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变法图强,撼动根基

首页
,也能有所保障。

    ” “皇爷爷请想,”朱雄英的声音充满了力量,“此法若成,有三大好处。

    其一,万民归心。

    百姓有了自己的地,或有了稳定的佃权,只会感念皇恩浩荡,我大明的江山,将固若金汤!其二,国库充盈。

    无数佃户变成自耕农,税收直接上缴朝廷,再无中间盘剥,国库何愁不充实?其三,皇权独尊!士绅的权势源于土地和依附于他们的佃户。

    当佃户不再完全依附于他们,他们的影响力就会被大大削弱,皇爷爷您的政令,才能真正做到畅通无阻,直达阡陌!”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改革了,这是一套将富国、强兵、集权完美结合的阳谋! 朱元璋在暖阁中来回踱步,心潮澎湃。

    他仿佛看到,一个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堆积如山,皇权前所未有巩固的强大帝国,正在向他招手。

     他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的大孙,这个他一手带大的孩子,不知不觉间,已经有了如此深邃的洞察力和经天纬地的谋略。

     “好……好一个‘均田新制’!”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大孙,你放手去做!先拿应天府的皇庄和紫金山下的荒地做试点。

    咱给你撑腰!咱倒要看看,谁敢挡咱富国强民的路!” --- 三日后,奉天殿。

     朝会的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

     朱雄英亲手撰写的《钦定皇庄及官田试行均田新制疏》被当朝宣读后,整个朝堂,如同被投入了一颗巨型炸弹,瞬间炸开了锅。

     “荒唐!简直是荒唐!” 须发皆白,德高望重的翰林学士,太子少师刘三吾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朱雄英,痛心疾首地说道:“太孙殿下!您可知您在做什么?自古以来,田产私有,神圣不可侵犯!朝廷设租上限,干预民间田契,此乃与民争利,动摇国本之举!《周礼》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您此举,是置圣人教诲于何地?置我朝纲常伦理于何地?” 他身后,立刻有一大批官员附和。

     “刘大人所言极是!祖宗之法不可变!我朝承平百年,靠的就是这套法度,岂能因太孙殿下年轻气盛,说改就改?” “此法一出,天下士绅必然人人自危,到时人心惶惶,必生大乱!” “名为‘均田’,实为‘乱田’!请陛下三思,万万不可!” 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几乎汇成了一股声浪,要将朱雄英淹没。

    他们引经据典,言辞激烈,将这道疏折批判为祸国殃民的恶法。

    他们每一个人,身后都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地主家族,朱雄英的改革,无异于在剜他们的心头肉。

     朱雄英静静地站在殿中,任凭这些攻击如惊涛骇浪般拍打在自己身上。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带着一丝悲悯。

     待到殿上的声音稍稍平息,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

     “诸位大人,慷慨陈词,句句不离‘祖宗之法’、‘国家纲常’。

    孤,只问诸位一个问题。

    ” 他环视全场,目光如电,直刺人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朝太祖高皇帝,昔日为何揭竿而起?是因为元廷的‘祖宗之法’不够好吗?是因为元廷的‘纲常伦理’不够严吗?” “不!”朱雄英的声音陡然拔高,振聋发聩,“是因为官逼民反,是因为百姓活不下去!是因为千里饿桴,易子而食!那才是真正的动摇国本!万千百姓的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