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笑眯着眼睛看着带着妹妹们一起上前给自己祝贺的阳平,“丽华,阳平年纪也不小了吧?”
“阿母,阳平过年也有十四了。
”高皇后说,高皇后名丽华。
“果然是大姑娘了,瞧着她带妹妹的样子,还真十足像个大姐姐呢。
”崔太后夸道。
“是啊,阳平这孩子还很孝顺呢,前段时间我身体不好,这孩子天天来宫里看我。
”高皇后也顺着崔太后的语气赞阳平,“我听说前段时间,阳平还特地少制了几件新衣、首饰,说是把省下的开销,给要父皇赈济饥人用呢!”
“哦?是嘛?”郑启饶有兴致的问。
阳平红着脸回道:“回曾大母、大母、父皇、母后,此事是三姐、儿、五妹、六妹、七妹、八妹合作的,连小九都把自己最喜欢的荷包给儿。
三姐教诲儿等道,城外饥人仅食麦屑粥尚不能裹腹,思及吾等居宫中,深得曾大母、大母、父皇、母后庇佑,衣食无忧,吾等身为弱质女流,无法为父皇排忧,只能自省自身,节俭开支,虔心供奉佛祖,为曾大母、大母、父皇、母后祈福,为大宋祈福,愿天下再无饥人!”
“说得好!”皇帝击掌朗笑道,“你们有此心,总算不枉费朕的一番教导。
”
阳平虽然字字不离乐平,可光看乐平的穿着,便知那番话尚不知是否乐平所言,就算是乐平所说,也定是有人教的,今天大家都穿着很喜气,但衣物首饰真正花费不斐的却不多,大部分首饰都是旧有的,只有元贵妃母女四人从衣服到首饰都是簇新的,甚至乐平的还穿了一条极奢靡的花间裙。
“陛下,阳平有此胸怀,固然有您的教导,可您还忘了一位功臣呢。
”高皇后笑道。
“哈哈,朕糊涂了!都忘了爱卿之功。
”郑启亲自执盏给皇后倒了一杯美酒,“爱卿,朕敬你一杯。
”
高皇后含笑同皇帝碰杯,抬袖举杯一饮而尽后道:“臣妾谢过陛下嘉奖,但此功臣妾不敢擅专,柳婕妤才应得首功。
”
这时候众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默默无声的坐在元贵妃身后的柳婕妤,柳婕妤今年不过二十五六岁左右,容貌比起后宫其她妃嫔要逊色不少,但眉宇间自有一股书卷的清气,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后宫中,仿佛一朵小小的茉莉,看似毫不不出挑却自有其诱人的芬芳。
柳婕妤生有四皇女阳平公主、六皇子,她出身微贱,其父是名医士,柳婕妤自幼、饱读诗书,入宫之后也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对郑启某些她看不惯的行为也屡有劝解,她也是后宫中唯一不以容貌得宠的妃子,郑启曾赞其为“贤德人”。
听高皇后提起自己,她暗暗叫苦,但还是迈着平稳的步子,上前给帝后请安,高皇后对郑启笑道:“陛下,您也要敬柳婕妤一杯呢!”
郑启对后宫一向不甚讲究,笑着让内侍端了一杯酒给柳婕妤,“就依爱卿之言,爱妃朕也敬你一杯。
”
“妾不敢。
”柳婕妤得了皇帝的奖励,跪接过帝后所赐的美酒印下后,方忐忑道:“这是妾应做的。
”
高皇后偏头对郑启道:“陛下,柳婕妤养育帝子女有功,今日又是太后寿诞的大喜之日,不如锦上添花,好好嘉赏柳婕妤,也算双喜临门?”
