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7章

首页


    君不见她上辈子那些家中所有传承的人,天生就比普通人多了一条后路,她也想要如此。

     想法是很好的,可有时候还要看别人愿不愿意看你发展。

     其实,王香芹弄错了一点。

     她一直都没明白,为何朝廷、为何县太爷会大力扶持他们。

    早先她是认为运气好碰上了好官,实则县太爷虽然也算是个廉政为民的好官,但扶持老朱家的本意,却是想要推广石门黑猪这个品种,好让本地家家户户都能养上。

    这样一来,石门黑猪就变成了县太爷自己的政绩,而非王香芹所期盼的那样搞垄断发大财。

     搞垄断是能发大财,这点绝对没错。

    可就算朱家真的发了大财,那跟本地其他人有啥关系?哪怕王香芹的猪舍一而再再而三的扩建,雇佣的员工也渐渐多了,可甭管怎么多,你见过给人打工变成富翁的吗?兴许在王香芹上辈子真就有打工皇帝,可不说这种情况极为稀罕,单说眼下,给人打短工的最多也就是养家糊口,决计不可能发家致富的。

     县太爷要的是整个县的老百姓日子过好,这样一来,他才有可能被上头赏识,早日调职回京城。

     反之,一个县里多了几个乡绅地主,对他而言是没有丁点儿区别的。

     眼见朱家几人,尤其是王香芹一言不发,县太爷终是失了耐心,沉声道:“本官以为,已经很对得起你们朱家了。

    换做其他地方,底下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直接将功劳占为己有又如何?商人才讲究以和为贵,当官的是为民请命。

    你们一家子富裕有什么用?不如让其他人家跟着吃肉。

    再者,我也替你们上书京城,御赐的贡猪牌匾还不够?还让朱四郎四处巡讲,让你们将养猪秘诀整理成册,由县衙门联系书局出书……这些打的都是朱家的招牌,本官已经仁至义尽了!” “试想想,将来哪怕全县家家户户都能养石门黑猪,可谁不知道你们家才是正宗的?其他人养得再好,也只有你们家养的才配称得上贡猪。

    到时候,所有人的日子都过得好了,他们不得感谢你们?” “偏生,你们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搞这些事情。

    这叫什么?敬酒不吃吃罚酒!!” 朱父等人脸色都变了,也就王香芹尽管低垂着头,却仍然没有太将县太爷当一回事儿。

     县官嘛,撑死了也就是一县之长。

    问题在于,古代的人口少,所谓的一个县,甚至不如王香芹上辈子的一个乡大。

    你说她会惧怕一个乡长?哪怕上辈子她始终醉心于养猪第一线,那该见的领导也没少见。

    乡长级别的,或者就是正宗的县长,那又怎样呢?主管畜牧养殖业的副县还见天的往她那头跑呢。

     得亏县太爷不知道王香芹心里想的啥,不然他能直接气得背过气去。

     县太爷啊! 整个县的父母官啊! 手里掌握着全县老百姓命脉甚至生死大权的县令大人啊! “大人您觉得咱们应该做出怎样的补偿呢?”最终,王香芹还是开了口,她知道这事儿是必须处理的,哪怕不想示弱,可形势比人强,朱四郎人还在县衙大牢里。

     县太爷没有深究她说话的语气,只道:“提供初生仔猪的主意是不错的,不过不能直接交到百姓手里,给谁不给谁,一旦弄得不错,只怕反而会引起大乱。

    ” 顿了顿,县太爷冲着一旁候着的师爷微微颔首:“本官认为,可以由县衙门出钱出地建造一个养猪场,专门来培育仔猪。

    再由县衙门出面,将这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