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回 创营制分封举义人 练乡团始述更名事

首页
,对于一切的国计民生,不甚讲究。

    单单只教一班皇亲国戚,以及太监小厮暗中的献进美女;但又惧怕太后,只好偷偷摸摸的过他色瘾。

     起先看见两广总督和广西巡抚的奏章,说有土匪作乱,他也不把这等小事放在心上,单命军机处拟旨申斥,责成该督抚负责剿灭了事。

    及见湖南抚臣的奏章,始知该股土匪,不是等闲,方始有些着急起来,即召他的两个宠臣,前去商量。

     他的两个宠臣,一个是户部左侍郎肃顺,一个是内务府总管端华。

    这两个人都是和皇帝一块土上的人物,都有一些小小的才具。

    肃顺尤其能够揣度咸丰皇帝的心理。

    又常常地对人说,满族人都不中用,若是要想治国平天下,还得拣几个有本事的汉人用用。

    所以他做部郎的时候,就很佩服曾国藩是位治国之才。

    他虽瞧得起汉人,可是一班满人,都说他忘了自己出身,没有一个不恨他刺骨,无奈皇上正在宠任,大家也只好敢怒而不敢言罢了。

    甚至一班多嘴御史,也没一个敢去参他一本。

     这天咸丰皇帝,既将他们两个召去商量,肃顺就首上条陈,说是皇上责成督抚办理此事,本也极是;若能再命在籍巨绅兴办团练,以卫乡里,更有益处。

    其实当时的肃顺上这条陈,就是暗中在保曾国藩的意思。

    当时咸丰皇帝听了也想不出甚么法子,所以也就把他那龙头一点,算是商量了事。

     谁知咸丰皇帝不过这样一句说话,却把一位湖南的张巡抚闹得不亦乐乎。

    你道为何?原来那时候做清廷臣子的,个个都想迎合上意,便能简在帝心。

    譬如皇帝并未说出其人,他们能够保奏上去,皇上合意,别的不说,单是军机大臣那儿,就会少碰几个钉子。

     张亮基自从接到这道上谕之后,左思右想,千斟万酌,方才被他想到一位丁忧在籍的曾国藩、曾侍郎身上去了。

    他因曾国藩在京的名望甚好,而且老诚持重,又为湖南全省绅士之冠。

    他既想到此人,并不先与本人商酌一下,立即用了六百里加急的牌单,奏保上去,果蒙谕允。

    张亮基得到这道旨意之后,心里自然非常高兴,连忙派了一位名叫栾璧城的候补道员,连夜去到湘乡县里,一则去向曾国藩道喜,二则恭迓上省,以便商酌兴办团练大事。

     谁知曾国藩一见了那个栾璧城的名字,连连挡驾,不肯请见。

    栾璧城弄得乘兴而来,扫兴而返,只得姗姗的回报抚台。

    张亮基据报,却也莫明其妙。

    急又亲自去拜一位名师郭意诚的绅士,托他去劝曾国藩答应此事,国家地方,两有裨益云云。

    原来这位郭意诚绅士,本与曾国藩有些远亲;他的胞弟,就是新科翰林郭嵩焘。

    那时郭嵩焘本在京中供职,对于皇帝要命本省巨绅兴办团练的事情,他已料到除了曾氏之外,并没别人。

    一天可巧要寄家信,便把他的意思写在信上:说是曾氏如果推却不干,哥哥须得亲去劝他,请他看在乡情面上,务必答应下来。

    郭意诚既接乃弟的家信在先,又因张抚台亲自前去托他在后,便也一口答应。

     第二天就专诚去到湘乡,拜谒曾氏。

    可巧曾国藩素来佩服郭意诚的学问的,一见他到,连忙请见。

    郭意诚谈过一阵闲话。

    方才讲到正文。

    当下便把张抚台亲去托他,他及他那兄弟信上的意思,统统告知曾国藩听了。

     曾国藩不待听完,已在连续不已的摇头。

    等得郭意诚说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