“依爱卿之意,该如何嘉赏柳婕妤呢?”郑启和声问皇后。
“臣妾听闻柳昭仪幼年便熟读女诫,入宫之后德容言功更无一缺失,如今九嫔,唯有昭仪之位尤空,周礼有言,九嫔掌妇学之法,教妇之四德,臣妾以为该晋柳婕妤为昭仪。
”高皇后道。
“爱卿是后宫之主,妃嫔升降,全由爱卿做主。
”郑启道,内外命妇任命奖惩都是由皇后做主的,这方面郑启从来不插手,即使皇后惩罚的是他宠妃,他也不会管,这也是高皇后即便无子,后位依然稳如泰山的缘故。
高皇后含笑称是。
“妾恭谢陛下、皇后厚爱!”柳婕妤跪于帝后前谢恩。
帝后夫妻的谈话,让宫妃们各个暗恨在心,双手掩下袖底,狠狠的拧着丝帕,似乎把丝帕当成了柳婕妤,昭仪乃九嫔之首,其上只有皇后和三夫人之位,柳婕妤只因帝后赞了几句阳平,便得了昭仪之位,怎么不令众人嫉恨?
元贵妃的双目更是几欲喷火,柳婕妤是元家的远亲,柳氏容貌不过清秀,但从小通读经史,是家乡出名的才女,元家让她入宫,就是让她帮元贵妃固宠的。
这么多年她和阳平一直小心翼翼的伺候她们母女,现在她居然踩着自己一下子变成了昭仪,就算她没跃到和自己一样的等级,元贵妃也咽不下这口气!
柳婕妤的晋封,让宴会的气氛更热火朝天了,妃嫔们一个个卯足了劲讨好崔太后,同时也不忘高太皇太后和高皇后,郑启更是对妃嫔的献艺来者不拒,一口一个爱妃,奖励也是毫不吝啬,华美的衣料、精致的首饰,如水般赐下,宫妃们一个个芳心直颤,等寿宴结束,帝后相携回椒房宫休息,宫妃们依依不舍的散去。
椒房宫中高皇后梳洗完毕,回到寝殿的时候,郑启也已经换上了寝衣,正坐在书案前,翻看奏折,高皇后亲自端了茶盏上来,“陛下,时辰不早了,不如早些休息吧。
”
郑启听皇后这么一说,命宫女撤下奏折,净手后接过茶盏,“阿予,我想过几天,趁着人日,让元亮和琬琰见上一面。
”阿予是高皇后的小字。
高皇后将托盘递给宫女的手微微一顿,回首面对皇帝的时候笑容温婉依旧,“育郎想让他们怎么见面呢?”育郎是郑启的小字。
“人日不是大家出游的日子吗?你到时候让人安排一个地方,让两人见见面。
”郑启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父亲,乐平是他疼爱的女儿,他也希望女儿嫁的开开心心的,他认为乐平不喜欢高囧是因为没见过高囧,等见到了她就会喜欢了。
高皇后也知道这门亲事,不容自己拒绝,她点头道:“陛下放心,臣妾一定会安排妥当的。
”
“阿予做事,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郑启亲昵的轻拍妻子的肩,妻子做事他一向放心,若是他唯一觉得遗憾的地方就是,妻子没能给他生个嫡子,郑启自己是庶出,他格外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嫡子,只可惜无论是原配还是继后,都没有给他生过嫡子。
“育郎——”高皇后脸上泛起红晕,高后不及元妃那么艳丽,可也清艳动人,既是年近三旬,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的模样,郑启心头一动,握住了妻子的手。
“陛下、皇后——”宫女低而急促的通报声,打破了夫妻间的旖旎,郑启和高皇后立刻分开了双手,“什么事?”郑启淡声问。
“回陛下、皇后,明德殿元贵妃同柳昭仪起了争执,阳平公主不小心撞上了书案,如今已经晕了过去。
”宫女谨慎斟酌着,将事情简单的叙述了一遍,同时又把几个容易让主上震怒的要点讲的轻淡些。
“来人,快唤殇医!更衣!”高皇后扬声道,又对郑启道,“陛下,臣妾去明德殿看阳平,她一个女孩子家,脸上若是留下什么疤,总是不好的。
”
“不用了。
”郑启拦住高后,脸上尤带着笑意,“天色不早了,你累了一天,还是早点歇息吧,明天晚上还要熬一夜呢。
”
“可是——”高皇后刚想说话,郑启就摇头道:“你若是不放心就派个女官过去,你又不是医官,去了也没用,等明天她们来向你请罪的时候,问一下就够了。
”
高皇后蹙眉,“这柳昭仪一向稳重,怎么就不知道看顾好阳平呢。
”
郑启搂着妻子往床榻走去,“睡吧,累了一天了。
”
“好。
”高后见丈夫满脸疲色,柔声道:“陛下,国事再忙,你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她让郑启靠在自己身上,自己坐在床榻上轻揉着郑启的太阳穴。
“嗯。
”郑启在妻子的按揉下,闭上了眼睛,房里弥漫着淡淡安息香的味道。
“阿予,你说我是不是老了?”郑启突然问道。
高皇后一怔,随即笑道:“育郎怎么会这么想?你正值壮年啊!哪里老了?”
