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章 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碑的建成

首页
想的影响下,红军在军事指挥上出现了严重失误,导致战斗连连失利,革命根据地的范围不断缩小,红军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红二军团也在这股逆流中艰难前行,不得不进行缩编,改为红三军。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三军被迫从洪湖地区踏上了向川黔边界转移的艰辛征程。

     这是一段充满艰难困苦的旅程,红三军将士们翻山越岭,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面临着饥饿、疾病和敌人的围追堵截。

    但即便面对如此困境,在贺龙、关向应同志的坚定率领下,红三军将士们的革命信念坚如磐石。

    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智慧,于1934年5月,成功挺进黔东,并建立起黔东特区。

    黔东特区的建立,为红军提供了一个新的落脚点,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有利于开展游击战争。

    红军在这里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黔东特区成为了革命的新据点,也为后来的会师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就在黔东特区的革命形势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的时候,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在任弼时、肖克、王震同志的率领下,也肩负起了重要的使命。

    他们奉命从湘赣根据地毅然突围西征,这是一次充满危险和挑战的征程。

    一路上,他们穿越崇山峻岭,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与敌人展开了无数次激烈的战斗。

    在湘江战役中,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红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防线,许多战士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湘江的水。

    但他们没有退缩,继续坚定地向前挺进。

    在漫长的征途中,他们克服了饥饿、寒冷和疾病的困扰,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终于在1934年10月24日,到达了印江木黄。

     这一刻,历史在此定格,红二、六两军团在印江木黄镇胜利会师。

    当两支队伍的战士们紧紧握住彼此的手,当欢呼声和呐喊声响彻云霄,这一刻,所有的疲惫和艰辛都化作了胜利的喜悦。

    这时,红三军也恢复了红二军团的番号。

    这一会师,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汇聚,为革命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两军会师后,迅速成立了由贺龙同志任总指挥、任弼时同志任政治委员的指挥机构。

    在新的领导集体带领下,他们高瞻远瞩,经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了坚守黔东、挺进湘西的战略方针。

    在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他们面临着敌人的疯狂反扑和围剿。

    但红军将士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与敌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在陈家河战斗中,红军巧妙设伏,一举歼灭大量敌人,缴获了大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