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理。
皇上默许我这么叫的。
”
三阿哥气得七窍生烟,见他不思悔改,依旧姑姑姑父地叫着,心下更为不喜。
等大阿哥与太子相继上朝议政,不过三年,骑射课上谁也抢不过福禄的风头,包括年岁最长的三阿哥,自此两人结下了梁子。
福禄后台硬着,三阿哥一时奈何他不得,心下只觉丢脸,将那股子郁气藏在心底,谁也没有倾诉。
荣妃不知,荣宪公主也不知,说来只是孩童间的矛盾,提起不甚光彩。
只是夜深人静之时,三阿哥偶尔闪过不甘的念头,皇阿玛对福禄的慈爱竟是发自内心的。
他比不得大哥,也比不得二哥,再这样下去,他连一个外姓人都比不得了!
……
说起来,这些都是久远无比的旧事。
福禄心里如明镜似的清楚,三阿哥看他万分不顺眼,他难不成还要感激涕零叩谢恩典?
嘴上成日挂着礼教,冠冕堂皇地训他,眼神却是叫人尊重不起。
规矩再大,还能大过皇上去?这人好生迂腐!
火急火燎地拉了五阿哥前往乾清宫,面前候着的人,生了他眼熟至极的后脑勺,福禄脑中顿时闪过一个词儿,冤家路窄。
“梁公公,这是?”
“哎哟,福禄少爷,见过五阿哥与福禄少爷。
”听闻小太监的禀报,梁九功乐呵呵地迎了出来,“这不,万岁爷有要事召见三阿哥,您俩来得倒巧……万岁爷说了,让您与五阿哥跟着一块面圣。
”
福禄挑起眉梢,朝面色微变的三阿哥扫了眼,笑容甜甜的,颊边依稀可见漩涡:“多谢公公,公公传话辛苦。
”
梁九功心下妥帖不已,笑成了一朵花儿,忙道:“使不得,使不得,请。
”
御书房泛着浅浅的龙涎香,闻着就使人心宁。
康熙合上奏折,一眼见到排排站的三个小子,站得直直的,如白杨似的挺立,心情霎时舒畅不已。
“胤祉。
”皇帝先点了三阿哥的名字,温和道,“你额娘同朕说了,荣宪与巴林部的郡王年岁相配,只是并未亲眼得见,她稍有悬心。
此番大军出征,途经漠南,且要驻扎一段时日,不若替你姐姐亲眼看上一看,若无意外,他就是你未来姐夫了。
”
这是要他随军的意思?
一朝心愿得成,三阿哥强忍住心中激荡,下拜道:“儿子谢过皇阿玛隆恩!”
五阿哥微微睁大了眼,三哥也去?
福禄盯着胤祉的脊背,只觉心里一个劲地冒酸水,止都止不住。
他上前一步,拱手大声道:“万岁爷,奴才也要上阵杀敌。
”
为显决心,他连姑父都不叫了。
“胡闹。
”康熙皱起眉头,下意识地斥了一句,语调却是不轻不重的,“你才几岁?别惹得姑姑担忧。
”
“自古英才出少年,三阿哥称得上一句英才,奴才敬佩不已。
”福禄暗暗打量了一圈,心里头嫌弃地想,这瘦胳膊细腿的上阵杀敌,岂不是惹人笑话。
哪有上赶着做笑话的?
他正气凛然道:“万岁爷,三阿哥手无缚鸡之力,忠君爱国尚且不落人后。
他不怕刀剑无眼,难不成我就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