郑启听了妻子的话,睁开眼睛叹道:“壮年?果然是老了!”
高皇后抿嘴笑道:“育郎怎么想到突然想到提这话了?”
“今日看到乐平、阳平都这么大了,太子和广陵王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郑启语气莫名的说道。
高后道:“他们纵然大了,也是育郎你的孩子,太子和广陵王虽说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可毕竟还年轻,一切都需要育郎你的教导。
”
“是啊,他们到底还年轻。
”郑启再次闭上了眼睛。
“年轻才好,年轻才有更多的精力历练,我记得育郎不是一直对我说,你十八岁那年帮着耶耶追击羌族残兵,骑在马上足足五天五夜没睡吗?”高皇后道。
“哈哈——那时候年纪轻、精力好,现在不行了。
”郑启失笑,他感慨道,“我那时候才是真正的苦,哪像他们这些——”郑启突然沉默了下来。
“怎么?”高皇后问。
“没什么。
”郑启拉着高后,让她躺下,“睡吧。
”
“好。
”高后躺在了丈夫的怀中,闭上眼睛,入睡前脸上还带着微笑。
第二天高后醒来的时候,郑启早就已经起身了,他一向有早起锻炼的习惯。
“娘娘。
”宫女们上前伺候高后梳洗。
“什么时辰了?”高后问。
“回娘娘,刚到辰时。
”宫女回道。
高皇后梳洗完毕,简单的用了些朝食,乳母也抱着睡眼朦胧的九皇女过来了,“九儿来。
”高皇后将女儿抱在怀里,九皇女揉着眼睛,小脑袋往母后温暖馨香的怀里直蹭。
“娘娘,元贵妃、柳昭仪求见。
”高后近身大宫女柳叶捧着九皇女的早膳蛋羹掀帘入内,身边还跟着高后的得用女官卢女史,卢女史道,“娘娘,刚才陛下派人传说,说是过一会高大少君、二少君,会入宫给您请安。
”
“嗯,我知道了。
”高后漫不经心的应道,是为了元亮和乐平人日见面的事吧,“她们两个现在来做什么?”高皇后问,这几日正是后宫最忙的时候,高后还要准备晚上后宫元会的事,十五日后她就免了后妃的每日请安。
她可不认为元静坦会有这么高的觉悟,大早上的来给自己请罪。
“应该是为了陛下的圣旨而来,今天早朝的时候,圣上下了两道圣旨。
”卢女史说。
“什么圣旨?”高后接过宫女手中的食柶,一口口的喂着女儿蛋羹。
“陛下让广陵王元月十五日后,就去封地,又着令礼部,准备广陵王的婚事,广陵王妃是前任中书左侍郎崔文广的女儿楚丘亭主。
又册封了六皇子为谯王,让谯王同广陵王一起,元月十五日后,就去封地。
”卢女史简单明了的说道。
高皇后听到圣旨的内容微微一笑,“谯王?谯郡在什么地方?”她偏头想了想,一时没想起谯郡在什么地方,宋和前梁一样,封诸王以郡为国,所以谯王封地一定是郡,但她怎么没听说过这个地方?前中书左侍郎崔文广,高后倒还有些印象,此人是清河崔氏的嫡系,这楚丘亭主是实打实的士族贵女,只可惜清河崔氏是北朝世家,大部分官员都在北魏当官,仅有一支在宋朝,目前和陆氏面临同样的窘境——人丁凋零,甚至比陆家还惨,陆家好歹陆元澈和陆敏行在,崔氏目前是一家子孤寡,崔家未来的继承人今年不过才五岁。
“是司州谯郡。
