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首页
来意,同赵母介绍了霍戍。

     虽是未曾提及赵长岁如何,听闻霍戍的身份,赵母眼睛里便已经包了眶泪水。

     不等霍戍开口,她直言:“长岁是不是没了?” 霍戍眉头紧锁,赵母比他想象中要衰老不少,叫他开不了口说长岁已经战死。

     他转从自己的包袱里取出了一副护膝,同赵母递了过去。

     赵母迟疑着接过护膝,手掌心从膝面上抚摸过,密密的针线缝的扎实。

     她旋即便激动了起来:“是长岁的,是长岁的!” 护膝边角上翘了起来,俨然是长穿而发旧了。

     “这还是长岁动身入军前我给他做的,想着边寒苦地天气冷,怕他膝盖冻着老了留下毛病。

    ” 赵母眼角含着笑,声音却已经哽咽了。

     霍戍紧抿着唇,昔年他在军中时,赵长岁同他说了一番与此一模一样的话来。

     “刘娘子,节哀。

    ” 纪扬宗长叹了口气,他管着村里的大小事,自晓得赵家的不易。

     同州城里消息灵通,六月里便听闻北域的战事停了,虽是战火不曾直接烧到南边来,但天下太平,百姓方才安定,得此消息也是高兴一场。

     眼见这些时月不断有士兵回乡,他也留意着,盼着村里前去服兵役的人回乡,好叫一家子团聚。

     只是去得多,终归回得少。

     旁人听到这般消息尚且唏嘘一场,又何况是生身父母。

     “是啊,凡是身子要紧,刘娘子可别伤心坏了。

    ” “我撑得住,其实他那么久没消息,我心里早就有了些数,这两年,总是梦见他回来。

    ” 赵母含着泪同纪扬宗夫妻鞠了一躬:“多谢里正与黄娘子费心家里的事,秋里事务杂多,便不耽搁里正忙碌,我且同长岁的袍泽说说话儿。

    ” 黄蔓菁与纪扬宗对视了一眼,如此也好,随后便劝慰了赵母几句,方才告辞离去。

     人走后,霍戍被赵母请进了屋里。

     “长岁去了这么些年,怎的也不捎封信儿回来,虽我是不识字,却也能劳烦村里的先生读上一读啊。

    ” 赵母给霍戍倒了一碗茶,那对护膝还紧抱在怀里不肯放下。

     “写过,还捎过东西。

    ” 霍戍道:“只是军中不可随意寄送信件,能送家书的机会少。

    怕是南北路远,也所托非人,信使未能把信带到。

    ” 赵母忍不住抹眼睛:“他当是吃了不少苦头的。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