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番外2

首页
引向沙发,斟茶道,“四小姐请坐,原该请小姐去我们那里游玩的,我们好尽地主之谊。

    现如今闹得这样,我们也只好借花献佛了……四小姐请喝茶。

    ” 雅言起身说不敢,看着俞母的脸,想起俞副官来,搜肠刮肚想找些说辞,竟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略顿了会儿才整顿了精神,和声细语道:“伯父伯母住在这里,尚且习惯吧?有什么需要的,可以给我打电话。

    俞副官人很好,同我们相处十分融洽,他不幸捐躯,留下二老需要照顾,我们作为故友,是责无旁贷的。

    ” 事情虽过去了那么久,但提起儿子,做父母的仍旧泪水涟涟。

     俞母道:“承蒙少帅惦念,把我们接到楘州来,一切都很好,谢谢四小姐关心。

    绕良没了,但我同他父亲以他为傲,他总算没有白来世上一遭,结识这样重情义的上峰和好友,连带我们当父母的也得益了。

    ” 这些都是场面上的话,再好,哪里好得过儿孙绕膝。

    他们这些人不过是雪中送炭,救得了急,救不了一生一世。

     俞父客气寒暄了几句,和曲拙成一同出去了,留下女眷们说话。

    雅言一递一声安慰俞母,从一开始的官样文章,逐渐聊得家常起来。

     俞母回忆了儿子好些趣事,不那么悲伤的,从他开蒙一直谈到就读。

     “那时候他一门心思报考黄埔军校,俞家世代都是读书人,唯独出了个他,不知怎么有那么大的决心。

    那时候我和他父亲极力劝过他,他把报效祖国挂在嘴上,任谁也劝不住。

    后来果真考上了,毕业后分到楘州来,见了长官就给我打电话,说同少帅年纪相仿,极其谈得来。

    我听得出他很高兴,起先我还担心副官难免受委屈,可时候长了,知道少帅是极好的人,我们在老家也放心了。

    ”俞母长长叹了口气,又道,“绕良一生光明磊落,从不亏待人半分,我思来想去,唯有他的婚事上,我们欠了米家。

    ” 雅言讶然:“他在老家定过亲么?” 俞母说是,“女方的父亲和他父亲是拜把子的兄弟,当初他们还在肚子里就商定的,一男一女,将来就结成夫妻,两家定了娃娃亲。

    ” 雅言坐在那里,许久没有说话。

    她似乎明白为什么他至死不愿点头了,因为老家还有一个姑娘在等着他。

    她心里五味杂陈,不知怎么接俞母的话,却听她又说:“我一直很后悔,那次他回来,同我说起要退亲,我当时是一万个不赞同的,担心他在外头开阔了眼界,瞧不起乡下的未婚妻。

    如今想来,当时若是答应了,也不至于耽误人家姑娘至此。

    ” 雅言只觉耳畔有一列火车隆隆开过,碾碎了她的脑子,也碾碎了她的四肢百骸。

     他是个办事谨慎的人,应当深思熟虑过,和家里提出解除婚约,后顾无忧了才好大大方方同她在一起。

    然而没有用,家里不同意,他不能以那样的身份和她交往,这是对她的尊重。

     她从零和路出来,膝盖酸软几乎站不住。

    车在边上跟着,她茫然向前走,走过一处拐角才停下,蹲在路边捂住嘴恸哭起来。

     车上人下来,军靴移进她的视线。

    曲拙成怜悯地看着她,弯下腰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