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之辄动。
匠云:“未瓦,上轻,故然。
”及瓦布,动如故。
匠不知所出,走汴,赂皓之妻,使问之。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必不动矣。
”如其言,乃定。
皓无子有女十余岁,卧则交手于胸,为结构状。
或云《木经》,女所著也。
明徐杲以木匠起家,官至大司空,尝为内殿易一栋,审视良久,于外别作一栋。
至日断旧易新,分毫不差,都不闻斧凿声也。
又魏国公大第倾斜,欲正之,计非数百金不可。
徐令人囊沙千余石置两旁,而自与主人对饮。
酒阑而出,则第已正矣。
以伎俩致位九列,固不偶然。
又唐文宗时有正塔僧,履险若平地,换塔杪一柱,不假人力。
倾都奔走,皆以为神。
宋时真定木浮图十三级,势尤孤绝,久而中级大柱坏欲倾,众工不知所为。
有僧怀丙,度短长,别作柱,命众维而上,已而却众工,以一介自随。
闭户良久,易柱下,不闻斧凿声也。
明姑苏虎丘寺塔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
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
”每日独携木楔百余片,闭户而入,但闻丁丁声。
不月余,塔正如初,觅其补绽痕迹,了不可得也。
三事极相类,而皆出游僧,尤奇。
至于浙人项升,为隋炀帝起迷楼,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
楼阁高下,轩窗掩映。
幽房曲室,玉阑朱◇,互相连属;回环四合,曲屋自通;千门万牖,上下金碧。
金虬伏于栋下,玉兽蹲于户旁。
璧砌生光,琐窗射日。
工巧之极,自古无有。
人误入者,虽终日不能出。
帝大喜,因以迷楼目之云云。
则虽失之导淫逢恶,然其经营缔造之穷工极致,要亦迥乎弗可及矣。
窃意西人之于建筑,唯是高坚巨丽,是其能事;若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钩心斗角,藻周虑密,则吾中国古之良匠,殆未遑多让焉。
乃至喻皓、徐杲辈之神明变化,不可方物,不尤古今中外所难能耶。
世俗称美人之材勇,辄曰十八般武艺,无一不精。
斯语也,传奇演义家多用之,盖在百年或数十年前。
迄今沧桑变易,火器盛行,往往一弹加遗,乌获孟贲无能役,快剑长戟失其利,即斯语亦等诸务去之陈言矣。
考明英宗正统乙巳夏,诏陈怀井源等练京军备瓦刺,招募天下勇士。
山西李通者,行教京师,试其技艺十八般,皆无人可与为敌,遂膺首选。
十八般之名,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杷头、十七绵绳套孛、十八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