房里,哪怕小纪氏不方便的那几日,也未有例外。

     其实,小纪氏心里也打着鼓呢。

    没有哪个女人会愿意把丈夫往别处推,不过,小纪氏心思灵活,且她生于侯门府第,本就是姨娘所出,见惯了男人三妻四妾。

    又担心把宋荣约束得太紧,倒让宋荣厌烦于她。

    故而,自己不舒坦时,便安排了宋荣去西厢。

     不料,宋荣并无此意,小纪氏欢喜至极,一晚上眼睛里都是满满的笑意。

    宋荣何等精明之人,早瞧出小纪氏的心思,床间安歇后方低声问她:&ldquo我不去厢房,你这样开心?&rdquo 小纪氏嫩藕一样的手臂环着丈夫坚实的颈项,柔软的身子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小声道:&ldquo老爷,我高兴得紧。

    &rdquo她本就是庶出,生母是得宠十几载的章姨娘。

    章姨娘论见识出身绝对比不过武安侯夫人,不过,论如何讨男人的欢心,章姨娘自有一番心得。

    她就小纪氏这一个亲女儿,早在小纪氏出嫁前,母女两个私房话中,章姨娘已尽数告知了小纪氏。

    故此,小纪氏绝不似寻常大家闺秀那般矜持又自重身份。

    她紧紧记着章姨娘的教导:除了男人的宠爱,什么都是虚的。

    若嫁个男人守活寡,那些贤名叫来有什么用? 何况宋荣生得如朗月明星,这样的俊俏多情,又肯疼爱于她。

    小纪氏心里喜欢得紧,更不愿将丈夫拱手让出。

     &ldquo就是这样不大贤惠,我也高兴。

    &rdquo小纪氏声音娇软,&ldquo老爷只喜欢我,我也只喜欢老爷。

    &rdquo 宋荣拍拍她的脊背,心中怜意无限,道:&ldquo爷也喜欢你。

    &rdquo 由于小纪氏独宠于宋荣,柳姨娘翠姨娘两个,整整小半年也近不了宋荣的身,两个貌美姨娘厢房寂寞,便喜欢到东厢来,打着看宋嘉言的名义跟翠蕊等说话聊天、打发时光。

     两个满腹怨气的碎嘴姨娘整日说着不着边际的荤话,包括小纪氏与宋荣晚上要折腾到三更天,把宋老爷折腾得每天得喝补药吃大力丸。

     当然,两个姨娘说这种话时,酸得像刚喝了二斤醋回来。

     不过,偶然一次梁嬷嬷听到这两个姨娘不着调的话,当即把二人撵了出去,再不叫她们进东厢来,以免污了大姑娘宋嘉言的耳朵。

     梁嬷嬷不愧是侯府出来的,自有其见识,言语间提点翠蕊道:&ldquo本就是奴才,难道给家里爷们儿做了小,便不是奴才了?一颗心摆正,日后到了年头儿,求主子给看门好亲事,哪怕是嫁给奴才,到底是正头夫妻呢。

    &rdquo像武安侯府的章姨娘,如今小纪氏的亲娘,虽是受宠多年,诞下二子一女,那又如何?即便武安侯为了家中爵位考虑,已是将庶长子记在嫡妻名下充为嫡子。

    但,章氏该是姨娘,还是姨娘。

     章家那一家子,该是奴才,还是奴才。

     梁嬷嬷身为武安侯夫人的心腹嬷嬷,自然对姨娘之流非常瞧不起。

    而且,梁嬷嬷在照顾孩子上面,的确很有一手,由她管着东厢的事,宋嘉言不但每日奶喝得香甜,还能吃些蛋奶羹、香米粥之类的辅食,整个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白胖水灵起来。

     再有,宋嘉让这个哥哥也经常来看她,还会送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礼物,比如什么蝈蝈、陀螺、哨子、小鸟儿。

    有一次,宋嘉让不知从哪儿抓了一条僵死的蛇,把满屋丫鬟婆子吓得半死。

    叫宋荣知道后,狠狠骂了宋嘉让一顿。

     若不是上有宋老太太心肝儿肉似的护着、下有小纪氏死命拦着,宋荣非揍人不可。

    后来,宋嘉让便被宋荣拎去上学念书了。

     这年头,高门大户,即便媳妇不好,也没哪个婆婆会亲自上手教训的。

    毕竟,身份教养在那里。

    便是寻常庄户人家,除非遇着泼妇,也断没有这样的事。

     但是,宋老太太就是把小纪氏给打了。

     兴许是小纪氏低眉顺眼了太久,瞧着似软豆腐,宋老太太骂得不过瘾,直接上演了一出&ldquo全武行&rdquo。

    小纪氏娇娇嫩嫩的脸庞,肿了半边。

     宋荣刚一回家,便有机灵的婆子将事情回禀了宋荣。

    宋荣直接回了主院,见小纪氏脸色苍白,怔怔地坐在床头,身边还站着个俏生生的翠珠丫头。

     &ldquo老爷回来了。

    &rdquo小纪氏想笑却笑不出,一低头,两行泪就掉在了裙裳之上,晕出小小的湿痕。

    宋荣已是几步上前,坐在小纪氏身畔,握住她的手道:&ldquo你受委屈了。

    &rdquo 小纪氏摇一摇头,指了指一旁的丫头,连声音都没有多少力气,道:&ldquo这是老太太赏给老爷做妾的。

    老爷也认得,翠珠,给老爷见礼吧。

    &rdquo 宋荣有才有貌有地位,正是身富力强之时,何况宋老太太十分乐意抬举通房姨娘,自然是家中丫鬟眼中的大肥肉。

     翠珠自然瞧得出老爷太太心情不佳,故而脸上不敢有半分欢颜,只是老实地行礼。

     宋荣直接唤道:&ldquo绿云,去叫方忠家的进来。

    翠珠年纪也大了,看看府里可有年纪相配的小子&hellip&hellip&rdquo宋荣话一出口,翠珠已惊得花颜失色,扑通跪在地上哀求:&ldquo老爷太太若不喜奴婢,奴婢情愿回老太太身边服侍。

