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册 第1章

首页
意养好了脸上的伤才来宋家。

    听姐姐这样讲,纪文满面苦色,道:&ldquo父亲现在喜怒无常得很。

    &rdquo 小纪氏不大赞同,语重心长道:&ldquo身为子女,孝顺是本分,哪里有这样说父母的。

    弟弟也想想,父亲这些年,都是为你谋划。

    你倒说这样的话,岂不令父亲伤心?&rdquo 纪文应了。

    如今,他人渐渐长大,心思亦变得细密起来,有许多话,即使对着自己的姐姐,也是不好宣之于口的。

     时光过得飞快,宋嘉言如今走路走得稳稳当当,而且坚决不肯再吃楚奶娘的奶了。

     姑娘忽然不吃奶了,她这奶娘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梁嬷嬷细心,对宋嘉言道:&ldquo大姑娘,吃奶才能长得高呢。

    &rdquo 宋嘉言眨着一双清澈无比的眼睛,奶声奶气道:&ldquo嬷嬷,我闻到奶味儿就恶心。

    &rdquo而后,宋嘉言再加一句,&ldquo我喜欢喝粥,吃蛋羹、鱼饼、蔬菜和肉。

    &rdquo 宋嘉言这样说,梁嬷嬷也就不再纠结了。

    关键是,她老人家也不喜欢这个曾经叫她家姑娘挨饿的楚奶娘。

     于是,梁嬷嬷在带着宋嘉言去正房请安时,便跟小纪氏将这事儿回禀了。

    梁嬷嬷心思缜密,每次带着宋嘉言去正房请安,必是宋荣在的时候。

     小纪氏想不起让宋嘉言与宋荣多亲近的,梁嬷嬷却不能忘。

     不过,每次宋嘉言一到,小纪氏必是一脸亲热,笑着招呼:&ldquo言姐儿,过来给我瞧瞧。

    &rdquo又对宋荣道,&ldquo老爷看,咱家言姐儿出落得愈发清秀了。

    &rdquo如今小纪氏有身孕在身,担心宋嘉言小孩子没轻没重的伤到自己,便让绿云抱着宋嘉言。

     宋嘉言笑眯眯地歪着小身子朝宋荣的方向凑。

     &ldquo爹爹。

    &rdquo宋嘉言奶声奶气地唤一声宋荣,伸出两只小胳膊要宋荣抱。

     小纪氏忙笑道:&ldquo你爹爹累一天了,言姐儿,咱们叫你爹爹歇歇,好不?&rdquo便示意绿云将宋嘉言抱离跟前,殊不知宋嘉言是个眼明手快、行动迅速的,腰上用力,屁股一顶绿云的胸,小身子往外一撅,两只小胳膊嗖嗖一晃,便勾到了宋荣的脖子。

     宋荣不禁笑了,他不大会抱孩子,平生头一遭。

    回忆一遍丫鬟婆子抱宋嘉言的姿势,竟也似模似样。

     宋嘉言两只胳膊抱着父亲的脖子,小脸儿贴过去,嗅一嗅,天真无邪地说:&ldquo爹爹,好香好香。

    &rdquo 宋荣身上清清雅雅的,半点不刺鼻不俗气,一闻就知是上等熏香。

    他随手将一个香包递给宋嘉言玩儿。

    梁嬷嬷见形势正好,于是开始回禀楚奶娘的事。

     宋荣只&ldquo唔&rdquo了一声,倒没说什么。

    小纪氏看宋荣一眼,道:&ldquo若是言姐儿不喜欢楚奶娘,我另给她寻个好的。

    言姐儿正小呢,不吃奶怎么成呢?&rdquo 梁嬷嬷忙道:&ldquo姐儿见了楚奶娘也高兴,就是闻到奶味儿便皱眉,说不喜欢吃奶了。

    &rdquo 宋嘉言已经扭着小身子,软乎乎的带着一丝甜香味儿的小嘴巴凑到宋荣的耳边,小声说:&ldquo爹爹,我不想吃奶了。

    &rdquo 宋荣笑问:&ldquo怎么不想吃了?&rdquo &ldquo我听祖母说,爹爹小时候就不吃奶,我也不吃。

    &rdquo宋嘉言还童言童语地扯出宋荣做大旗。

     宋荣抓住在他脸上乱摸的两只小肉手,笑:&ldquo傻丫头,爹爹小时候家里穷。

    &rdquo非但家里穷,宋老太太身子也不争气,奶水不足,宋荣自幼就是靠喝百家奶长大的。

    当年的宋老太太脸皮厚,自己奶少,家里也穷,无甚滋补之法。

    于是,就打听着村里媳妇,谁家哺乳期的媳妇奶多,她就带着儿子去蹭奶吃。

    虽然很讨人嫌,宋老太太却成功地把两个儿子养活了。

     &ldquo反正我不喜欢吃奶嘛。

    &rdquo宋嘉言扭着小胖身子,眨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道,&ldquo我喜欢吃鱼、吃蛋、吃肉、喝粥,不喜欢吃奶嘛。

