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 一捧露(12)

首页


    也是,十六七的少年公子,哪里知道人世之苦?桓行懋索性起身,示意他们借一步说话。

     “坐我身边吧。

    ”桓行简突然开口,看向萧弼。

    萧弼勉强坐了,桓行简看他少年人单薄,因面色如纸,更显羸弱,如不是那股傲气支撑整个人可谓生机萧条。

     双箸一摆,酒菜上齐,萧弼不惯和生人同席相近,舌下辗转了几句话,却无论如何也问不出来,只能干坐。

     这时,席间骚动,听谁扬声说句“夏侯太初来了”,纷纷起身相迎,桓行简看在眼里眸光微妙,不过,也跟着慢慢站起,见夏侯至被无数人揖礼几乎是簇拥着进来的。

    那边,吏部尚书杨宴姣好如女子的脸上是个颔首微笑的模样,亲自迎他: “太初,与我同坐。

    ” 夏侯至还了礼,低声道:“稍等,我有事跟子元说。

    ”杨宴笑而不语,又坐下了。

     他人往这来,迎接他的是桓行懋,一脸亲近:“太初,怎么来这么晚?” “内人身上不好,我耽误了些。

    ”夏侯至见卫会、萧弼两个也在心中有淡淡嫌恶,尤不喜卫会轻浮,撇过这两人,直接坐到桓行简右侧,一整衣袖,道: “子元,有些事我直说好了,司空葬礼一过,我便要启程去长安。

    这一去,不知几时再回洛阳,清商和阿媛劳烦你爱护。

    ” 两人少年挚交,浮华案后,各自沉寂,直到小皇帝践位夏侯至先被起复,宦海通达,说平步青云也不为过,最被大将军器重。

    又兼名士领袖,是正始年间最有声望的高门子弟。

     桓行简波澜不惊地回应他:“爱护这种话,该我说的,大将军不止举荐你去西北,让子上也去,他年轻毛躁,在洛阳城里过惯了白马金羁的日子,他当你的副手,你要多提点提点才是。

    ” 两人相视一笑,各含意味,桓行简那两道英挺的眉看着舒展,嘴角的一抹笑意却菲薄。

    菜肴清淡,佳酿浓郁,两人小酌一盏,说起闲话: “你新写的《肉刑论》,再论本无,非常精彩。

    ” 这话说的索然无味,桓行简手底把箸一搁,遮袖轻啜春醪。

    夏侯至也只是莞尔而已:“子元如今对这些兴致寥寥,不必强求。

    ” “那倒也不是,你先前给父亲的时议书里说要改制的事,每一条,我都曾细读过,追踪上古,返璞归真,我亦深以为然。

    ” 夏侯至默不作声片刻,最后说:“当时,太傅也说此举大善,可还是驳了我。

    ” 彼时,夏侯至十分看重桓睦的态度,以桓睦在本朝的资历声望若能支持,改制可期。

    但最终,改制的事情桓睦没有点头,他回了封信,说大都督谦辞改制大事留后来贤人去做是“伊、周不正殷、姬之典”,就差直接说桓睦这简直乃尸位素餐,很不客气。

     这么一桩旧事被提溜出来,有股霉味儿,桓行简微笑看着他,气定神闲:“太初何必耿耿于心,如今,大将军全你理想,推行改制,心愿既遂当初太傅的回应已经不再重要。

    ” 话虽如此,改制事宜交给的是吏部尚书杨宴,杨宴同为玄学领袖,作风骄奢,与大将军气味十分相投。

    这分明又与夏侯至最初设想,有了难能点破的距离,他想到这,沉默下去不再说话。

     半晌,夏侯至沉吟着说起另件事:“我带闰情过去,洛阳府邸就只剩了家奴,本来再无他事。

    想必,清商跟你说了柔儿洛阳此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