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伸出那双布满老茧的大手,轻轻地、笨拙地擦去朱雄英额头的汗水。
那动作,温柔得不像他。
“好大孙……”他沙哑地说道,“咱的好大孙……咱……咱信你!咱以后都信你!”
他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殿内那些早已被惊得魂不附体的太医们。
此刻,这些太医院的权威们,看着朱雄英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那不再是轻视或怀疑,而是发自内心的……敬畏!
他们亲眼见证了一场医学神迹。
这位年仅八岁的皇太孙,用他们闻所未闻的理论,用他们不敢想象的手法,将一个已经被他们判了死刑的病人,从鬼门关硬生生拖了回来。
这哪里是医术,这简直是仙法!
刘守正颤巍巍地爬起来,对着朱雄英深深一揖,五体投地:“太孙殿下……不,神医在上!臣等……有眼不识泰山,妄议神术,罪该万死!今日得见殿下起死回生之能,方知天外有天,医海无涯!臣……心服口服!”
“心服口服!”
他身后,一众太医齐刷刷地跪倒,头颅深深地埋下。
这一跪,是彻底放下了他们作为杏林国手的骄傲,是对一种更高层次智慧的绝对臣服。
---
皇太孙针灸救皇后,起死回生的消息,仿佛长了翅膀,一夜之间,飞出了坤宁宫,飞出了紫禁城,传遍了整个应天府的大街小巷。
起初,百姓们只当是坊间奇闻,一笑置之。
但随着宫中采办的太监、侍卫们在与家人闲聊时,绘声绘色地描述当天的情景,这则消息变得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富有传奇色彩。
“听说了吗?皇后娘娘病危,太医院都束手无策了!”
“何止啊!我二舅的表哥是宫里的侍卫,他亲口说,当时皇后娘娘都断气了!”
“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皇太孙殿下挺身而出,只用了几根银针,就把皇后娘娘给救活了!那场面,据说跟神仙下凡一样!”
“八岁的皇太孙?我的天,这是文曲星下凡,还兼着药王爷转世啊!”
流言发酵,版本越传越神。
朱雄英的名字,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储君符号,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带着神话光环的传奇。
茶楼的说书先生,甚至已经编出了《太孙显圣救国母》的新段子,引得满堂喝彩。
如果说民间的反应是崇拜与神化,那么朝堂之上的反应,则是震撼与深思。
早朝之后,几位核心大臣被留在了文华殿。
中书左丞相胡惟庸站在殿下,脸色变幻不定。
他清晰地记得,那天在坤宁宫外,自己还曾以“祖宗礼法”、“国体”为由,试图阻止朱雄英施救。
如今想来,若是当时皇上听了自己的,那后果……胡惟庸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偷眼看了一眼御座之上的朱元璋,发现皇帝正满面春风地与太子朱标说着话,眉宇间的喜悦和对身边朱雄英的宠溺,是个人都看得出来。
“咱的大孙,不仅饱读诗书,还通晓岐黄之术,这都是上天保佑我大明啊!”朱元璋朗声笑道,声音传遍大殿,像是在炫耀一件稀世珍宝。
“皆是皇爷爷洪福齐天,孙儿只是侥幸罢了。
”朱雄英谦虚地回答,态度不卑不亢,更让朱元璋龙心大悦。
站在下面的李善长、徐达等开国元勋,看着这位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