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庄公卷八起十八年尽二十七年

首页
会。

    ) [疏]注“据公”至“朝公”解云:即隐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之属是也。

    注“在外言会”解云:定十四年“邾娄子来会公”及公会某侯之属皆是也。

     公在外也。

    (时公受朝于外,故言朝公,恶公不受于庙。

    恶公,乌路反,下同。

    ) [疏]注“时公”至“于庙”解云:隐七年注云“不言聘公者,礼,聘受之于大庙,孝子谦不敢以巳当之,归美于先君,且重宾也”隐十一年注云“不言朝公者,礼,朝受之于大庙,与聘同义”今此言公故如此解。

     秋,丹桓宫楹。

    何以书?讥。

    何讥尔?丹桓宫楹,非礼也。

    (楹,柱也。

    丹之者,为将娶齐女,欲以夸大示之。

    传言“丹桓宫”者,欲道天子诸侯各有制也。

    礼,天子斫而砻之,加密石焉;诸侯斫而砻之,不加密石;大夫斫之;士首本。

    失礼宗庙例时。

    宫楹,音盈,柱也,下传及注同。

    为将,于伪反。

    斫,丁角反,下同。

    砻,力工反。

    ) [疏]注“礼天子”至“首本”解云:皆外传晋语张老谓赵文子椽之制。

    �梁传曰:“天子之桷,斫之砻之,加密石焉;诸侯之桷,斫之砻之;大夫斫之;士斫本。

    ”今此何氏于丹楹之下总言之矣。

    斫本者,正谓全以树本而行斤斫之。

    注“失礼宗庙例时”解云:正谓此文是也。

    下经二十四年“三月,刻桓宫桷”而书月者,以其功重故也。

    此谓失礼�营之例也。

    若其祭祀失礼者,则书日,是以隐五年“初献六羽”之下,何氏云“失礼鬼神例日”是也。

    若始造宗庙而失礼者,亦书日,即成六年春,王“二月,辛巳,立武宫”是也。

    而定元年九月“立炀宫”亦为非礼,而不书日者,所见之世,其恩尤厚,故不为书日,使若得礼然。

     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

    (曹达春秋常卒月葬时也。

    始卒日葬月,嫌与大国同,后卒而不日,入所闻世,可日不复日。

    射姑,音亦。

    复,扶又反。

    ) [疏]注“曹达”至“时也”解云:即文九年“秋,八月,曹伯襄卒”冬“葬曹共公”;昭十八年“春,王三月,曹伯须卒”“秋,葬曹平公”之属是也。

    其有卒葬在日月下者,不蒙日月矣。

    其文各自有解。

    注“始卒日葬月”解云:即桓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

    夏,五月,葬曹桓公”是也。

    所以然者,敬老重恩故也。

    注“后卒而不日”解云:正以对桓十年“曹伯终生卒”以为后矣。

    注“入所闻世,可日不复日”解云:即文九年“秋,八月,曹伯襄卒”是。

    案曹为小国,入所闻之世,正合卒月,而言可日者,正以传闻之世,巳得录之,故所闻世可以书日,但以嫌同大国,故不日矣。

     十有二月,甲寅,公会齐侯盟于扈。

    桓之盟不日,此何以日?危之也。

    何危尔?我贰也。

    (庄公有污贰之行。

    扈,音户。

    有污,污辱之污,一音乌卧反,后放此。

    行,下孟反。

    ) [疏]注“污贰之行”解云:谓庄公之行,既不清洁,又不专一,故谓之贰矣。

    鲁子曰:“我贰者,非彼然,我然也。

    ”(嫌上托以齐恶我贰,相疑而盟,故日也。

    解言非齐恶我也,我行污贰,动作有危,故日之也。

    ) 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宫桷。

    何以书?讥。

    何讥尔?刻桓宫桷,非礼也。

    (与丹楹同义。

    月者,功重于丹楹。

    桷,音角,椽也。

    ) [疏]注“与丹楹同义”解云:即上注云“丹之者,为将娶齐女,欲以夸大示之”是也。

    注“月者,功重于丹楹”解云:正以失礼宗庙例时,故如此注。

     葬曹庄公。

     夏,公如齐逆女。

    何以书?亲迎礼也。

    (讳淫,故使若以得礼书也。

    礼,诸侯既娶三月,然后夫人见宗庙;见宗庙,然后成妇礼。

    迎,鱼命反。

    见宗,贤遍反,下传文“见也”、“见用币”及注同。

    ) [疏]“葬曹庄公”解云:虽在月下,不蒙上月也。

    “何以书?亲迎礼也”解云:鲁侯如齐,本实淫通,非为亲迎而往。

    但春秋之意,以其大恶不可言之,要以言其逆女,使若得礼,善而书日矣。

    是以注云“讳淫,故使若以得礼书也”注“礼诸侯”至“妇礼”解云:注言此者,欲道庄公夫人未至于国而行妇事,既非正礼明矣。

     秋,公至自齐。

    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

    其言入何?(据夫人姜氏言至不言入。

    ) [疏]注“据夫人”至“言入”解云:即桓三年九月“夫人姜氏至自齐”是 难也。

    其言日何?(据夫人姜氏至,不日。

    难也,乃旦反,下及注同。

    )难也。

    其难奈何?夫人不偻,不可使入,与公有所约,然后人。

    (偻,疾也,齐人语。

