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回 一曲乐府断人肠,欲将沉醉换悲凉

首页
过是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母亲,那么她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扼杀一段美满婚姻和两条美丽生命的无底深渊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到底有哪些原因,促使焦母对刘兰芝这个儿媳如此不满。

    我以为原因共有五条。

     第一条,当然首先就是“婆媳不合”这种中国社会固有的家庭矛盾。

    好像作婆婆的多年媳妇熬成婆后就一定要把那煎熬受的苦作为革命传统传给下一代,而作媳妇的天生就有着一种戒备心理,小心翼翼地,所以又被叫做“小媳妇”。

    这两种心态都不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流的心态,所以也就不会有正常的人际间的那种良性关系。

    这是大环境的原因,我们不去多说。

     第二条,“没有生育”。

    通过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刘兰芝被休掉之前,焦家现有人口四人,也就是户口本上只有四个人,户主是焦母,然后是儿子焦仲卿、儿媳刘兰芝,还有一个小女儿,焦仲卿的一个十二三岁的妹妹,叫什么名字诗里没写。

    也就是说焦仲卿与刘兰芝“结发同枕席,共事二三年”之后,还没有孩子,甚至也没有身孕。

    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焦仲卿家本来也是世家,可能也是有名望有地位的,焦母说他“汝本大家子”嘛,但到了焦仲卿这一代,已经人丁单薄,两代单传,所以做为焦母大概最着急的就是要刘兰芝把焦家的香火传下去,可等了三年还没动静,刘兰芝一直没怀孕,所以她就开始找碴儿,要休掉刘兰芝,所以他在让儿子休掉刘兰芝的时候才反复强调,东家有女秦罗敷,条件赛过刘兰芝。

    要知道刘兰芝已经是绝色美人了,要超过她不容易了,而焦母一口咬定东家女比刘兰芝强,明里不过说是品德比刘兰芝好;暗里应该还有一层说不出来的意思,就是传宗接代她也至少不比刘兰芝差。

    作为儿子,焦仲卿在这个事情上不着急那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母亲,焦母在这个事情上着急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条,“恋子情结”。

    焦仲卿他爹什么时候死的,我们不知道,但焦母一手把他和他的小妹拉扯大却是个事实。

    因为从焦母对焦钟卿说我再为你娶个媳妇,再为你张罗一次婚姻就可以看出来,这个他和刘兰芝的婚姻就是焦母亲手张罗的。

    在这种孤儿寡母的生长环境下,母子间的感情可想而知。

    而现在儿子的爱全转移到儿媳身上去了,儿子在省城当“小吏”,也就是基层公务员,每次好不容易回家,一头就钻进儿媳的房间里去了,你看故事一开头,就是儿子从省城回来,先是在房间里听刘兰芝的哭诉,“府吏得闻之”之后才是“堂上启阿母”,这先后顺序在儿子媳妇看来是很正常的,但在焦母看来,就是让人极其恼火的,所以焦仲卿才刚跟她说我不离婚,她上来就用高压和大棒政策把焦仲卿臭骂了一顿。

    这说明她也是在气头上,不仅是因为对刘兰芝素来的积怨,更为这时候的刘兰芝作为一个妻子抢了儿子本应对母亲的爱。

    说到这儿,就要说到这个第四条了。

     第四条就是,焦仲卿的处理不当。

    焦仲卿作为一个儿子也是一个丈夫,夹在两个剑拔弩张的女人中间,那毫无疑问是相当为难的。

    我想大多数成了家的男人都能体谅他的难处。

    但正因为难,所以处理起来才不能简单,才更要讲究艺术。

    可惜焦仲卿在这一点上恰恰处理得太没有艺术,太过简单。

    你看他听了刘兰芝的哭诉之后,立马就帮刘兰芝去找母亲申诉,结果被母亲一顿骂之后,他立即又跑回房间对刘兰芝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就是“我是绝不想休你的,但我妈非要逼着我休掉你。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