”卢女史见女主人一时反应不过来,连忙提醒她道,“据梁史建昭三年统计,谯郡统管七县,一千户。
”
“统管七县,一千户。
”饶高后心中有数,也被惊了下,看来陛下这次是真生气了。
“是的。
”卢女史对谯王心里也多有同情,他可算开了大宋先例了,第一次有皇子册封这么小的郡王。
诸王封邑以二万户为大国,万户为次国,五千户为小国。
按说广陵王册封的广陵郡也只有统县八,户八千八百,可广陵是什么地方?离建康骑马不过大半天的距离,地处江南,实打实的富庶之地,这等次国和寻常的大国也相差无几了。
高后对柳叶吩咐道:“说我有事,等过了元旦有再说。
”
“唯。
”柳叶应声而下。
卢女史又对高后说道:“皇后适才陛下人来传话,说他已经给阳平公主找好了驸马,就是广宁候之子崔子羽。
陛下说乐平、阳平两位公主,年纪都不小了,今年宜嫁娶,就同年出降吧。
嫁妆一事,最近天灾人祸频发,两人身为公主,更应以身作则的节俭,就找当年武安公主出降之例。
”
高后眉头一皱,“照武安公主的例子?也太简薄了,乐平好歹是太子之妹,这件事缓缓再说,我会再去劝陛下的。
”武安公主是先帝最幼的公主,出嫁的时候先帝已经驾崩,郑启压根没见过这个妹妹几次,那时候大宋正同羯族开战,郑启忙得焦头烂额,根本顾不上,就随便挑了个驸马,一副简薄的嫁妆,就打发掉了。
“唯。
”卢女史知道高后此举不是为了乐平公主,而是为了她阿弟高元亮,高元亮是高家长子,皇后是担心乐平公主嫁妆太薄,阿弟受委屈?不对,高家能的乐平公主下降,就是天大的脸面,哪有什么委屈?或者——皇后是担心将来的弟媳妇入门之时,嫁妆不好置办?只是乐平到底是皇女,嫁妆再简薄,也不是寻常豪门贵女可以比拟的,皇后这番担心多少有些让宋女史疑惑,她跟着高后也有七八年了,知道女主人绝非无的放矢之人……不是寻常贵女?宋女史迅速心中过了几个名字,没再想下去。
殿外柳叶扶起了元贵妃,又让人扶起了柳昭仪,两人哭了许久,又在硬石板跪了不短的时间,早就没力气了,柳叶忙让人抬来胡床,服侍两人坐下,然后恭敬的说了高皇后的旨意。
柳叶望着元贵妃的目光带着让人不易差距的鄙夷,就她这样的人生出来的女儿也配看不上他们家少君,活该被皇后教训。
元贵妃着急的问:“那皇后什么时候有空?”
元贵妃在接到圣旨的时候,一下子懵了,她的小儿子郑柦三年前就被册封为广陵郡王了,但一直在她身边,她从来没想过小儿子有朝一日会离开自己去封地,更别说是皇帝给广陵王定下的广陵王妃崔氏是谁?她怎么没听说过?还有让她的乐平下降的嫁妆照着武安来?武安她下降的时候,正好是皇家最辛苦的时候,武安嫁妆之薄还比不上寻常的贵女,她的乐平怎么能受这种委屈?
在女官的解释下,她才知道崔氏的来历,元贵妃听完后,就懊恼的捶胸顿足,早知道心爱的阿柦会娶这等王妃,她还不如听了大哥的吩咐,去陆家提亲呢!就算是萧令仪、郑宝明的女儿,她也认了!她急匆匆的换了衣服后,就跑到椒房宫找皇后哭诉了,想让皇后劝说陛下收回成命,偏偏皇后还不肯见她,不由憋了一肚子火,只是她再跋扈,也不敢在椒房宫放肆。
柳昭仪也在一旁默默的抹泪,她的六皇儿今年才十二岁啊!上面还有两个皇子没有封王,陛下怎么能这么狠心?
