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盯着取景器大叫。
镜头里,卡顿的模型反而呈现出奇妙的机械美感,就像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微缩史诗。
样片送审时,陈志远在央视食堂偶遇赵明辉的助理。
那人正把厚信封塞给审片组副组长,鳄鱼皮钱包边缘露出美元钞票的绿色。
令人意外的是,三天后播出的版本竟然一刀未剪,片尾还多了行小字:"本片全部道具由红星集团自主研发"。
广告播出的当晚,整个红星厂区灯火通明。
食堂架起了老式显像管电视,当熟悉的《新闻联播》片头响起时,几百号工人不约而同屏住呼吸。
十五秒的广告像道闪电劈开夏夜——青龙山的泉水化作电扇叶片吹动麦浪,麦穗变成摩托车的钢铁洪流,最后定格在罐头瓶里的璀璨星河。
"那是我们车间!"有工人指着画面角落的流水线大叫。
欢呼声还未平息,值班室的电话就炸了锅。
接线员小吴捂着耳朵冲进来:"爆线了!全是订货电话!"少女的记录本上,来电区域从黑龙江一直排到海南岛,最远的甚至来自新疆建设兵团。
这场狂欢持续到凌晨。
陈志远独自走回办公室时,发现苏晓梅还在接听电话。
少女的耳廓被听筒压得发红,钢笔在各省地图上不断画着星号:"天津要五百台...郑州仓库说优先供应..."
晨光熹微中,张建军带着徒弟们连夜改装生产线。
军用卡车的引擎轰鸣声里,工程师站在车顶喊话:"从今天起,咱们的代号是'闪电部队'!"他身后,楚明月正用红漆在厂房外墙绘制巨幅倒计时牌——"距离秋交会还有99天"。
谁也没想到,广告带来的最大惊喜在一周后才显现。
当《新闻联播》播出"中央领导视察军工技术民用化成果"的新闻时,背景里赫然出现红星广告的片段。
更微妙的是,领导手持的"雪莲"模型,与赵明辉上次在央视撞见的那个一模一样。
立秋前夜,陈志远收到份特殊礼物——林美玲托人送来的牛皮纸袋。
里面是赵家秋季广告的完整方案,包括针对红星的所有打击策略。
最引人注目的是页脚批注:"他们准备买断全国糖精,断我们的罐头原料"。
这份情报催生了"甜蜜反击"行动。
当赵家真以三倍价格垄断糖精市场时,红星突然推出"青龙山野果原生态"系列,广告词直戳人心:"不加糖精的童年"。
楚明月设计的包装上,孩子们的笑脸与山峦叠印,右下角印着李小花的签名——她已成为"雏鹰计划"的代言人。
中秋月圆时,第一辆满载出口产品的集装箱车驶出厂区。
车门上喷绘的央视广告截图在月光下熠熠生辉,最下方是一行新添的小字:"本故事纯属真实"。
驾驶室里,张建军哼着跑调的《十五的月亮》,副驾驶上摆着楚明月送的月饼——模具用的是废弃的电机零件。
而在千里之外的央视广告部,一份崭新的合同正在签署。
主持人赵忠祥笑着对镜头说:"欢迎收看《红星杯·祖国各地》..."这个冠名权,陈志远是用罐头厂的新产品置换来的——而建议这个创意的,正是那天在传达室偶遇的林美玲。
喜欢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