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萨真人殓老惜幼 用雷火驱治疫鬼
却说萨真人一日又云游至一地,名西浦。
那西浦旷野之中死有一老者,恰有八、九十岁。
遗有一幼者,可只是两三岁的孩子。
彼时王恶与符使先至其处,王恶道:“萨守坚来此,若不怜惜死者,不看顾幼孩,此乃忍心害理,可要打他一鞭。
”符使道:“惜幼怜死,到也是个大道理。
他若没有此心,我也难教你莫打,只看他怎的?”言未毕,萨真人却前来也。
只见歧路之上死有一老者,又遗有一幼者。
那死的老者怎生可怜?则见:
长长的髯好比三冬之雪,短短的发偏疑九月之霜。
圆净净的死不瞑目,赤喇喇的体精光。
脚下无一双破破损损的旧袜履,身上无半件短短小小的好衣裳。
此是何一方孤孤苦苦的父老之辈?这是哪一处巴巴结结的丈人之行?甚情由不好好生生终于正寝?那缘故却伶伶仃仃横尸于道傍?乌鸦见之欲伙伙群群飞下而共啄,黄犬闻得思三三两两帅众以相伤。
这般呵令人凄凄惨惨,真个是死得凄凄惶惶。
那遗的幼者,却又怎生可怜?则见他:
泪眼儿点点滴滴,哭声儿呜呜呱呱。
似伶伶仃仃的乏乳幼羝,例咿咿哑哑的失哺雏鸦。
这不是邓伯道丢着亲嫡嫡的儿子,这不是刘氏女撇下着孤孤苦苦的娃娃。
可惜他嫩嫩雏雏年两岁,为甚的啼啼哭哭路三叉?别人家儿女尚包包匝匝于襁褓,此处的孩子怎抛抛闪闪于泥沙?觑他的容颜却懒见嬉嬉笑笑,闻他的声气但只会叫着奶奶爹爹。
哭奶奶的哀哀怨怨声哽哽,望爹爹的悲悲切切眼巴巴。
试看他凄凄惶惶的行状,却令人伤伤感感的嗟呀。
却说那死的老者为甚的身上无衣,脚下无鞋?为因有个乞丐在此经过,见了这老的将死,就剥去了衣服鞋袜,所以身上光光的。
真人来到此处,看见着老的无所终,幼的无所养,止不住愁积胸膛,泪流腮颊。
又见这死者无衣无履,他就脱下了两个衫子,又脱下了脚下的鞋袜,缓缓的为死者着了。
却又不忍这娃子啼哭,怕他饥饿,连忙的咒有一枚枣子,把与那娃子止饿。
那娃子吃了那枣才不啼哭。
真人思欲埋此老者,不能备副棺材,莫说备棺材,旷野之中就是要挖个土穴,也没有借一张锄头并一个簸抬儿处。
没奈何的,只得将所佩法剑缓缓的把土儿锹着。
锹的土多,却又把个衲衣襟包将出来。
此好似甚的?就相似个“贤哉赵氏女,麻裙包土筑坟台”一般。
土坑儿挖有两三尺,真人又将那法剑东去砍些树枝,西去砍些蕉叶,将那树枝蕉叶儿在土坑中先铺了一层,然后抱着死者放在枝叶之上,又把着蕉叶儿重重叠叠的盖了几层,遂又包着土将那尸骸掩覆。
掩覆已毕.乃淬砺其剑,插入匣中佩之。
遂背着这个娃子寻他的亲属,默想道:“此老者必是娃子的公公,这公公或抱着孙子往哪里去的,不想死于此地。
这娃子谅必不出十里之外。
”于是,往东村借问,东村无一人晓得。
往北村借问,北村无一人知道。
往西村借问,西村无一人招认。
真人只得往南村而去,恰去到一个人家,有一位长者八十余岁,只见那长者:
拄一根不长不短的竹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