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7章

首页
听到县太爷这话,王香芹本能的觉得反感。

     她还是不认为自己错了,甚至于同意补偿养猪户的损失,也被她归咎于是人道主义的补偿。

    怎么到了县太爷的嘴里,就成了弥补罪过了呢? 话虽如此,她总算还没有傻到家,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道理。

    因此,在面对县太爷的问话时,她没有开口,而是拿眼看公婆。

     县太爷将这一切收入眼底,面上闪过一丝不屑。

    拿主意的时候不深思熟虑,眼下出了事情,反倒是晓得听别人的了?好在,县太爷至始至终要的仅仅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这些个细枝末节,他懒得过问。

     朱父朱母对视一眼,很快就由朱父出面,将他们原先商量好的话,告诉了县太爷。

     依着他们商量的法子,是由猪舍提供初生仔猪给养猪户,当然是经过性别甄选的。

    换言之,就好像先前朱家大伯娘那样的,捉几只公仔猪回家养着。

    这样一来,一方面是品质有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别家繁衍正宗的石门黑猪。

     这法子是王香芹最后的让步了,在她的观念里,想要做到行业内第一,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

    哪怕别家没她养的这般细,可谁让这年头也不讲究这些细节呢?只要学了个七八成,再略一降价,她的猪舍就会面临行业竞争。

     其实,也不怪古代劳动人民不讲究细节了,换做是现代人,除非是经年的老饕餮,一般人哪里尝的出来细微差别?如果本身猪种不同,那自然是没问题的。

    假如说,一样的初生仔猪,仅仅是饲养方式不同所造成的差距,多数人都是无法分辨的,只能用检测报告来说明问题。

     王香芹觉得自己已经一让再让了,因此,当朱父说出他们家提出的方案后,她信心十足的看向县太爷,等着县太爷赞赏他们为民着想。

    毕竟,这事儿本来错就不在于他们。

     万万没想到,县太爷只是眉头紧锁的垂下了眼眸,愣是半晌没开口。

     朱父到底有些沉不住气,见状忍不住开口询问,片刻后,县太爷才道:“依着你们的意思,每年能提供一部分初生猪仔?这一部分是多少?足够安抚几个村子?数量若是不够,其他人该怎么办?” “那自是……慢慢来。

    ” “慢慢来?”县太爷抬高了声音,“来,你告诉本官,要怎么样才能让那些养猪户慢慢来。

    他们将所有的本钱都投入了养猪这事儿上,眼下年关将至,猪却卖不上价。

    就不说别的了,只怕连这个冬天他们都熬不过去。

    你说吧,怎么才能让他们耐心等待。

    ” 这种问题,朱父能回答得上来才叫奇怪了。

     当然,县太爷没指望他回答。

    在大致的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之后,县太爷已经明白这事儿的主谋是王香芹,目前唯一不能确定的是,到底是王香芹故意如此,还是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县太爷比较倾向后者,毕竟若是前者的,他真的不知道王香芹图啥。

     图啥? 当然是图垄断行业的暴利啊! 甭管哪个年代,想要牟取巨大的利润,干哪一行不是重点,重点是好东西只有你才有。

    就好比这年头,但凡跟盐政、漕运搭边的,都是巨富之家。

    真以为卖盐就能赚取巨额利润?还是河运暴利?其实都不是,是垄断了一个行业后,这个行业所产生的利润皆为一方掌握,那自然就成了暴利。

     王香芹就是想要石门黑猪成为一个经典品牌,最好是那种经久不衰,能够传承百年的手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