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农民袁老五带路向甘溪镇赶来。
由于侦察兵误认为此系当地土匪民团,立即上前抓捕了为首1名,其余2人仓皇回逃。
经审讯得知遭遇桂敌主力,立即向前卫指挥员李达报告敌情。
这时,敌人陆续出现,并向北面的白虎山、寨面坡(群宝山)等高地攀登。
红五十一团前卫仓促在北街展开迎击,就地抵抗,团部则率一部分兵力抢占了南街的青龙嘴高地。
刚进入西街的四十九团一营也就地展开抗击,团部上青龙嘴高地。
红五十团则抢占了羊东坳高地,掩护镇上的四十九团和五十一团。
但敌人抢先占领了有利地形后,两侧及后面之敌不断增援。
红军处于不利的低谷地带,随即采取强攻,在红五十团掩护下,经过激烈战斗,连续攻下了三座山头,将敌人的合围圈撕开一道缺口。
敌人遭红军抗击后,其主力一部占领白虎山和寨面坡高地,一部以强大火力掩护,分两路向红军进攻。
西路敌人利用小河沟隐蔽向街接近,袭占红四十九团一营的阵地,切断了五十一团和主力部队的联系。
红军一机枪手见敌人从沟中扑来,用一张木桌作掩体,猛射来敌,打死8人,伤10余人,最后英勇牺牲。
敌人在强大火力掩护下,猛攻东街红五十一团阵地。
五十一团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给红六军团主力部队以机动,争取了必要的时间。
一红军战士身负重伤,被七八个敌人包围,为坚守阵地,忍痛伏于荆棘中,待敌四面包抄逼近时,高举两枚手榴弹,扑向敌群,同归于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桂敌正面进攻受阻后,其主力分两路向龙角屯和羊东坳迂回,企图侧击在运动中的红军主力部队。
当红军在青龙嘴的阵地遭敌人火力压制时,前卫指五十一两团团部的机关人员及机枪连,由甘溪东面的杜脑山高地向石阡大地方转移。
此时,行进在红岩一带的军团主力,仍不知甘溪发生了突变,直到发现敌人主力迂回攻击军团主力时,才判断出全军的险恶处境。
为争取主动,军团首长果断地派出红军随营学校及五十三团一部分兵力抢占龙角屯和老菜土,抗击敌人。
下午5时,红六军团主力在政委王震率领下,从红岩大土村南的老林、山里头、赶场坝、黄毛路、包溪等地向大地方转移。
红五十、五十一团则经四方堰、蛇岭、尧上、小塘、天塘、白岩山到雨二山等地。
红五十团接替抗击任务,占领老菜土和羊东坳等地,掩护红五十一、四十九团及红校等部队,后约下午6时向主力部队方向转移。
途中,一部从大石凳一带转移至堰坎沟过枧槽时,因枧槽断裂,敌人趁机射击,百多名红军战士和伤员牺牲。
这时,敌人也占领了羊子峪和老鹰岩,切断了红五十团与主力的联系。
于是,红五十团团长郭鹏、政委彭栋才率部机动地撤出阵地,西经桐木坪、白岩沟,转向南行,经四方堰、三关冲一带时,由于林密路窄,弃掉辎重和牲口,向大地方寻找军团主力。
担任后卫的红十八师直及五十二团,根据军团命令随主力行动,遂以本师改充前卫,于下午5时折回走马坪宿营。
但后卫也发现追敌,遂由右侧高山临时开路,以一昼夜行军,到达包溪。
桂敌由大路抄击红军。
8日,红十八师与追敌对峙半日,后紧随主力行动。
9日,军团尖兵在路腊遇桂敌,缴获驳壳枪6支,是日晚在高山对峙。
在大地方行动的红五十团、五十一团,在雨二山南面的中坨垅进行整编,五十一团营长周球保提为团参谋长。
二、军团主力突围
甘溪战斗,红六军团主力被敌截为三段,陷入湘、桂、黔三省敌军24个团的包围之中,情况十分严重。
为保存有生力量,军团决定采取灵活的游击战,寻机突围,争取通过石(阡)镇(远)大道,与红三军会合。
10月10日,任弼时、肖克、王震等军团领导人在镇远、施秉交界处给中革军委发电,报告甘溪战斗“我军前后减员约六、七百人。
伤病员枪支极多,行军笨重,平地需四时,山地需六时至十时,遇敌需掩护,四、五时才能通过,因而人员、弹药、精力消耗极大(弹药很缺)”,而“贵州山地,悬崖绝壁,人烟稀少,给养困难,大兵团行动十分困难……在目前情况下,我军与敌人大规模战斗十分不利,应速转至苏区附近,避免零碎的无益消耗。
”,建议从12日起,由王震率十八师,任弼时、肖克率十七师,分两路纵队,“焚烧行李,减少辎重,以灵活的游击动作转到苏区”。
然而,中革军委不同意六军团分成两个梯队分头行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