    &rdquo她毕竟是老太太身边的丫头,便是太太,再不情愿,不依旧带她过来了吗。

     翠珠这种伎俩,宋荣尚不放在眼中,当下冷冷道:&ldquo罢了,看来她自有宏愿。

    如此,便令方忠家的给她寻个好去处,倒省得辱没了她。

    &rdquo 翠珠一声哀鸣,再想求饶,已被绿云与红香两个堵了嘴、扭了胳膊,强行拖了出去。

     小纪氏一场大哭,多少隐忍委屈,咬牙一句没提。

    最终,小纪氏哽咽道:&ldquo我想回家了。

    &rdquo 宋荣回家直奔主院,又处置了翠珠,安抚小纪氏,便是不想小纪氏回武安侯府去诉苦。

    闻言,连忙取出帕子给小纪氏擦眼泪,道:&ldquo今日已是晚了,何况这样回去,倒叫岳父岳母伤心了。

    &rdquo 小纪氏在宋荣的怀里抽泣着:&ldquo我想我姨娘,我真想我姨娘。

    我好想回去,跟我姨娘说说话。

    &rdquo小纪氏哭成个泪人,道,&ldquo我又怕这样回去,叫父亲母亲问起来,可要怎么说呢?&rdquo 宋荣稍稍安心,柔声道:&ldquo莫哭了,等再过几日,我休沐,陪你回娘家看看可好?&rdquo 小纪氏抽咽着点了点头,绿云早备了温水,宋荣一叫,忙捧了进来。

    小纪氏洗了脸,眼泪仍是止不住,道:&ldquo都是我无能,叫老太太生气。

    当初父亲把一处别院给我做嫁妆,不如我先带着言姐儿到别院住几日,待老太太消了气,我们母女再回来。

    也省得老太太见了我不痛快,老爷也跟着两相为难。

    &rdquo 宋荣在衙门劳累了一天回来,家里又鸡飞狗跳,此刻不禁叹道:&ldquo母亲那里,我亲去说。

    你累了这一天,先让他们传晚饭吧。

    我去母亲屋里看看。

    &rdquo 小纪氏拉着宋荣的袖子,两眼红肿,水波摇曳,柔声道:&ldquo莫跟老太太着急&hellip&hellip就是,就是翠珠的事,老爷也慢慢跟老太太说。

    &rdquo 宋荣拍拍小纪氏的手,方起身去了。

     也不知宋荣如何安抚了宋老太太,反正接下来,不仅宋老太太安分了,连带西厢两个姨娘也明显沉寂了许多。

     又一个月,小纪氏很顺利地被诊出身孕,宋荣脸上也跟着喜气洋洋,于朝中钻营起来,愈发卖力了。

     倒是武安侯府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章姨娘一家子,原是武安侯府的家生子。

    不知因何,突然提出要自赎出府,做良民去。

     章姨娘生下二子一女,哪怕家生子出身,如今武安侯府没有嫡子,将来武安侯府的爵位产业,若无意外,便是庶长子纪文的。

     纪文是小纪氏的同胞弟弟,有武安侯教导着,为人做事都不差。

     母以子贵。

    哪怕纪文已记在嫡母名下,但他的生母是章姨娘,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纪文,是将来的武安侯。

     章家脱籍没多长时间,纪文便与武安侯说,章家表兄有意上进,是不是捐个官儿什么的。

    武安侯想都未想一巴掌抽在纪文脸上,指着纪文的鼻子骂:&ldquo若不稀罕嫡子身份,你便与你弟弟换一换吧!&rdquo 见父亲突然翻脸,纪文顿时脸色大变,跪在地上一番表白,冷汗湿透衣襟。

     当初章家自赎出府,武安侯的确是看在两个儿子的面子上才允的。

    在一定程度上给章家一些身份无妨。

    但是,若纪文真的人心不足,继续抬举章家,这并非武安侯愿意看到的景象。

    他并非只有两个庶子,嫁到宁安侯府的嫡长女,照样是他的掌中之珠。

    何况,嫡妻虽不很得他的欢心,但,多年夫妻,都这把年纪了,武安侯也要为老妻考虑一二。

     人心就是这样变幻无常,在章家脱籍之后,武安侯忽然想压一压他们了。

     纪文办砸了差,到宋家看望姐姐小纪氏时,便将欲给章家捐官而未遂的事与小纪氏说了。

     小纪氏的肚子已经很大了,且临近年下,事务颇多。

    宋老太太只管着挑刺找茬的,哪里会帮着媳妇分担,故而,小纪氏忙得很。

     纪文过来,小纪氏也是忙里偷闲地见一见自家兄弟,听纪文将事说了,小纪氏思量片刻,道:&ldquo我们太急了。

    算了,既然父亲不高兴,暂且放一放也无妨。

    父亲年纪大了,你莫惹得父亲不悦。

    &rdquo 纪文挨了打,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