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手里捏着一张打印纸,眉头微微皱起。
阳光照在他脸上,他眯了眯眼,像是在确认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技术改造?”小张凑过来,“啥时候的事?”
“就是现在。
”刘好仃把纸递给他,“全厂统一推进,没说具体怎么干,也没给时间表。
”
小张接过一看,也愣住了:“这不是让咱们自己摸黑上路吗?”
两人对视一眼,几乎同时笑了出来。
“走吧,开个会。
”刘好仃转身往会议室走,“人齐了就开始。
”
会议室不大,但坐满了。
研发组、生产组、市场部的新人们也都来了。
大家都还带着点兴奋劲儿,毕竟刚进厂不久,还没真正碰上大活。
“各位。
”刘好仃敲了敲桌子,“咱们摊上大事了。
”
有人笑出声,以为他在开玩笑。
“这次是厂里统一安排的技术改造任务,”他继续说,“文件发下来了,但内容很模糊,没有明确分工,也没有时间节点。
咱们得先搞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再决定怎么做。
”
会议室安静了下来。
“我建议,先分头整理手头的设备清单和流程图。
”研发组的老李开口,“至少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
”
“对,还得看看有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参考。
”小林补充道,他是市场部新来的小伙子,这几天已经习惯了这里的节奏。
刘好仃点点头,开始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任务分配、时间节点、资源协调。
“咱们先把能想到的都列出来,然后分头去问车间主任和其他部门的情况。
”他说,“别等通知,主动出击。
”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大家提了不少想法,也列出了不少问题。
临结束前,刘好仃特意提醒了一句:“听说别的部门已经开始行动了。
”
这句话像是一块石头丢进了水里,激起一圈圈涟漪。
散会后,小张跟着刘好仃走出会议室:“别人动起来了,咱也不能慢。
”
“当然。
”刘好仃笑了笑,“不过他们快,不代表他们方向对。
”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就去了车间办公室,找车间主任谈任务细化的问题。
主任正在喝茶,见他进来,抬了抬眼皮:“来啦?”
“嗯。
”刘好仃坐下,“关于技术改造的事,我想先了解一下我们这边大概要负责哪些部分。
”
主任叹了口气:“上面还没给明细,说是下周才会有正式方案。
”
“那我先拟个草稿,您看看合不合适。
”刘好仃从包里拿出一份文档,“咱们这边主要是设备升级和流程优化,我觉得可以从几台关键机器入手,优先调试。
”
主任翻了几页,点了点头:“行,你有想法是好事。
”
“要是能尽快确定下来,我也好安排人手。
”刘好仃语气诚恳,“现在新人也多了,正好练练兵。
”
主任沉吟片刻,终于点头:“那你先按这个思路准备,等正式文件下来,再做调整。
”
离开办公室时,刘好仃心里踏实了不少。
回到车间,他召集团队开了个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