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回 奸商趸鸦片幕府求情 战艇中鱼雷军门殉难

首页
洒席,便替钱江饯行。

    钱江略略吃了几口,也就欷歔而别。

    及到林制台那里,林制台居然放炮迎接,升坑送茶。

    寒暄之下,相见恨晚。

     原来林制台的官名,就是则徐二字,别字少穆。

    祖籍福建,曾由翰林出身。

    凭着清正廉明四字,一直位至两广总督。

    不但爱民如子,而且求贤若渴。

    因闻他的属下,花县张令署内,有个幕宾,名叫钱江,是位奇材异能之士,故此专函聘请。

    及见钱江,略略一谈,即知名实相符,真正的佩服得五体投地。

    便请钱江办理折奏一席。

     前清督抚衙门里的幕宾,单办笔墨的,分为折奏师爷、升迁师爷、刑名师爷、钱谷师爷、文案师爷、缮折师爷、书启师爷、朱墨笔师爷,甚至还有专写马封的师爷;只有用印,却是二爷,不是师爷。

    这些师爷之中,只有折奏师爷最为东家重视。

    因为折奏之上,往往因为一字之讹,断送前程的事情,很多,很多。

     从前那个年羹尧,他因征金川之功,业已封到脱头无字大将军之职。

    也因一位折奏老夫子把那颂扬皇上,朝乾少惕四字,因要句子押韵,改为夕惕朝乾;就被一位御史参上一本,说是年某轻视皇上,不能朝乾夕惕,有意颠倒其句,应生大不敬之罪。

    年羹尧后来一夜工夫降了一十八级,大不敬也是内中的一款。

     还有乾隆时候,不才的乡人邬师爷,他充两江督署折奏的时候,因为能够窥测乾隆皇上的圣衷,也和本书一回所叙穆彰阿能测道光皇上的圣衷一样,所上折子,没有驳过一回。

    后来邬师爷因爱赌钱,又喜穿了钉靴钻入被中。

    那位江督,恶他脾气不好,将他辞退。

    哪知换了一位老夫子,无事不碰皇上钉子。

    皇上因见那位江督,前后判若两人,严旨诘问,那位江督,无法隐瞒,只好老实奏明邬师爷辞退之事。

    乾隆皇上念他尚能不欺朝廷,据实陈奏,总算未降处分,单命江督速将邬师爷聘回。

    并有该幕何日回署,附片奏闻之语。

    江督只好急以重修去聘邬师爷,邬师爷知为圣意,乃与江督约定,按日须纹银百两,始就此席。

    江督不敢不允。

    后来邬师爷每日清晨,睡在被中,必先望望桌上有无两只元宝。

    帐房师爷偶然忘记,他便长眠被中,不肯起来办公。

     有一次,江督接到批回,末尾竟有乾隆皇上御笔亲书“邬先生安否”五个大字,江督吓得慌忙衣冠接旨。

    这件公事,不能再落档房。

    后由刑名师爷上了一个条陈,此旨付与邬师爷收藏,邬师爷拿回家去,用着圣旨亭子装了,挂在正梁之上,作为旷世之典。

     再有慈禧太后七十万寿的那一年,川督鹿传霖,也因一位折奏老夫子贺那万寿折子里头,有了当年举案齐眉一句,慈禧太后见了大怒,说是鹿传霖明明知她不是咸丰元配,有意用这梁鸿孟光的典故,挖苦她是妃子,不是皇后,几几乎要将鹿传霖革职。

    后来还亏庆亲王代为陈奏,说是此乃折奏老夫子之错,鹿某所用非人,罪尚可恕,方始了事。

     本书下文,左宗棠任湘抚骆秉章折奏的时候,笑话闹得更其厉害。

    不才也要卖个关子,下文再讲。

     钱江既充两广督幕,所办公事,自然办得朝廷称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