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章 央视广告

首页
芒种时节的北京城闷热难当,陈志远站在中央电视台老台址的传达室前,白衬衫后背已经洇出一片深色汗渍。

    警卫反复核对着介绍信上的公章,钢戳与纸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

     "陈厂长!"清脆的女声打破僵局。

    周雅踩着高跟鞋小跑过来,珍珠耳坠在阳光下晃出细碎光斑,"台里临时调整录影棚,咱们得去北配楼。

    "女记者拽着他穿过树荫下的自行车海,突然压低声音:"赵家也派人来了,正在广告部..." 话音未落,前方树丛里闪出个熟悉的身影。

    林美玲一袭鹅黄连衣裙,发梢别着今年最流行的水晶发夹,手里文件夹露出"黄金时段招标书"的一角。

    见到陈志远,她条件反射般捂住左手腕——那里有道淡化的针痕,是去年在深圳戒毒所留下的印记。

     "陈...陈总也来投标?"女人的笑容略显僵硬,香水味里混着淡淡的药味。

     周雅突然举起相机。

    闪光灯亮起的瞬间,林美玲包里的药瓶滑落在地,标签上的"美沙酮"三个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女人仓皇离去时,高跟鞋在石板路上崴了一下,像只折翼的鹅黄色蝴蝶。

     北配楼走廊里贴满历年春晚剧照。

    陈志远在1983年《吃面条》的剧照前驻足——前世此时,赵明辉正是凭借这条广告拿下了北方市场。

    拐角处突然传来激烈的争吵,广告部主任正对着电话怒吼:"赵家算什么东西!敢拿赞助要挟央视?" 录影棚里的冷气开得很足。

    导演翻看着楚明月准备的故事板,突然在某页停下:"三十秒要表现这么多内容?"他指着"防伪技术"的复杂分镜直摇头,"除非用定格动画..." "可以用这个。

    "张建军突然打开工具箱。

    工程师捧出的微型电机仅有纽扣大小,却带动着十二层防伪标识逐层旋转展示,最内层是青龙山泉的激光微缩地图——这是他用导弹陀螺仪改造的演示装置。

     正当众人惊叹时,棚门被猛地推开。

    赵明辉带着两个穿西装的男人闯进来,金丝眼镜上还沾着室外带进来的热气:"王导,我们金太阳追加二十万赞助费..."他的声音戛然而止,目光钉在那个旋转的模型上。

     "出去。

    "导演头也不抬,"我们在审片。

    " 留学生脸色瞬间铁青。

    当他看清坐在评审席末位的老者时,更是如遭雷击——央视台长正饶有兴趣地把玩着"雪莲"电扇的微型模型,底座上刻着"军民融合重点项目"的字样。

     傍晚的策划会上,楚明月突然撕了第六版脚本。

    设计师把长发挽成马尾,抓起炭笔直接在墙上画起来:"不要人物,不要台词,只要这个——"粗犷的线条渐渐构成青龙山轮廓,泉水流经之处,电扇、摩托车、罐头生产线次第亮起灯火。

     "企业版《清明上河图》?"周雅瞪大眼睛。

     "不,是《红星山海经》。

    "楚明月咬开颜料管,朱砂红的墨汁顺着墙面流淌,像一条穿越时空的星河。

     广告拍摄当天出了意外。

    当旋转模型运转到最关键处,电路突然冒出青烟。

    张建军扑上去抢救时,军绿工装袖口被电火花烧出几个小洞。

    就在导演喊停的瞬间,秦雪突然抓起医疗镊子,精准地拨动了某处卡死的齿轮。

     "完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