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回 一曲乐府断人肠,欲将沉醉换悲凉

首页
这里焦母确实看上去很凶,很霸道,但也要注意两个客观事实。

    第一,这是整首《孔雀东南飞》里焦母最凶的地方了,之后她的出场气势一次比一次弱,最后甚至用得都是非常可怜的哀求语气,所以总的来说,她这里的凶不过是偶尔露峥嵘罢了。

    第二,要知道焦母的这种很凶、很霸道的语气不是跟媳妇说的,而是跟自己的儿子说的,一个母亲对自己亲手拉扯大的孩子说话凶一点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所以据此把焦母说成好象是举着大棒的霸权主义的样子,我觉得还是有些不妥的。

     那么,焦母在这一次高调出场后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孔雀东南飞》里写到焦母的地方总共有四处,三处是明显的,这个大家都知道;还有一处是隐性的,一般人没有注意到。

     哪四处呢? 第一处,就是我们刚刚讲的高举大棒政策的出场;第二处,是刘兰芝被休后,向她告别,所谓“上堂谢阿母”,说了很多好听的话,但都是好听的反话。

    焦母的反应呢,竟然是没有回答,只是“母听怒不止”。

    也就是焦母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但是她生气归生气,却没有反驳,这里体现出她跟媳妇和跟儿子讲话时不同的面貌;第三处,最可怜。

    当儿子焦仲卿知道刘兰芝另嫁他人要自杀的时候,他有一段跟母亲的告别,当他说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的时候,焦母一听,立即表现出一个母亲的悲哀来,“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她是边哭边说,边说边哭,她对焦仲卿说:“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和所有一般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的表现一样,她先是说你也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那前途应该是登台拜相的,你小时候不是经常说长大想当什么什么的吗?怎么能为一个女人,抛弃人生的志向,还要抛弃你妈我呢?上次我跟你说的那个东家的秦罗敷,一定不比刘兰芝差,我马上就帮你去下聘礼求婚。

    说老实话,这个母亲一点儿都不了解他的孩子,到这时候,她念念不忘的还是东家的秦罗敷。

    但她以为她了解自己的孩子,这跟所有的母亲都一样!到这里的焦母已经显得非常可怜了,甚至多少有些让人同情了。

     一般人以为焦母在全篇的出场只有这三处地方,其实不然,还有一处隐性的出场,对表现焦母这个人物也很关键。

     第四处,也就是全篇结束的时候,焦仲卿与刘兰芝双双殉情而死,最后“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注意这里体现出的是焦、刘两家的后悔。

    刘家不知道是谁的主意,因为这时候刘家的人口还比较多,但焦家一定是焦母的主意。

    因为焦家这时候就剩下焦母和焦仲卿的一个十二三岁的妹妹了。

    所以焦家求合葬的一定是焦母,既然是“求”合葬,说明第一,焦母后悔了;第二,她对儿子儿媳之间的感情,这时候应该有了深刻的理解。

    虽然此时已经为时已晚,但这也表现出焦母并不完全就是个简单粗暴、不通人情的母亲。

    事实上,这个世界哪有一个彻头彻尾的粗暴而不通人情的“母亲”呢? 有人会说,看你这意思,是要为焦母翻案。

    其实,翻案谈不上,焦母一手造成了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婚姻悲剧,这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

    我们分析焦母在这个事件中的心路发展历程,只是为了要让今天的人们好好地从这个悲剧里吸取经验教训,看看怎么样能够以史为鉴,经营好我们自己的婚姻与家庭。

     我们从焦母的四次出场表现可以看出,这也只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