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僧道较艺梅花庄英雄暗探白莲寺(1)

首页
让和尚坐于上首,自己下首相陪,童子将茶献上。

    焦公子说道:“若非王教师聘请高僧,弟子焉能得见老师之面?”王七吩咐掌灯摆酒,工夫不大,杯盘罗列。

    摆好上等酒席。

    和尚见公子面容消停,和尚问道:“焦公子为何面容枯瘦?”焦公子叹了口气说道:“师傅得知,我拜您为师,总算有了师生之情,养老送终,都是弟子之事。

    皆因弟子有一件不白之冤,本杭州府有一家富户,住在安乐村贺家堡,此人明善暗恶,坐地分赃,家中窝藏许多的大盗,明着施点小惠,收买穷民。

    他跟弟子有隙,嘱托他手下匪人,在八月庙上抢弟子的绸缎店衣铺,此事适被弟子遇见,我的管家过去一拦,匪将我大管家王三用刀扎死。

    弟子要拿明伙执仗之人,又来了一个贼头,手使盘龙棍,将弟子打伤,坠落马下,口吐鲜血,这贼人竟敢在人山人海之中,抢去弟子白龙驹。

    县太爷验尸已毕,两县一府严拿,据班头报告,此项匪人俱都落在安乐村。

    两县一府马快班头,能为俱都平常,不能进庄拿人,弟子之仇不能报复,所以叩求师傅,设法为弟子报仇。

    ”和尚闻听说道:“原来如此。

    公子何不早言?贫僧有药一粒,专疗红伤。

    ”语毕,由腰间取出一个纸包,打开纸包取出一粒丸药,递给公子,说道:“这是少林寺老方丈配的丸药,公子用下,当时便愈。

    ”公子接药在手,用白滚水服下,顿觉精神爽快。

    王七接着说道:“四师叔,抢犯俱都窝藏在贺照雄之家,四师叔你看怎办?”和尚问道:“这群人都是什么长相?”王七说道:“有一个好认的,头上梳冲天杵小辫,大肚子,罗圈腿,狗蝇眼;还有一个瘦小枯干,头戴马尾透风巾;有一个面如少女,年在十六七岁,长的女相,使一对判官双笔;有一个黄白脸面,手使朴刀,细腰窄背;有一个面如紫玉的,手使一对练子枪;有一个面似桃花的,手使一对练子锤;未了来了一个使棍的,剑眉朗目,二十上下年纪,乃是棍打焦公子,抢白龙驹的正凶。

    ”王七说着话,和尚吃得杯干盘净,已有七分醉意,听完王七之言,说道:“焦公子,非是贫僧说句大话,我杀这七个人,如同探囊取物。

    明天我仍着破僧衣,担着双钟,前去踩道。

    明着募化,夜晚我到贺宅,杀他一门老幼,然后将抢夺白龙驹的人头带回来。

    ”王七说道:“师傅你不行,贺照雄甚得人心,他家又有七个大盗,此地正属杭州所管,贺照雄男女下人好几十个,你杀那些人,地面上担不起。

    我给你出个主意,叫公子爷打发家人出去,多买硫磺、焰硝引火之物,您杀完了,围着他的宅院四外放火一烧,完事之后,官家无所调查,就报一个火烧独门。

    ”他们在那儿正议论此事,房上有一位剑客听了一个满耳,他们在屋中连一个影儿都不知道。

    和尚醉倒了,第二日,吃早饭之后才起床。

    王七说道:“师叔,您今天吃饭少喝点酒吧。

    ”和尚吃完了饭,养养精神,再回南门外三官庙,将焦公子所送的僧衣脱下,仍然换上破衣服,担着铁钟前去安乐村踩道。

    僧人焉知剑客艾莲迟在贺宅?来到贺宅一化缘,贺照雄给了五百钱。

    和尚说了一句:“好大的宅院,人旺财旺。

    ”担着钟回归三官庙,换上衣服,至夜晚奔向焦公子宅院而来。

    焦公子当晚与众教师正在秉烛饮酒,见和尚来到,急忙迎接进去。

    和尚遂将白天在贺宅化缘之事,对焦公子说了一遍。

    焦公子说:“给钱的人,就是贺照雄。

    穿青布衣服,是给他父亲守制。

    ”和尚坐下,仍吃得杯干盘净。

    王七说道:“四叔,您先少喝一杯,回头再喝。

    ”和尚放下酒杯,王七将焰硝口袋取出来,递给和尚。

    和尚斜插戒刀一口,临行时叫道:“焦公子!贫僧三更一过,必然回来,请公子验看人头。

    ”语毕,站起身形,一掀帘子,一道黑影,踪迹不见。

    众教师皆赞美和尚的工夫及身法的灵便,王七晃着小脑瓜子说道:“我师叔好比大宋朝的赵匡煜,取人头去了。

    ” 不表王七从心里美,单说和尚白天踩的道,晚上再去,轻车熟路,和尚进了安乐村西桥口。

    前文说过,有马快把守西桥口,和尚行走如飞,一道黑影过了西桥口,马快见一道黑影,再看也看不见什么了。

    和尚来到贺宅,由大门西上房,到西跨院,西跨院北墙有一棵榆树,和尚扶着树枝子向下一看,贺宅前后黑暗,惟有二道院书房灯烛明亮,光露于外。

    和尚思索:必是贺照雄同着明火执仗的七个人在内。

    和尚遂先奔二道院灯光而来,就看东北上有一道白线,犹如立闪一般。

    和尚由房上蹿房越脊,奔这道白线而来,走到近前,踪影皆无。

    又向正北一看,又是一道白线,和尚又追,又不见人,和尚心中纳闷。

    忽然见花瓦墙上又一道白光,和尚又追到花瓦墙上,向墙外边一看,原来是一道松林。

    和尚在树林中一找,北至护庄河,南至贺宅花瓦墙子,并无一人。

    和尚心中暗道:“贺照雄家中有财神,若是妖魔必现黑气,仙家修成正道,方是白光。

    ”和尚自己正在思索,听到一棵大树上枝叶哗啦一响,只见一人头朝下脚朝上,离地七八尺一折身,脑袋朝上双足落下,脚尖一沾地,口中念道:“无量佛,师兄因何黑夜至此?”和尚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道友,我被友人所托,要办一件大事。

    ”道爷说:“师兄你酒气逼人,背后背着那物,有硫磺之味。

    夜入良家之宅,何需此物?”和尚说道:“我是受人之托,终人之事,道友不用多管。

    ”道爷说道:“过耳之言不可听。

    要叫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眼见为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