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当家的正在逐步换代,由父母一辈换成了哥嫂。
唯独一个会帮自己说话的人——外婆,现在也即将辞世。
心疼自己的只剩下母亲了。
可母亲的脑瓜跟姨妈一样,就惦记着圣子结婚的事。
乡下人就这点心思,只要圣子结婚就完事大吉。
他们不考虑具体情况,只是以结婚没结婚来区分人。
二十九岁还没有结婚的女人,便像是一个废物。
圣子微风中漫步在平坦的道路上,突然想要回东京。
听说外婆病危,便急急忙忙赶了回来。
那时就想着越快越好,返回乡下见外婆,也见见分别已久的母亲和姨妈。
但是那种心情是短暂的,待了一天就腻烦了。
不,正确地说是无法再待下去了。
乡下的娘家已没有自己的落脚之处……
这么想着,就觉得东京真好。
高明、加仓井以及公司的工作,都那样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
“妈妈,我得回去了。
”
回到家里,圣子对母亲说道。
“怎么了?突然?”
“不能待太长时间啊。
”
“不是说,两三天可以的吗?”
圣子的突然变化,使母亲感到困惑。
“这么待着,外婆也醒不过来。
苏醒过来没事儿了的话,我再回来嘛。
”
“真拿你没办法啊。
”
母亲叹了口气。
跟外婆说了声“再见”,圣子离开了娘家。
时间是下午两点稍过。
圣子突然返回东京,母亲跟亲戚们都大吃一惊,目瞪口呆。
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外婆都这样了……”
可在圣子看来,外婆若是这样走了,待着也没有说话的机会;若是醒转过来,恢复恢复再回来好好聊呗。
不见得咽气时守在枕边就是尽孝心。
跟那些人相比,自己最心疼外婆了。
这种心情只有外婆能理解。
圣子心中这样想着。
“真是的,只要话一出口,谁劝也没用。
”
“对不起。
”
“还是没有回去的车票钱吧?”
“突然跑回来的嘛。
”
“就算不是突然,也不会有。
”
母亲发着牢骚,从柜子抽屉里掏出五万日元,递给了圣子。
“谢谢啦。
”
圣子吐出舌头做了个鬼脸。
“问先生好啊。
”
母亲说道。
本来要跟圣子提相亲的事儿,这会儿像是忘记了。
“外婆的病,我在东京为她祈祷啊。
”
瞬间,圣子感到对不住外婆。
但事已至此,她没打算改变计划。
“那事儿,你得考虑哦。
”
“什么事?”
“结婚的事。
”
“妈妈,我的事您就别煞费苦心了。
”
“可是,跟个差二十岁的人,打算混到什么时候啊……”
“妈妈,我和先生的生活形同夫妻。
这样让我去跟别人结婚,我不在意,人家未必不在意啊。
”
选择了高明,责任在自己。
即便不是正式的妻子,也不想再去折腾了。
这一点,圣子是下定了决心的。
“东京没有其他喜欢的人吗?”
“没有啊……”
说完后,圣子想到加仓井。
说是过着形同夫妇的生活,其实却爱着其他男人。
这么一想,嘴巴硬不起来了。
不理会乡下娘家的提亲,嘴上说是为高明,实际上或是为着加仓井。
圣子乘上下午两点半山口始发的电车。
坐这趟车到小郡,再换乘新干线,晚上九点半应该可以到达东京车站。
昨天下午出发的,离开东京正好一整天。
就待了那么一天,便急急逃离了乡下的老家。
圣子眼望着车窗外明媚的田园风景,很惊讶自己如此心神不定。
从山口到小郡,电车大约花了十五分钟。
到小郡以后,等了约莫五分钟,就乘上了新干线“光号”列车。
列车经过姬路后,天色渐暗;离开京都的时候,则已完全夜幕降临。
圣子眺望着京都东山的山丘,又想起了乡下老家。
外婆怎么样了?离开时,看着没有苏醒的迹象,抑或现在醒了过来?
