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章 这个儿子我不要

首页
都得哭着出来,怕是连颗陈年谷壳都找不到!” 杨靖随手翻开最上面一本,指尖划过那几乎能印出人影的空荡页面,冷笑一声:“呵呵,早已料到这帮硕鼠会刮地三尺,只是没想到,他们竟能倒腾得如此干净!真是雁过拔毛,寸草不留。

    ” 老丁又从怀里掏出一份更厚实的册子,双手呈上:“头儿,这是这几天兄弟们带着人手,昼夜不停,丈量统计出来的登州左近无主之地。

    因战乱逃亡、绝户、或本就是官田荒废的,拢共有六万七千余亩,已造册登记完毕。

    ”这数字说出来,连他自己都觉得心头一热,这可是重建登州的根基! 杨靖接过地册,目光沉凝,手指在册页上轻轻敲击,显然已在心中盘算良久。

    他抬起头,语气斩钉截铁:“老丁,你记下来,即刻以镇海将军兼权知登州军州事的名义颁行告示: 第一,登州之战中,为我镇海军(昌隆武卫)战死的兄弟,每家抚恤白银二十两,另赐良田三十亩!这二十两,要确保他们家人能安身立命,衣食无忧!(注:北宋末二十两白银价值不菲,确能支撑一个小康之家数年用度)。

    田契地契,务必亲手交到遗属手中! 第二,此战中伤残,无法再随军征战的弟兄,优先安排进府衙或地方上的闲差,保其生计。

    另赐田二十亩,安家费白银十两!若有自愿解甲归田者,亦赐田三十亩,安家费十两!以后凡有军功者皆照此例。

     第三,随我们一同从黑松寨迁来的乡亲,以及北地南逃、经我们筛选过的可靠流民,按户计,**人均分配五亩田**!赋税,只收一成!昌隆商行(或我们府库)提供第一季的种子,待秋收后,再按量归还即可。

    府衙所属的骡马耕牛,也可免费借给他们使用,但务必交代清楚:牲口是公家的命根子,谁家领用,必须精心喂养照料好了!若有损伤,照价赔偿! 最后,”杨靖眼中闪过一丝深意,“那帮从汴京捞出来的学子,我看大部分伤势已好转,能下地走动了。

    让他们也别闲着!组织起来,跟着你们一起去办这些事!丈量土地、登记造册、宣讲政令、安抚人心……这些文书案牍、沟通协调的活儿,正是他们所长。

    把他们带出来,让他们在实务中历练,你也好多几个得力的帮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丁飞快地记录着,越听眼睛越亮。

    他明白,这不仅仅是安置和抚恤,更是头儿在登州扎下根基、收拢民心、培养班底的关键一步!尤其是最后关于学子的安排,更是深谋远虑。

    他重重一点头,声音洪亮: “明白!头儿放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