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襄公卷二十起十二年尽二十四年

首页
,故言此也。

     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

    (郛,芳夫反。

    ) 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是后溴梁之盟,信在大夫,齐、蔡、莒、吴、卫之祸,遍满天下。

    ) [疏]注“是后”至“大夫”解云:在下十六年春。

    注“齐蔡”至“天下”解云:下二十五年“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冬十二月“吴子谒伐楚,门于巢卒”;二十六年春“二月,辛卯,卫甯喜弑其君剽”;二十九年夏五月“阍弑吴子馀祭”;三十年“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三十一年“冬,十有一月,莒人弑其君密州”事不次者,意及则言,不必见义也。

     邾娄人伐我南鄙。

     冬,十有一月,癸亥,晋侯周卒。

    (周,一本作“雕”)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

     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于氵�梁。

    (氵�,本又作“�”古阒反。

    )戊寅,大夫盟。

    诸侯皆在是,其言大夫盟何?(据葵丘之盟诸侯皆在,有大夫,不言大夫盟。

    ) [疏]“公会晋侯”以下“于溴梁”者。

    解云:尔雅释地云“梁莫大于溴梁”孙氏曰:“梁,水桥也”音义云“氵�水出河内轵县东南,至温入河”是也。

    注“据葵丘之盟”者。

    解云:在僖九年。

    其经云“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以下“于葵丘””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案彼经传云,不见有大夫之盟文,唯有僖十五年“三月,公会齐侯、宋公”以下“盟于牡丘,遂次于匡。

    公孙敖率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然则牡丘之盟,即有大夫可知。

    此注云“葵丘之盟”者,误也,宜为“牡丘”字矣。

    信在大夫也者,言其信任在于大夫。

     信在大夫也。

    (故书大夫盟,不言诸侯之大夫者,起信在大夫。

    ) [疏]注“不言诸侯之大夫者,起信在大夫”解云:欲决上三年鸡泽之会,经云及诸侯之大夫也。

     何言乎信在大夫?(据上三年戊寅不起) [疏]注“据上”至“不起”解云:即上三年鸡泽之会,经云“戊寅,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连言诸侯,是其不起之文。

    而言上戊寅不起者,欲道今此戊寅起之,二经皆言戊寅,故得相对为上下也。

     彳扁剌天下之大夫也。

    曷为彳扁剌天下之大夫?(据戊寅不剌之。

    彳扁剌者,音遍,下及下注同。

    ) [疏]注“据戊寅不剌之”解云:不复言上戊寅者,上已言之,从可知省文。

     君若赘旒然。

    (旒,�旒。

    赘,系属之辞,若今俗名就婿为赘婿矣。

    以�旒喻者,为下所执持东西。

    旒者,其数名。

    礼记玉藻曰:“天子�十有二旒,诸侯九,卿大夫七,士五。

    ”不言诸侯之大夫者,明所剌者非但会上大夫,并偏剌天下之大夫。

    不殊内大夫者,欲一其文,见恶同也。

    至此所以彳扁剌之者,萧鱼之会,服郑最难,诸侯劳倦,莫肯复出,而大夫常行,三委于臣而君遂失权,大夫故得信任,在故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不重出地者,与三年鸡泽大夫盟同义。

    赘,章锐反,本又作“缀”丁卫反,又丁劣反,系属也。

    旒,音留,本又作“流”旌旗之旒。

    属,音烛。

    见恶,贤遍反。

    难,乃旦反。

    复,扶又反。

    重,直用反。

    ) [疏]注“若今俗名就婿为赘婿矣”解云:亦是妻所持挈,故名之云尔。

    注“礼记玉藻”解云:案今礼记玉藻即无此文,唯礼说稽命徵及含文嘉皆云“天子旗九刃,十二旒,曳地;诸侯七刃,九旒,齐轸;卿大夫五刃,七旒齐较;士三刃,五旒,齐首”而言玉藻,误也。

    云“不言”至“大夫”者。

    注己云“不言诸侯之大夫者”起信在大夫。

    今又言此者,谓不言诸侯之大夫有两种之义,非但起信在大夫,明彳扁剌天下之大夫也。

    云不殊内大夫者,欲一其文,见恶同也者,欲道上三年鸡泽之会,殊叔孙豹不一其文者,非唯彼大夫之过,豹恶亦可见故也。

    云诸侯劳倦,莫肯复出,而大夫常行,三委于臣而君遂失实权,大夫故得信在者,谓上十一年萧鱼之会以来,十四年春“季孙宿、叔老会晋士モ”以下“于向”夏“叔孙豹会晋荀偃”以下“伐秦”“冬,季孙宿会晋士モ”以下“于戚”之属,是诸侯不出,大夫常行也。

