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翁文端未达时,家贫乡居,偶与二三父老为叶子戏,适雨着钉鞋,竟夕坐博。
验其履印,曾不一移。
南皮张文襄督江鄂日,士有呈赠诗文者,当时未即阅看。
俟其人来谒,寒暄毕,辄命侍者取出,即于座间从容展诵,自首至末,一字不遗。
遇有佳处,一一奖许;稍涉称颂,必致谦词。
虽文系长篇、诗至百韵亦然。
阅毕,仍交侍者,并谕以存贮某处毋忽。
即此二事征之,如文端者,所谓安也;如文襄者,所谓详也。
二公皆富贵寿考,极遇合之隆,是其验也。
以翎枝为冠饰,自明时已有之。
江彬等承日红笠之上,植靛染天鹅翎为贵饰,贵者三翎,次二翎。
兵部
是翎之名始于明,但植立于笠上,与曳于冠后者,其式异耳。
道光朝,曹太傅当国,陶文毅督两江,兼盐政。
时以商人藉引贩私,国课日亏,私销日畅,至有根窝之名,谋尽去之,而太傅世业鹾,根窝殊伙,文毅又出太傅门下,投鼠之忌,甚费踌躇。
因先奉书取进止,太傅覆书,略曰:“苟利于国,决计行之,无以寒家为念,世宁有饿死宰相乎?”文毅遂奏请改章,尽革前弊,其廉澹有足多者。
惟其生平荐历要津,一以恭谨为宗旨,深恶后生躁妄之风。
门生后辈,有入谏垣者,往见,辄诫之曰:“毋多言,豪意兴。
”由是西台务循默守位,浸成风气矣。
晚年恩礼益隆,身名俱泰。
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开口耳。
”道、咸以还,仕途波靡,风骨销沉,滥觞于此。
有无名氏赋《一剪梅》词云:“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
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融,一味谦恭。
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
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无庸。
”其二云:“八方无事岁年丰,国运方隆,官运方通。
大家襄赞要和衷,好也弥缝,歹也弥缝。
无灾无难到三公,妻受荣封,子荫郎中。
流芳身后更无穷,不谥文忠,便谥文恭。
”损刚益柔,每下愈况,孰为之前,未始非太傅盛德之累矣。
牛奇章镇维扬,每冬,令街卒卫杜书记夜游,报帖盈箧。
尚书灵岩毕公抚陕,孙渊如居幕府。
渊如好治游,节署地严,漏三商必下键,公自督视之。
渊如则夜逾垣出,翌晨归,以为常。
或 诇以告公,弗问也。
二公相距千余年,晚节蹉跎,后先一辙,论者惜之。
然其雅意怜才,则固有未容湮没者。
道州何猨叟书名重海内,达官殷贾赍重金求之,弗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