    &rdquo 宋荣摸摸宋嘉言的小脑袋,对小纪氏道:&ldquo罢了,言姐儿现在也大了,何况姐儿不喜欢,赏那奶娘些个东西,打发她归家吧。

    &rdquo 小纪氏有些犹豫,道:&ldquo到底是姐儿的奶娘,姐儿身边总要有两个知冷热的,即使不用伺候姐儿吃奶,便留着她在姐儿身边伺候,日后也给姐儿做个臂膀呢。

    &rdquo 宋荣眉心微动,淡淡地道:&ldquo不必了,当初让哥儿的奶娘也是让哥儿断了奶便打发走了的。

    咱家毕竟底子薄,我每月俸禄有限,养不了这许多人。

    赏她些东西,也尽到主人家的心意了。

    &rdquo 小纪氏不敢再多说。

     小纪氏挣扎了一日,产下一女。

    宋荣按着宋嘉让宋嘉言的排行,为之取名宋嘉语。

     是个女儿,尽管有些遗憾,到底是头一个孩子,小纪氏仍是爱之入骨。

     更令小纪氏惊喜的是,女儿过了三五日便已白胖可爱,且依稀可见其眉目玲珑、清秀俊俏至极,几乎可以预见日后的倾国倾城色。

     不过,宋荣更喜欢宋嘉言一些,原因很简单,宋嘉语实在太喜欢哭了。

    当然,小婴儿,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大哭大闹。

    但,宋嘉语好像真的很会哭。

    而且,小孩子声线的穿透力更是要命,偶尔,夜间熟睡的宋嘉言都能被吵醒,更不必说歇在正房的宋荣了。

     宋荣每天三更便要起床去早朝,哪里受得了这个,最后跑到了宋老太太的院里睡,方能安稳。

     宋老太太照顾儿子,那绝对是一丝不苟,夜里还要亲自去瞧儿子屋里窗子有没有关牢,被子有没有盖好,宋荣总是道:&ldquo娘,有丫头们呢,您老赶紧歇着吧。

    &rdquo若不是宋荣坚决不同意,宋老太太都打算把自己的卧室让给儿子睡,就为了让儿子睡好。

     宋老太太嘀咕:&ldquo丫头跟娘,这能一样吗?&rdquo &ldquo不一样不一样。

    别说丫头,便是王母娘娘,也没办法跟我娘比呢。

    &rdquo 一句话便将宋老太太逗得笑逐颜开,笑骂:&ldquo真个贫嘴。

    &rdquo 人长得好总是沾光,何况宋荣的确才貌双全,灯光下微微一笑,已然满室生辉,宋荣软声劝道:&ldquo娘,您赶紧去睡吧。

    您不睡,儿子哪里睡得着?&rdquo 宋老太太又检查过茶窠子,道:&ldquo茶壶里有茶水,夜里渴了,记得叫丫头。

    &rdquo 宋荣满口应下,宋老太太方回了自己房中休息,与丫头抱怨:&ldquo真是生了个夜哭郎,天天哭天天哭,吵得荣儿连正院儿都不敢住了。

    &rdquo 见老太太抱怨,丫头紫翘笑劝:&ldquo小孩子家,哪里有不哭闹的。

    二姑娘大些就好了。

    &rdquo 宋老太太叹口气,她从来不喜欢这些侯门公府的姑娘做儿媳妇,奈何为了儿子的前程,只得忍了。

     宋嘉语的洗三礼、满月礼,武安侯夫人与大女儿宁安侯夫人纪闵都到了,余者,还有与宋荣交好的同窗同年同僚家的夫人。

     宋荣自然要拜见岳母大人,宋嘉言趁机狠说宋荣的好话:&ldquo爹爹对我可好啦,每天都抱我亲我,我跟爹爹一道吃饭!我最喜欢爹爹啦!&rdquo 宋荣满面笑意,心下暗许:实在是遗传了我们老宋家的伶俐啊。