若是已故去,明晚或是灵前守夜,后天则是葬礼。
乡下人善良,好管闲事。
葬礼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参加,十分热闹。
亲人也罢,平日无甚交往的人也罢,乡下的葬礼可谓是一个社交的场所。
那样的人群里,唯独没了圣子。
圣子总是与众不同。
那么结婚的事,是否应该随大流呢?难道跟一个大十九岁的男人一起生活,就真的成了异类?
圣子觉得那是毫无情趣、恪守规矩的老观念,却又觉得不能一概地予以否定。
现实中,母亲他们是坚信那些老规矩的,是我的生活态度错了吗?
在东京的时候,从没怀疑过自己。
现在却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大概是因为受了母亲一顿严厉的责难。
嘴上不示弱,强烈地反驳,内心深处,却认为母亲说的也有道理。
她现在也觉得母亲她们的主张是错误的,但却无法彻底地置之不理。
住在大都市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在圣子的脑袋瓜里,或许仍旧残留着乡下的一些旧有观念。
她呆呆地望着窗外的夜色,这么漫无边际地想着。
不知不觉间,列车已驶过了名古屋车站。
这会儿,加仓井在哪儿呢?
七点多了,应该已离开了公司。
在家里,还是参加什么聚会?去喝酒的话,时间似乎还早了些。
圣子突然想,试着给加仓井打个电话。
新干线列车上可通电话的区域,仅限于东京、大阪、名古屋这些大都市,其他城市的区域没有信号。
她来到五号车厢的电话间,询问可否打通山口老家,结果不行。
圣子稍稍犹豫了一下,翻了翻放在电话间旁边的周刊杂志,突然下决心将电话挂往了东京。
加仓井家里的电话号码,是不用看记事本的。
投进两百日元的硬币后,等了一会儿,传来了一个女性的声音。
“是加仓井府上吗?”
“对啊……”
像是加仓井的女儿,上次听到过一次。
“社长在家吗?我是日诘。
”
圣子心想,商量工作的事应该没什么。
“请稍等一下。
”
等了一会儿,传来拿起电话听筒的声音。
“喂,我是加仓井。
”
“啊,我是圣子。
”
圣子不由得报了自己的名字,内心里充满了思念。
“怎么样了?现在从哪儿打来的?”
“新干线上。
刚过了名古屋……”
“不是在乡下吗?”
“回来了。
”
“外婆好了吗?”
“还没有脱离危险……”
这时圣子才反应过来,自己在不应该打电话的时候打了电话。
“还在昏迷中。
但一直待下去,好像也没有用处。
”
“但你这么快就离开,行吗?”
“对不起。
”
“你道歉干吗?那,几点到东京?”
“九点三十二分。
”
“能见面吗?”
“好……”
圣子拿着电话,点了点头。
“那九点半在八重洲口正面检票口等你。
九点三十二分的‘光号’吧?”
“是的……”
没想到就这么简单地约定了。
圣子有些彷徨。
起初不过只是想打电话联络一下。
外婆病危着呢……
这时,圣子忽然觉得自己干了一件不好的事情。
放在从前,圣子绝不会这样的。
不要说做了,就连想都不会想的。
回到座位上时,列车已经快到静冈了。
再有一个来小时就到东京。
加仓井大概已经在作出门的准备了。
从荻窪家中出发到东京车站,只需乘坐中央线电车,中途不用换车,但也要近一个小时。
他跟家里人找的借口是什么呢?突然有急事,还是说要见一个人?
接电话的好像是他女儿,大概他会找个适当的借口搪塞。
他妻子好像还没回东京。
那么加仓井离开家,家里就只有孩子们?或是有佣人在家里相陪?
