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回 木兰三上陈情表 太宗建庙旌贤良

首页
轻步至焦周背后一看,却念的是《中庸》。

    琰问曰:“子念《中庸》何为?”周曰:“悟禅。

    ”琰曰:“从何句起?”周曰:“天命之谓性起。

    ”琰曰:“从何句终?”周曰:“无声无臭至矣。

    ”琰曰:“《中庸》实际在何句?”周曰:“所以行之者,一也。

    ”杨琰深为拜服曰:“吾欲延师于家,接谌于飞、张良贞同至合下,盘桓论道若何?”周曰:“吾亦欲会二公久矣。

    ”遂欣然下山,四人相见,依长晚序坐,谈心数日。

    有时念及木兰、丧吾诸人,未免有一番伤感。

     一日,琰问曰:“学道人以何字为先?”铁冠曰:“以我字为先。

    ”琰曰:“我字左右皆戈,人心怀我字,则满腔皆是私念。

    又轻人自恃,正人君子不来亲附。

    若操戈而立,戕人自戕,不足有为。

    人能克除我字,则心公而直,公则不私,直则不屈,仁道近焉。

    叔父云以我字为先,是此意也。

    ”铁冠曰:“此性学之论我字也。

    凡有命学,在性中立命,也要在我字推求出来,方是大学问。

    ”杨琰静居七日,参悟不出,出见铁冠、于飞、焦周三人,同观太极图。

    杨琰大悟,向三人叩拜曰:“弟子闻命矣。

    我字中间一横象太极,二纵象两仪,四八象四象。

    仔细玩之,五行八卦皆备,斯其为我乎?”铁冠喜跃曰:“如是如是。

    ”谌于飞乃击桌而歌曰: 天地三才互相依,一身万法皆为备。

     身中有个太极圈,圈中一点是性命。

     总于心内自修持,千言万语说不尽。

     涵养不睹不闻时,动静关中心常定。

     铁冠道人乃歌曰: 不无不有正当中,潜修真性似潜龙。

     养就明珠飞腾日,风云雷雨赞化工。

     赞化工能显神通,接引众生出牢笼。

     但教心地常清静,三乘妙法此为宗。

     焦周和尚乃歌曰: 文佛心印偈三千,妙法无为亦无言。

     性空何用持戒定,戒定只缘要心坚。

     能于诸相不留心,更向何处问真诠。

     真诠一句为君说,念头止尽是先天。

     杨琰乃歌曰: 性天心地两无分,一体同参见月明。

     月明只为光能照,静里乾坤别有春。

     对镜不迷为炼性,炼性常如活死人。

     此法空中有实相,黍珠一点是元神。

     四人歌罢,彼此相赏,以后诗词,难于尽录。

    后来于飞八十四岁乃终,铁冠道人九十六岁而终,焦周一百二十岁而终,杨琰八十二岁而亡。

    人称“西陵四老”。

    本朝康熙年间,大悟山又出一僧,名冲元和尚。

    明心见性,说法度人。

    先示归期,端坐而化,葬于素山寺后。

    木兰山出一计道人,能知过去未来,白日飞升。

    二公皆与四川巡抚姚公为密友。

    往来诗词,不必细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