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江南斗法

首页
蒙混过关。

    如果江南粮运司收粮入库装船不敢动手脚,那么船上的陈霉米就是在路上出了问题。

     从扬州到京城的水路上支流众多,河弯湖泊密布。

    杜昕言怀疑贡米是在水上被调了包。

    他计算了下运粮船的行程,查看地图,把目光落在了一处叫黑石滩的水域。

     这片水域的地形像一株人参。

    从主河道分岔出去之后,支流又散成大小河道,像人参的根须呈网状分布,水道迂回,形如迷宫。

    中间又串着四五个小湖泊,水域宽广。

    正是水贼藏身的绝好地方。

     正巧他有个江湖朋友卫子浩,杜昕言从卫子浩嘴里听说黑石滩正是江南道水上第一帮漕帮的所在地,心里又多了几分把握。

     江湖有江湖的规矩。

    江湖中人插手朝廷的事,就不能只依江湖规矩来办了。

    杜昕言寻思良久,打算亲自走一趟,去黑石滩漕帮摸摸情况。

     放眼望去,黑石摊水陌纵横,沙鸥飞翔,漫天芦苇正抽出细细的青茎,一派野趣自然。

     河边孤零零伫立着一间茶棚。

    灶上烧着大锡茶壶,蒸着馒头,摆了两张方桌。

    一个穿着灰布短衫躬着背的干瘦老头正坐在灶前烧柴。

    见有客人,赶紧拍了拍手站起来。

     杜昕言自顾自坐下来,将桌上的茶碗摆出一个品字形。

     “客倌,还要等人吗?”老头见他们只有两人,不解的问道。

     杜昕言微笑:“等人,等黑石滩的一颗黑石头。

    ” “公子贵姓?” 杜昕言用筷子蘸着茶水在桌子上画了一柄剑,剑尖弯成月钩状,正是卫子浩的标记。

     老头笑了,拱手道:“原来是卫少侠,久仰。

    ” 他摸出一只短竹笛,一寸长,翠绿可爱,对着河边的芦苇丛吹出水鸟般的鸣叫。

    没过多久,芦苇丛中划出一只小船。

     杜昕言与信儿正要上船,老头笑咪咪的拦住了:“请卫少侠独自前往。

    ” 杜昕言便对信儿说:“你先回客栈吧。

    ”说完掀袍上了小船。

     撑船来的是位十六七岁的姑娘,身段苗条,穿着青色短夹袄,系了条同色的裙子。

    长年在水上讨生活,脸上皮肤显得黝黑粗糙,更显得整齐刘海下一双眼睛黑亮有神。

     她对杜昕言一笑,鼻子微微皱起,像吹起了一层涟漪。

    她比划了个手势让杜昕言坐好,原来是个哑女。

    他原本想从撑船女嘴里套得些消息,现在忍不住有些遗憾。

     撑船女竹篙一点,船如箭一般射进芦苇丛中。

    她起篙之时,衣袖滑落,露出的一截手腕却是白生生的,显然是没晒着太阳的缘故。

     她腕间戴了只简单的银镯子。

    杜昕言情不自禁想起渠芙江上沈笑菲扮成采莲女的模样,唇边浮起笑容。

    不管是采莲女还是水乡姑娘,他觉得这种自然天成比京城贵族小姐们华丽的装扮美得多了。

     远处沙鸥白鹭拍扇着翅膀,天地间只听得到隐隐风声,这种安宁让他有种回到落枫山别院的放松。

    他站在撑船女身后,冷不丁冒出一句:“你叫什么名字?” 撑船女连头也没回一下。

    杜昕言耸耸肩,看来真是个哑女。

     竹篙利索一撑,小船像鸟儿轻盈划过水间。

    河道由宽变窄,小船行驶在密密芦苇丛中,回头早看不到河岸了。

    去冬枯败的苇叶还没有完全落下,新的绿叶已抽枝舒展。

    这些芦苇已不知盘根错节生长了多少年,茂盛得像两堵墙挤压着水道。

    乍一看,小船似对着芦苇丛冲过去,竹篙一点,又巧妙的划进另一条水巷子里。

     撑船女似乎很腼腆。

    偶尔也会轻抿着嘴偏过头来偷看,屡屡便会碰上杜昕言含笑的双眸。

    红云染上便会染上她光洁的脸颊。

    她会不好意思转过头,竹篙点得更急,船走得更轻快。

     转进一条水道时,船前方水道上横着一小团水草,草里两只新孵的小水鸭吱吱直叫。

    撑船女停了下来,任船缓缓驶近。

    她俯身捞起那团水草四处观看,听到右方水鸭鸣叫,一望之下她脸上露出几分急色。

     右方芦苇摊外侧有片密集的水草,一只大黑鸭正嘎嘎叫着,似乎在寻找它的孩子。

     水草窝里两只小水鸭才长出一身绒毛,脆声叫着,睁着绿豆大的眼睛挤在一起。

    撑船女把船划过去,水草太密,结成网状拦住了船。

    她叹了口气,将船又划回原来的水道,伸手将小水鸭放进船旁边的苇芦丛中。

    眼中露出怜惜之意。

     杜昕言一直没吭声看着,见撑船女恋恋不舍要将船划走,他这才彻底地松了戒心。

    觉得自己想太多了,一个对小鸭子有着温暖眼神的女孩子实在没有防备的必要。

    他观察良久,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