圣子看着车窗外的夜景这样想着。
刚才还觉得见加仓井对不住外婆。
现在却满脑子里都是一个加仓井。
圣子像是在告诫自己:这会儿应该惦记的是外婆。
她再次将目光投向车窗外的夜色。
打算到了东京,立即给娘家打个长途电话,问问外婆的情况。
如果外婆去世了,就不能去跟加仓井见面,而应即刻赶回三鹰并通知高明。
我有了一个高明,却……圣子这时才想起了三鹰的家。
外婆病情,本应首先告诉高明。
自己没与三鹰联系,却跟无甚关系的加仓井打了电话。
圣子轻声叹了口气,并将手轻轻地搭在了自己的额头上。
快到横滨的时候,圣子拿起手提包走进了盥洗间。
她在那里往脸上稍稍施了些化妆香粉,又涂了点儿口红。
也许是因昨晚没有睡好,不太上妆。
跟加仓井有三天没见面了。
圣子回乡下老家的两天前,加仓井出差去了仙台。
最近一次跟加仓井亲热,也是十天以前的事情了。
那次以后的一个星期里,彼此都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没能再有机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圣子脑子里塞满了加仓井。
这会儿,拼命往脸上施淡妆也是为了要见加仓井。
她再次回到自己座位上时,列车已穿过了品川。
左边可以看到新建的饭店大楼,接着是电视塔,在无数的霓虹彩灯光亮中,东京充满了生息。
终于回到东京了。
仅仅离开了两天,圣子却有隔世之感。
大楼、汽车、人群,离开东京时感到厌烦了的东西,现在都觉得异常生动、熟悉而亲切。
列车准时开进了第十八号站台。
圣子没等列车停稳,便站起身,向车门口走去。
她自己也能感觉到内心深处有个什么东西在雀跃。
她心里想不必着急,但脚步还是迅速地向前移动。
下了站台台阶,直奔检票口,奔向左边八重洲口的方向,她轻轻踮起脚尖越过前面的人头往前看时,看到了检票口外面的加仓井。
他身穿黑灰色的西装,扎着带有棕色色彩的领带。
“哎!”加仓井扬起了手。
圣子举起手轻轻地摆了一下,算作回答。
然后穿过检票口急步跑到了加仓井的面前。
“吓了一跳哦。
”
“把您叫出来,真抱歉。
”
圣子眼神里露出点撒娇的样子,看着加仓井。
“打电话联系很好啊。
我来拿吧。
”
圣子右手提着手提包和一个纸袋子。
袋子里放着临出发前母亲给的大米和刚从地里摘下的茄子。
不管圣子怎么说“行李多、拿不下”,母亲总要准备一大堆土特产,还唠唠叨叨地说东京的大米不好吃。
加仓井朝着八重洲口方向走去。
“唉,外婆怎么样了?”
“还是昏迷。
对了,我想给家里打个电话。
”
“电话?在那边。
”
加仓井手指指道路尽头的公用电话。
圣子走过去,放下行李,拿起了电话听筒。
加仓井站在两米开外的地方抽烟等她。
外婆到底怎么样了?……
一回来就找情人见面,老天爷不会开恩吧。
一时间,圣子感到了片刻恐惧,闭上了双眼。
然后才慢慢地拨了电话号码。
城市区号、娘家的号码……圣子屏住了呼吸。
电话铃响了几下,来接电话的是嫂子。
“我是圣子,到东京了。
”
“哎呀,是圣子啊!”
不知为什么,嫂子的声音有点儿兴奋的样子。
“外婆呢?”
“三个小时前,苏醒过来了。
”
“那,就没事了吗?”
“可是很短暂,现在又昏睡过去了。
医生说不是完全苏醒……”
“但是,会好起来对吗?”
“再苏醒过来,大概就不要紧了吧。
”
“太好了。
”
圣子回过头,看到加仓井侧着身子在吸烟。
“醒来的时候,外婆说什么了?”
“只是看了看四周,没说什么。
”
“是吗……”
圣子点着头,后悔那时没在场。
“换妈妈来听电话吧。
”
“不用了,知道大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