     宋荣正在瞎美呢,就听宋嘉让大嗓门儿地补了一句:&ldquo要是少揍我几回,就更好了。

    &rdquo 宋荣当下将脸一黑:&ldquo你要把功课学好,当我乐意罚你呢。

    &rdquo女儿小小年纪便这样伶俐讨喜,儿子却&hellip&hellip 想到自己当年三岁启蒙,五岁作诗,七岁四书五经已是通读,如今宋嘉让实在&hellip&hellip宋荣每每想到宋嘉让脑袋便跟着疼,他费了不少力气将宋嘉让塞进恩师家学习,宋嘉让的功课却让他大失所望。

    宋荣是个明白人,已知宋嘉让资质平平。

    但是,在宋荣看来,越是资质寻常,越该笨鸟先飞。

    结果,宋嘉让这头笨鸟,不仅笨,还懒。

    宋荣每每检查功课都不满意,怎会不罚他。

    如今罚得不过瘾,直接板子上身。

    宋嘉让每每想起,都是血泪啊。

     于是,趁外祖母在,立刻告宋荣的状。

     武安侯夫人怜爱无比地将宋嘉让搂在怀里,温声道:&ldquo好孩子,你爹爹都是为你着想呢。

    听你爹爹的,好生进学,日后你才知道你爹爹的心呢。

    &rdquo 宋老太太却是十分心疼孙子,道:&ldquo我说也是,让哥儿还小呢,不必这样逼他。

    日后让哥儿大了,自然就知道学了。

    老大向来是个手狠的,以前管教他弟弟,鸡毛掸子打折好几根,把我心疼得好几天吃不下饭去。

    &rdquo 宋荣淡然一笑:&ldquo若不如此,哪里来的金榜题名?&rdquo 这世上,聪明人很多,勤奋的人同样很多。

     宋荣自幼被称为天才,只是他自己知晓,他私下的勤奋刻苦绝不会少于任何人。

     寒门子弟,不加倍努力,哪里能有金榜双题名的荣耀,更如何会有今日一个当朝四品,一个外放六品。

     待宋嘉语过了满月,小纪氏便将宋嘉语交给奶娘带,自己一门心思恢复身材。

    侯门府第,总有些珍藏的秘方,不过两月,小纪氏已窈窕如初,甚至比当初更多了一分丰润。

     云雨之后,小纪氏软软地与宋荣商量:&ldquo如今添了语姐儿,她还小,暂且安排在隔间儿由奶娘带着也无妨。

    只是,我想着,日后孩子越发地多了,这院儿里就显得有些挤了呢。

    &rdquo 宋荣懒懒地将小纪氏柔媚的身子拥在怀中,道:&ldquo那依柔儿说呢?&rdquo 小纪氏趴在丈夫怀里,声音中似可滴出水来,道:&ldquo东小院儿跟咱们这院子挨着,就隔了一道墙。

    我想着,不如令人收拾出东小院儿,再将原来的门砌死,在这院墙上开扇月亮门,这样,东小院儿不就成了咱们这院里的一处小跨院儿了吗?两位姨娘迁到东小院儿去,言姐儿在东厢,语姐儿在西厢,便是老爷什么时候想去跟两位姨娘叙一叙情谊,只管抬脚去东小院儿,也便宜。

    我在这屋里,守着闺女们过。

    &rdquo &ldquo真是,又吃醋了?&rdquo宋荣修长细致的手掌往小纪氏的腰上拍了两记,道,&ldquo你说说,自你嫁过来,若非你实在不方便,老爷何曾进过她们的房?&rdquo 小纪氏将脸埋在宋荣怀里,嘀咕道:&ldquo老爷爱进谁房就进谁房&hellip&hellip&rdquo 宋荣知女人就是这样腻腻歪歪,完全不能以常理推测,只得道:&ldquo好了,东小院儿的事你看着安排吧。

    &rdquo 小纪氏这才算称心如意。

     东小院的月亮门还没挖呢,小纪氏又被诊出身孕。

     便是小纪氏也没料到孩子来得这样快。

    但,孩子已经来了,除了接受,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不过,在小纪氏的安排下,柳、翠两位姨娘还是搬去了与主院隔着一道墙的东小院儿。

    如此,西厢正式成为宋嘉语的居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