    云故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者,家语文。

    成二年左传亦有此言。

    云不重出地者,与三年鸡泽大夫盟同义者,即上注云“不重出地,有诸侯在,臣系君,故因上地”是也。

     晋人执莒子、邾娄子以归。

    (录以归者,甚恶晋。

    有罪无罪,皆当归京师,不得自治之。

    恶,乌路反。

    ) [疏]注“录以”至“治之”解云:称人以执非伯讨,己是晋之恶也。

    复言以归,不决于天子,又是其恶,故其录以归者,甚恶晋矣。

     齐侯伐我北鄙。

     夏,公至自会。

     五月,甲子,地震。

    (是时氵�梁之盟,政在臣下,其后叛臣二,弑君五,楚灭舒鸠,齐侯袭莒,乖离出奔,兵事最甚。

    ) [疏]注“其后叛臣二者”解云:即下二十三年夏“晋栾盈复入于晋,入于曲沃”;二十六年春“卫孙林父入于戚以叛”是也。

    云弑君五者,即下二十五年夏“齐崔杼弑其君光”;二十六年春“卫甯喜弑其君剽”;二十九年夏“阍弑吴子馀祭”;三十年夏“蔡世子般弑其君固”;三十一年冬“莒人弑其君密州”之属是也。

    云楚灭舒鸠者,即下二十五年秋“楚屈建帅师灭舒鸠”是也。

    云齐侯袭莒者,在下二十三年冬。

    云乖离出奔者,即下十七年“宋华臣出奔陈”;二十年“蔡公子履”、“陈侯之弟光,出奔楚”之属也。

     叔老会郑伯、晋荀偃、卫甯、殖宋人伐许。

     [疏]“叔老会郑伯、晋荀偃”解云:正本作荀偃,若有作“荀�”者,误矣。

     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成。

     大雩。

    (先是伐许,齐侯围成,动民之应。

    ) 冬,叔孙豹如晋。

     十有七年,春,王二月,庚午,邾娄子�间卒。

    (�间,音闲,或下奸反,左氏作“��”)。

     宋人伐陈。

     夏,卫石买帅师伐曹。

    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洮。

    (洮,他刀反,左氏作“桃”)。

     齐高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

     九月,大雩。

    (比年仍见围,不暇恤民之应。

    )宋华臣出奔陈。

     冬,邾娄人伐我南鄙。

     十有八年,春,白狄来。

     白狄者何?夷狄之君也。

    何以不言朝?不能朝也。

    (言朝,直遥反,下同。

    ) [疏]“白狄者何”解云:欲言其君,经不书朝;欲言其臣,不见名氏,故执不知问。

     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

     秋,齐师伐我北鄙。

     冬,十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同围齐。

    曹伯负刍卒于师。

     楚公子午帅师伐郑。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阿。

    (下有执,不日者,善同伐齐,故褒与信辞。

    祝阿,二传作“祝柯”) [疏]“下有”至“信辞”解云:公羊之义,不信者日。

    今上文同盟,下即执邾娄子,是为不信,而不日者,褒与信辞故也。

     晋人执邾娄子,公至自伐齐。

    此同围齐也,何以致伐?(据诸侯围许致围。

    ) [疏]注“据诸侯围许致围者”解云:即僖二十八年冬“诸侯遂围许”;二十九年,公至自围许”是也。

     未围齐也。

    (故致伐起。

    )未围齐,则其言围齐何?抑齐也。

    曷为抑齐?(据侵蔡伐楚犹不抑。

    ) [疏]注“据侵”至“不抑”解云:即僖四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以下“侵蔡,蔡溃”“遂伐楚”是也。

    言犹不抑者,正以楚为夷,数害诸侯,论深浅,甚于齐矣,犹不抑之,故以为难也。

     为其亟伐也。

    或曰为其骄蹇,使其世子处乎诸侯之上也。

    (以下葬略,或说是也。

    亟伐者,并数尔。

    加围者,明当从灭死二等,夺其爵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