“元贵妃、柳昭仪,皇后娘娘说,你们在明德殿不顾身份,大打出手,实在不成体统,让你们立刻回宫抄写三遍《女诫》,再没抄完《女诫》之前,不得出自己宫室。
”一名面容肃穆的中年女官走了出来,此人是后宫妃嫔最恨的人,基本上高后对后妃的一切惩罚,都是由此人执行的。
“什么?”元贵妃几乎跳起来,不是陛下都罚过了吗?皇后凭什么还要罚她!
柳昭仪一怔,立刻反应过来,皇上至始至终都没有因为她们吵闹的事而罚她们,他只是册封郡王、赐婚公主、让郡王去封地罢了,柳昭仪苦笑了一声,“妾有罪,妾领罚。
”柳昭仪恭敬的说道,三遍女诫内容不多,应该可以在元会开始前,抄写出来。
现在陛下厌了她们,她可不敢再惹怒皇后了。
元贵妃倒是不想走,可见柳昭仪起身离开,她迟疑了下,也跟着柳昭仪一起告辞了,元贵妃直觉这时候跟着柳昭仪行动总没错。
“娘娘,元贵妃和柳昭仪走了。
”柳叶进来回报道。
高皇后喂九皇女吃完蛋羹,让九皇女在地上玩,她神色怡然的手执一支羊毫,蘸了清水慢慢的擦拭着她精心培养的一株兰花,此时已近辰时,冬日的朝阳已经彻底升起,暖暖的日光透过薄薄的窗纱,射到案前。
听了柳叶的回报,高皇后微微点头,柳叶便恭敬的退到壁衣下。
乳娘就端上了一盏牛乳,九儿平时最讨厌就是牛乳,可今天居然一点都不拒绝的,张着嘴让乳娘喂牛乳,高后不由奇怪,再仔细一看,注意到牛乳里似乎多了些东西,“牛乳里放了什么?”高皇后问。
“是甘蕉。
”乳母道,“九皇女一直不肯吃牛乳,这次陆大娘子来宫里,就让人把甘蕉放牛乳里打烂了,让九皇女喝,就九皇女现在可爱喝牛乳了。
”
高闻言后嫣然一笑,“皎皎这孩子就是贴心。
你一会派人传话给皎皎,让她中午来陪我和九皇女进膳。
”
九皇女一听要去皎皎阿姊那里,乐颠颠的拉着乳母就要跑,乳母连忙跟上。
“二百九十八、二百九十九、三百!”小雀在一旁认真的一个个数着陆希踢毽子,“姑娘好厉害!”小雀惊叹道,看姑娘娇滴滴的模样,还以为姑娘弱不禁风的,却不想她居然能一口气踢了三百个毽子,中间都不歇息一下。
右脚三百个踢完,陆希休息了一会,就换了左脚继续踢,等踢完六百个毽子,陆希也有些气喘了,额头也冒汗了。
她昨天一回来就听到耶耶要去益州当刺史的消息,担心了大半夜到了快天亮的时候才朦朦胧胧的睡着,早上豫章就见她红着两只眼来给高太皇太后请安,把老太后吓了一跳,差点叫御医来。
等陆希解释原因后,高氏和豫章两人又气又笑,赶着她回去补眠,陆希这次一觉睡到了辰时才醒来,醒来后她觉得浑身又酸又疼,就就干脆换了衣服在空旷的大殿里踢毽子,等踢得满头大汗了,她才觉得身上舒服了好多。
“姑娘,高皇后让你一会过去陪她进膳。
”春暄先奉上温帕子给她简单的擦脸。
“九儿喜欢吃水晶包,一会你让庖厨再做几份过来。
”陆希说。
“唯。
”春暄应声退下。
陆希出了一身汗,黏腻腻的不舒服,回了房间后,就让人打水沐浴,等一切梳洗打扮妥当,巳时都已经过半了,豫章领着九皇女进来,笑着点着她的额头,“皇后让你过去陪她进膳呢,还不快点去,真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