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京杂记卷五

首页
相荡而为祲沴之妖也。

    敞曰。

    四月无阴。

    十月无阳。

    何以明阴不孤立阳不独存邪。

    仲舒曰阴阳虽异而所资一气也。

    阳用事此则气为阳。

    阴用事此则气为阴。

    阴阳之时虽异而二体常存。

    犹如一鼎之水而未加火。

    纯阴也。

    加火极热。

    纯阳也。

    纯阳则无阴。

    息火水寒。

    则更阴矣。

    纯阴则无阳。

    加火水热。

    则更阳矣。

    然则建巳之月为纯阳。

    不容都无复阴也。

    但是阳家用事。

    阳气之极耳。

    荠麦枯。

    由阴杀也。

    建亥之月为纯阴。

    不容都无复阳也。

    但是阴家用事。

    阴气之极耳。

    荠麦始生。

    由阳升也其着者葶苈死于盛夏。

    款冬华于严寒。

    水极阴而有温泉。

    火至阳而有凉焰。

    故知阴不得无阳阳不容都无阴也。

    敞曰冬雨必暖。

    夏雨必凉。

    何也。

    曰冬气多寒。

    阳气自上跻。

    故人得其暖而上蒸成雪矣。

    夏气多暖。

    阴气自下升。

    故人得其凉而上蒸成雨矣。

    敞曰雨既阴阳相蒸。

    四月纯阳。

    十月纯阴。

    斯则无二气相薄则不雨乎。

    曰然则纯阳纯阴。

    虽在四月十月。

    但月中之一日耳。

    敞曰月中何日。

    曰纯阳用事。

    未夏至一日。

    纯阴用事。

    未冬至一日。

    朔旦夏至冬至其正气也。

    敞曰然则未至一日其不雨乎。

    曰然颇有之则妖也。

    和气之中自生灾沴。

    能使阴阳改节。

    暖凉失度。

    敞曰灾沴之气。

    其常存邪。

    曰无也。

    时生耳。

    犹乎人四肢五脏中也。

    有时及其病也。

    四支五脏皆病也。

    敞迁延负墙俛揖而退。

     武帝时郭舍人善投壶。

    以竹为矢。

    不用棘也。

    古之投壶取中而不求还。

    故实小豆。

    恶其矢跃而出也。

    郭舍人则激矢令还。

    一矢百余反。

    谓之为骁。

    言如博之掔枭于掌中为骁杰也。

    每为武帝投壶。

    辄赐金帛。

     武帝以象牙为簟。

    赐李夫人。

     贾谊在长沙。

    鹘鸟集其承尘。

    长沙俗以鹏鸟至人家主人死。

    谊作鹏鸟赋。

    齐死生。

    等荣辱。

    以遣忧累焉。

     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

    见卧虎焉。

    射之。

    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

    示服猛也。

    铸铜象其形为溲器。

    示厌辱之也。

    他日复猎于冥山之阳。

    又见卧虎。

    射之。

    没矢饮羽。

    进而视之。

    乃石也。

    其形类虎。

    退而更射。

    镞破簳折而石不伤。

    余尝以问杨子云。

    子云曰。

    至诚则金石为开。

    余应之曰。

    昔人有游东海者。

    既而风恶船漂不能制。

    船随风浪。

    莫知所之。

    一日一夜得至一孤洲。

    其侣欢然。

    下石植缆。

    登洲煮食食未熟而洲没。

    在船者斫断其缆。

    船复漂荡。

    向者孤洲。

    乃大鱼。

    怒掉扬鬣吸波吐浪而去。

    疾如风云。

    在洲死者十余人。

    又余所知陈缟。

    质木人也。

    入终南山采薪还。

    晚趋舍。

    未至。

    见张丞相墓前石马。

    谓为鹿也。

    即以斧挝之斧缺柯折。

    石马不伤。

    此二者亦至诚也。

    卒有沈溺缺斧之事。

    何金石之所感偏乎。

    子云无以应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