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水位下降,但尚未完全干涸。
我们可以修筑临时的沟渠,用器械将水引至高处,灌溉周遭田亩。
再有,指导百姓改种耐旱的作物,推广节水的灌溉之法……多管齐下,定能缓解旱情!”
“打深井?修水渠?荒唐!”一名翰林院的学士忍不住出声反驳,“太孙殿下可知打一口深井耗时多久?修一条水渠又要征发多少民力?远水解不了近渴,等你那井打好,百姓都饿死了!”
朱雄英微微一笑,似乎早料到会有此问:“这位大人所言,是按常法。
若用上格物司的新技术,则不可同日而语。
”
“格物司?”
这个刚刚成立不久,在许多官员眼中不过是太孙玩闹之所的衙门,此刻被猛然提起,众人皆是一愣。
“正是!”朱雄英胸有成竹,“孙臣斗胆,请皇爷爷下旨,由孙臣亲自率领格物司所属‘博士’,并调拨燕王府查抄所得钱粮之一部,即刻南下救灾!孙臣立下军令状,一月之内,必让江南重见活水,稳住民心!”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皇太孙要亲赴灾区?这可是千古未有之事!储君之尊,万金之躯,岂能轻动?万一在灾区有所闪失,那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太子朱标第一个站出来,急声道:“英儿,不可!灾区疫病横行,民情复杂,太过凶险!”
“父王!”朱雄英转身,对着朱标深深一揖,“儿臣身为大明储君,食民之禄,享民之养。
如今百姓有难,儿臣岂能安坐宫中,纸上谈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乃圣人教诲。
儿臣若不能与子民同甘共苦,将来有何颜面承继大统,君临天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番话,说得朱标哑口无言,眼眶泛红。
朱元璋一直沉默地看着自己的孙子,那双深邃的眼中,有震惊,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激赏与骄傲。
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那个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一心要为百姓打造一个太平盛世的自己。
“好!”老皇帝猛然一拍龙椅扶手,站起身来,“咱的皇孙,有这等胆魄!咱准了!咱不但准你南下,还给你临机专断之权!江南三省所有地方官吏,皆受你节制!户部、工部、兵部,全力配合!咱倒要看看,你这格物司,究竟能给咱,给这大明,变出什么戏法来!”
---
皇命一下,格物司这座刚刚搭起架子的新机器,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运转起来。
城南的衙署内,灯火彻夜通明。
朱雄英召集了所有核心成员,摊开巨大的江南舆图,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救灾行动,就此拉开序幕。
“张衡!”
“臣在!”算学所首席博士墨玄机侍立一旁,而张衡作为司正,当仁不让。
“根据舆图和各地水文奏报,用你的算学模型,立刻推演出旱情最严重、但地下水脉最可能存在的关键区域。
我要你精确到县,到镇!我们的人力物力有限,必须用在刀刃上!”
“遵命!三日之内,必出结果!”张衡领命,立刻带着墨玄机和一众算学博士投入到紧张的计算中。
“铁臂!”
“草民在!”那独臂的汉子大步上前,眼中闪着兴奋的光。
“传统的打井法,太慢!我要你立刻组织工匠,连夜试制新式打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