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章

首页
您下载的该电子书来自:TXT书库 欢迎访问:.cn 第一则不违,如愚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为政篇﹞ 孔门高弟中,会问问题的,可真不少。

     像子贡,聪明绝顶,问题常刁钻而有深度。

    他天生会讲话,一张利口,穷追猛打,向来鲜有对手。

    但孔子又岂是等闲,哪里容他兀自舌灿莲花?于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师徒俩对话,特有机锋妙趣,最见精采。

    话虽如此,孔子还是明白,太会讲话,多半也不是什么好事,故而时时不忘要挫挫子贡的锐气,提醒他:小子!话别说太多,更别说太满,有比会说话还更要紧的事,该鸣金收兵了! 又像子路,坦率热诚,但凡稍觉不对,动辄杠上孔子,时不时又高分贝要质疑他老师,其言语之直接,其问题之尖锐,最有后儒不易见到的灼灼阳气,好一派兴旺气象!话虽如此,子路毕竟莽撞,又常不解孔子心意,最后遂多以挨骂收场。

    但修理归修理,孔子一旦骂完,这子路,终究不改其志,才没多久,下回,又是直肠子一条,大喇喇,他劈头就问。

     相形之下,颜回与孔子的应答,就显得“单调”“无趣”许多。

    颜回对孔子,没有质疑,几乎无条件接受。

    他问问题,平易寻常,难见惊人之语。

    孔子答后,又不追问;即便追问,也是寥寥数字,点到为止。

    静默含藏至此,难怪大家误以为他是“乖乖牌”。

    说“乖乖牌”,还算客气,孔子则是直接说他,像个呆子! 这呆子,其实半点不呆;这“如愚”,也丝毫“不愚”。

    “大智若愚”,我们都知道,但也仅仅只是知道,颜回却让你我清楚看到。

    颜回的静默,总让我们想起武侠世界的高手,不仅不轻易出手,更不轻易开口。

    至于一旁张牙舞爪、纷纷议论之辈,又有几个是真正的高手?虚张声势,搞笑罢了! 颜回的静默,是因心头明白。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了自知之明,得得失失,寸心皆知;局限在哪?不足在哪?心里明镜似的。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待明白后,接下来,是自己的功课了,各自好去吧!老师呢?老师不过就是起个头,诱你一回,点你一下。

    真明白,是自己明白;真领会,也得自己领会。

    因此,言语寥寥,足矣! 中国传统教育,不管是早先的孔门,或是后世的禅门,向来都是如此简静,如此言语寥寥。

    正因老师说得少,学生才更聪明,更有智慧。

    说多了,反而是扼杀。

    师徒相与,贵在印心;心若相印,何劳千言万语?若不相印,再如何唇焦舌敝,也是枉然! 这种印心,与我们今天,当然全不相侔。

    今日教育,早已无关乎印心。

    你若谈起印心,那些学者专家,可要大摇其头,连笑都懒得笑你的!现在台湾的教育,说穿了,就只为迎合资本主义,只为适应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