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回 凭君莫话伤心事,尽在含情不语中

首页
曹丕登帝之后,按道理甄宓是第一个帮曹丕生下儿子的人,甄宓应该是皇后,可是郭嬛一心想排挤掉甄宓,只有排挤掉甄宓她才有可能当皇后,所以她就在曹丕面前经常造甄宓的谣,说她的坏话,而曹丕这个人耳朵根子软,渐渐地就对甄宓越来越疏远。

    说有一次,郭嬛造谣中伤甄宓,又给甄宓知道了,她就当着曹丕的面把曹丕听信谣言和郭嬛造谣中伤的事实给痛斥了一番,曹丕毕竟是皇帝呀,当时脸就挂不住了,过后,就赐药把甄宓给毒死了。

    《三国志》的甄宓传里只用了“后有怨言,帝大怒,遣使赐死”十几个字简单地交代了甄宓的死因,但《汉晋春秋》里记载得就详细得多,说曹丕命人在殓葬她时,用头发将她的面盖住,嘴中塞满麸糠,使她在阴曹地府也不得再开口说话,这说明甄宓是死得很惨的,反过来也说明,曹丕对她是没有一点感情的。

    所以总的来说,虽然曹丕是她名义上的合法老公,两个人之间要说有爱情,有感情,我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史书对甄宓的婚姻生活一般记载的都很简单,而且为什么都好象是还比较美满的呢?这就跟《三国志》称甄宓为皇后有关了。

     曹丕死后,他的儿子曹叡即位,史称魏明帝,而这个曹叡就是甄宓嫁给曹丕后生下的亲生儿子。

    曹叡即位之后,杀了後母郭嬛,追封甄宓为文昭皇太后,替他母亲报了仇。

    因为要表现母亲曾经母仪天下的风范,所以生平里,尤其是婚姻生活里的种种不如意,也就不能说了,这样也有碍于甄宓作为一个皇后的形象。

    曹叡的这种作法,我们很容易理解,因此再联系到他亲自为曹植的那篇据说与他母亲有关的《洛神赋》改名字,这就更让人相信,他母亲甄宓与他叔叔曹植之间确实可能有些什么了。

     那么,曹植与甄宓之间是不是像民间传说的那样曾经有过一段情缘呢?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有一出名剧叫《洛神》,那出剧的情节就是以梅兰芳饰演的甄宓与曹丕、曹植兄弟的三角恋爱为主线的。

    戏里甚至采用了一种民间说法,说这三个人从小是一块长大的。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

    据正史记载,甄宓在官渡之战之后嫁给曹丕,当时应该是二十二岁左右,而当时曹植才不过十三岁左右。

    况且,《三国志》里有关甄宓的记载有将近二十处,没有一处提到过曹植的,所以主张曹植与甄宓之间没有关系的人主要的两条根据就是:第一“年龄悬殊”,第二“史无记载”。

    事实上,我觉得这两条都不能成为确证。

     先来看第一条,“年龄悬殊”。

    事实上,我们知道爱情的产生跟年龄并不是有着必然的关系的。

    时至今日,杨振宁先生与翁帆女士的“杨帆恋”依然在温情上演,媒体把它当作是件惊天动地的事儿来恶炒,我觉得完全是出于媒体无良与无知的恶炒本性,这种黄昏恋、忘年恋本来就是很纯洁、很普通,也是很正常的事儿,马克思与燕妮,鲁迅与许广平,那不都差着好多岁吗?有什么好希奇的呢?事实上,我发现现实婚姻与爱情里,如果两个人年龄上能有一段差距,往往还更能幸福,更能美满。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当两个人有矛盾时,心理年龄就会创造一个缓冲地带。

    再者说,时间也是一种距离,距离产生美嘛,所以甄宓比曹植大上十岁,就不能产生感情了吗?有人说曹植太小,十三岁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