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四回 抱病臣特旨赐人参 强项令当场骂鸟蛋

首页
拟请二位贵县就去禀知制军一声,究在什么地方接旨。

    ” 成都、华阳二位首县听说,连忙上岸,坐了他们的弓杆轿子,飞奔的前去禀知制台。

    不到一刻,早已回转,下船之后,即与汪鉴说道:“卑职等已将大人之话,禀知制军,制军传谕出来,说是病犹未愈,不良于行,只好请大人明天辰刻,将这御赐人参,携到督辕,制军就在大堂接旨。

    汪鉴听说,自然照办。

    成都、华阳二位首县,照例又寒暄一阵,方始告辞。

     第二天大早,成都府率同成华二县,已在督辕大堂伺候。

     果见汪鉴手捧一只黄缎包着的小匣子,如期来到,下轿之后,直到大堂。

    那时大堂之上,已经排着接旨的香案,四川总督部堂刘秉璋,也在一旁由人扶着肃然而立。

    汪鉴仍把那只小匣子,捧到当胸,面南站着。

     刘秉璋先行三跪九叩首之礼,始向汪鉴问话道:“两宫圣体安否?”汪鉴谨敬答道:“两宫圣体甚安,太后赐有人参一斤,交与卑府带出京来,交给大帅。

    ”汪鉴说完,刘秉璋仍又叩首谢恩,那只人参匣子,自有戈什哈前去接去。

     这个礼节过后,汪鉴照例要用庭参之礼见刘秉璋的,刘秉璋的巡捕,也照例说声免参,汪鉴方始向着刘秉璋磕头下去。

    原来照前清的大清会典载着,从知县以上,向着督抚将军磕头,督抚将军都须回叩。

    惟有那时的直督李鸿章,他却倚老卖老,不但对知县以上等官,不肯轻易回头,甚至遇见资格轻浅一些的巡抚司道,他也假装腿痛,不能下跪,随意一弯其腰而已。

    后来有一次,遇见一位新由部中选出去的知县,前去见他,尚未谒见之际,坐在州县官厅里面,可巧听见一班同寅,私下在谈李鸿章架子太大,不肯回头之事。

     这位知县便插嘴道:“这是那班督抚司道,以及府县,自己轻视自己的原故,以致酿成少帅的骄傲脾气,否则大可引出大清会典,指名要他回头,他也没有二话。

    ” 内中有个知州驳他道:“老同寅,此说恐怕未必吧。

    大清会典,只要稍稍留心仪注的人,谁不看过,但是大家要想做官,如何敢去挑剔上司的眼儿。

    ” 这位知县便将他的脑袋一撇道:“这倒不然,下属比较上司,自然上司大于下属。

    若以上司比较朝廷,自然朝廷大于上司。

    大清会典,乃是朝廷的法制,谁也不能不遵,谁也不能含糊,诸位同寅不信,兄弟可以讲件眼见的故事与诸位同寅听听。

    “大家都说很好,一定洗耳恭听。

     这位知县未讲之先,还去打扫了一打扫喉咙,方才朗声说道:“去年兄弟因事去见直隶藩台裕堃裕方伯,却是普通见的,当时连兄弟一共有十二人之多。

    及至大家说话完毕,裕方伯就端茶送客,他刚送到花厅门口,正在微弯其腰,要想回进去的当口,内中忽有一位散馆知县名叫皮鸣皋的,却去向着裕方伯朗声的说道:‘卑职要请大人多送几步,查大清会典载着,藩司送知县的仪注,应在二堂檐下的。

    ’当时裕方伯也只好红了他脸,连称是是的送到二堂檐下了事。

    ” 这个知县说完这个故事,又向大家郑重其事的说道:“今天已是十二月二十五了,兄弟打算不去禀见这位少帅,且俟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