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西征戈壁滩

首页
行宫大殿死一般静,犹如空无一人。

    文武百官无人吭声,谁也不肯站出来为杨玄感保本,就连杨约也无动于衷,甚至微微眯上了双眼。

    人们何等冷漠,仿佛杨玄感死活与否同他们无任何瓜葛。

    杨广看得出,这是对他处死杨玄感旨意的无声反对。

    更令杨广意外的是,杨玄感本人也一言不发,毫不申辩,而是顺从地自己走向殿门,走向刑场,走向死亡。

    那神态就像去踏青游春,是那样从容和安详。

     眼看杨玄感就要走出殿门,杨广反倒沉不住气了:“且住。

    ” 杨玄感在门口站定,背对着杨广仍不开口。

     “转身。

    ”杨广又下命令。

     杨玄感顺从地转过身来,面对杨广,还是一言不发。

     “杨玄感,朕要将你处死,为何只不开口?” 杨玄感置若罔闻,把杨广的话当做耳旁风。

     杨广的权威受到藐视,大为震怒:“杨玄感,尔再敢无言对抗,朕即将尔凌迟!” “万岁,你叫为臣说什么好呢?”杨玄感认为到了该说话的时候了,“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万岁降旨,我反正难免一死,又何必再开口呢。

    ” “不然。

    ”杨广不愿在百官面前留下昏君形象,“朕将你处斩,是因你犯下当死大罪。

    你不敢开口分辩,说明你谋反之罪确凿,你是罪不容恕。

    ” 杨玄感微微冷笑:“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你,大胆!”杨广强压怒火,“你勾结东突厥,阴谋反叛,现有启民密札为证,岂能抵赖得了。

    ” “万岁,臣是在试探启民可汗忠于我大隋否。

    若欲谋反,既已占领营州,且已俘获两万军兵,不正可割据称王吗?臣又何必只身回来送死呢?” “这……”杨广还真被问住了。

     “万岁呀,为臣不带一兵一卒,收复营州,可称立下盖世奇功。

    你非但不奖,反而加害,岂不令百官寒心!此后谁还会为你卖命?”杨玄感说着挤出几滴眼泪来,“卑职死活事小,只恐对大隋江山有碍,对万岁不利,还请万岁三思。

    ” 杨玄感这番话还真把杨广说住了。

    杨广倒不是发了恻隐之心,他是不愿在百官面前亏理。

    他想起了对付杨素的手段,要杨玄感去死还不便当,何必当众勉强问斩呢。

    于是,他放声大笑起来:“杨玄感,你还真正是男子汉,朕要将你问斩,你却不曾被吓颓失态。

    现在你该明白了,适才朕也是试探。

    若真想杀你,朕也就不会叫住你再问话了。

    ” 杨玄感伏地叩首:“谢万岁的玩笑,只是这种玩笑,做臣下的可是生受不起。

    ” “平身吧。

    ”杨广又饶有兴趣地问,“杨爱卿,那启民可汗果然忠于我朝?” “丹心一片,决无二意。

    ” “那东突厥风光如何?” “不乏塞外的雄浑,与这江南水乡的纤秀,恰成鲜明对照,别有一番壮阔的韵味。

    ” “如此说,朕倒要去看上一看。

    ”杨广生性好动,已是跃跃欲试。

     “万岁北巡,体察民风,威镇北疆,诸胡慑服,不失为圣明之举。

    ” “好,朕一定要去榆林一游。

    ”杨广已是下了决心。

     杨玄感总算化险为夷,保住了性命,但他也已吓出了一身冷汗。

    通过这件事,杨玄感更加认识到,杨广不会放过自己,收拾他只是迟早而已。

    他也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即把握时机,相机起事,决不能引颈等死。

     席间的杨约,见侄儿杨玄感已无事,悬着的一颗心放下。

    他认为杨广是在开玩笑,便接着适才的话题说:“万岁对东突厥及榆林兴致如此之高,可不该丢下西突厥呀。

    ” “你的意思是……”杨广一时不甚明了。

     “西突厥地处西域,在我大隋张掖郡以西,其主处罗可汗,一向存有游离我大隋之意,贡品时有欠缺,即使勉强送来,亦往往以残破充数。

    ” “处罗如此可恶!”杨广已是动气。

     “正是,”杨约接奏,“西域共二十七国,另有吐谷浑国较为强悍,亦对我大隋敬而远之。

    臣以为,若听任他们藐视天朝,则我泱泱大国天威何在。

    ” “西突厥、吐谷浑胆敢与我大隋为敌,朕必令其国破家亡。

    ”杨广态度鲜明。

     李渊觉得杨广的想法危险:“万岁,西域路途遥远,且又瀚海无边,鞭长莫及呀。

    ” 杨约不肯放弃自己的想法:“西突厥就是以为关山迢迢,路途艰险,认为我大隋奈何他不得,方敢如此放肆。

    ” “朕主宰华夏,属国谁敢不遵。

    漫说西域,便天涯海角,也要插上我大隋旌旗。

    ”隋当时国力强盛,杨广说话也气壮,“嬴政、刘彻都曾拓土开疆,扬威四夷,朕难道不能后来居上吗?” 宇文化及要讨杨广欢心:“万岁气吞山河,英雄气概,挥手指处,西域若不臣服,末将愿率军击破之。

    ” 杨广把一支烤羊腿送进口中大嚼:“西域二十七国,朕定要吃掉。

    但朕亦获悉,那里戈壁茫茫,滴水皆无,寸草不生,连天荒漠,若是一块无肉的骨头,那就犯不上为它兴师动众了。

    ” “万岁,其实不然。

    ”杨约奏答,“阳关以西,虽说瀚海无涯,但并非不毛之地。

    二十本国所在,皆为荒漠中的绿洲,彼处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瓜果飘香。

    尤其是少女,高鼻蓝目,肌肤细腻,别有一番风韵。

    ” “如此说,朕倒要亲往一游。

    ”杨广又动了巡幸之念。

     李渊又加规劝:“万岁,西域相隔万里,途中少有人烟,饮水困难,不可轻动万乘之尊。

    ” 杨广有些不喜:“李卿,朕不过是随意而言,你何必当真。

    ” “万岁,臣以为当去一游。

    ”杨约极力鼓动,“西域路途虽险,但古来商贾不绝,且有三路可通。

    即自敦煌起,北路走伊吾,中路出高昌,南路下鄯善。

    如今我大隋国力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