    约,约远媵妾也。

    夫人稽留,不肯疾顺公,不可使即入。

    公至后,与公约定八月丁丑乃入,故为难辞也。

    夫人要公不为大恶者,妻事夫有四义:鸡鸣纟徙笄而朝,君臣之礼也;三年恻隐,父子之恩也;图安危可否,兄弟之义也;枢机之内,寝席之上,朋友之道,不可纯以君臣之义责之。

    不偻,力主反,疾也。

    注同。

    远,于万反。

    要,一遥反。

    纟徙笄,所买反,又所绮反。

    恻隐,初力反。

    ) [疏]注“夫人要公”至“责之”解云:正以所传闻之世,内之大恶皆讳不书。

    今而书之,故知然也。

     戊寅,大夫宗妇觌,用币。

    宗妇者何?大夫之妻也。

    觌者何?见也。

    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

    (不宜用币为贽也。

    觌,大历反,见也。

    贽,音至。

    ) [疏]“宗妇者何”解云:欲言大夫之妻,文不言及;欲言非妻,相与俱见,故执不知问。

    “觌者何”解云:欲言是礼,男女无别;欲言非礼,而在用上,故执不知问。

    “用者何”解云:初至之觌,礼则有之;而经书用,乃是不宜之称,故执不知问。

     见用币,非礼也。

    (以文在觌下,不使赍见,知非礼也。

    ) [疏]“见用币,非礼也”解云:言其见夫人之法,卿大夫宜用羔雁,宗妇宜用枣栗�段�,而皆用币,是为非礼也。

    注“以文”至“非礼也”解云:若其是礼,宜言大夫宗妇用币觌也。

     然则曷用?枣栗云乎?暇�云乎?(暇�者,脯也。

    礼,妇人见舅姑,以枣栗为贽;见女姑,以暇�为贽;见夫人,至尊,兼而用之。

    云乎,辞也。

    枣栗取其早自谨敬,暇�取其断断自�正。

    执此者,若其辞云尔,所以叙情配志也。

    凡贽,天子用鬯,诸侯用玉,卿用羔,大夫用雁,士用雉。

    雉取其耿介;雁取其在人上,有先后行列;羔取其执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类死义知礼者也;玉取其至清,而不自蔽其恶,洁白而不受污,内坚刚而外温润,有似乎备德之君子;鬯取其芬芳在上,臭达于天,而醇粹无择,有似乎圣人,故视其所执而知其所任矣。

    日者,礼,夫人至,大夫皆郊迎,明日大夫宗妇皆见,故著其明日也。

    大夫妻言宗妇者,大夫为宗子者也。

    族所以有宗者,为调族理亲疏,令昭穆亲疏各得其序也,故始统世世继重者为大宗,旁统者为小宗,小宗无子则绝,大宗无子则不绝,重本也。

    天子诸侯世以三牲养,礼有代宗之义,大夫不世,不得专宗。

    著言宗妇者,重教化自本始也。

    断�,丁乱反,注同,本又作“暇”音同钅�;脯加姜桂曰�。

    耿介,古幸反;下音界。

    行,户郎反。

    号,户刀反。

    跪,其委反。

    醇,音纯。

    粹,虽遂反。

    为调,于伪反,下“仕为”同。

    令,力呈反。

    昭穆,上遥反,凡昭穆之例皆同。

    ) [疏]注“暇�者,脯也”解云:正以�梁传云“束�之肉,不行竟内”以肉言之,故知�为脯矣。

    又下曲礼“妇人之贽,脯�枣栗”谓之脯�,其义益显。

    注“礼妇人”至“志也”解云:时王之礼。

    且以其文先言枣栗故也。

    注“凡贽”至“用雉”解云:皆下曲礼文。

    彼言诸侯用圭,此言玉者,盖所见异也。

    注“大夫不世,不得专宗”解云:欲道大夫之妻所以谓之妇人之义。

    注“重教化自本始也”解云:正以宗子者,宗族之本故也。

     大水(夫人不制,遂淫二叔,阴气盛,故明年复水也。

    复,扶又反。

    ) [疏]注“夫人”至“二叔”解云:即下二十七年传云“公子庆父、公子牙通乎夫人以胁公”是也。

    注“明年复水也”解云:即二十五年“秋,大水”云云是也。

     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

    曹羁者何?曹大夫也。

    (以小国,知无氏为大夫。

    曹羁,居宜反,下同。

    ) [疏]“曹羁者何”解云:欲言曹君,经不称伯;欲言大夫,单名无氏,故执不知问。

    注“以小”至“大夫”解云:即襄二十三年“邾娄鼻我来奔”昭二十七年“邾娄快来奔”之属是也。

    若其大国大夫不书名氏者,或有未命,或有罪见贬矣。

     曹无大夫,此何以书?(据羁无氏。

    ) [疏]注“据羁无氏”解云:曹无大夫之文也。

    言问者见羁无氏,知曹无大夫。

    既无大夫,何以特书曹羁?故难之。

     贤也。

    何贤乎曹羁?(据国见侵,出奔以辟难。

    )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戎师多,又常以无义为事。

    ”)君请勿自敌也。

    ”(礼,兵敌则战,不敌则守。

    君师少,不如守,且使臣下往。

    则守,手又反,又如字,下同。

    )曹伯曰:“不可。

    ”(臣下不可独往。

    )三谏不从,遂去之。

    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

    (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