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回 黑水渡焦周回上国 五台山靖松赠明驼

首页
叫童子且体通报,也踮在一旁听讲。

    只见一徒弟进问曰:“佛家行住坐卧,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不休,此是何意?”靖松曰:“阿字是唤醒世人,教他莫妄思乱想。

    譬如人当妄想之时,千头万绪,心不由主,忽有一人呼其名曰某,我即应之曰诺。

    是一呼而万念除,一诺而主人醒。

    欲修大道,须时时自唤自应,故曰阿。

    阿字虽闻其声,未见其形。

    主人尚在门内,必也将堂门大开。

    不可醒而复睡,不可出宅外行游,总在室中有退藏戒步之意,故曰弥。

    然弥字尚拘束太重,如拴猴于柱,虽不外弛,到底舞跃不定。

    如月映水中,鱼游风吹,终属恍惚。

    更加精求,以致于一。

    陀字,则操持得住,如一颗明珠,放在水晶盘中,不动不摇,如如自在,故曰陀。

    佛字,即是见我本来面目。

    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余更有何说?心也,性也,命也,道也,皆非也。

    斯时太虚即我,我即太虚,故冠以‘南无’二字。

    ” 靖松道罢,即下座来向木兰稽首,木兰慌忙答礼,分宾主而坐。

    木兰道:“弟子奉丧吾之命,奉书仙翁座下。

    ”说罢,将书信双手奉上。

    靖松拆观,书云: 吾人立身********,故以了生死为第一大事。

    但欲真了生死,必先了心地。

    欲了心地,以先除妄念。

    欲除妄念,必先诚心意。

    盖心诚,入道之基;意诚,终道之用。

    古人云:“以心观心,心外无道。

    以道观道,道外无心。

    ”拒虚语哉!仆向者承足下教以敦伦尽性为事,仆非不尽心焉。

    嗟乎,以仆之心,值仆之时,复何言哉!复何言哉!亲无辜而受戮,族无辜而遭刑,身不得已而为僧。

    伦也如此而敦,性也如此而尽。

    仆将何以情为?足下又何以教我?佛氏曰:“一子修行,九祖升天。

    仆溺于此言,日以礼佛诵经为事,以期忠魂义魄,脱化升天。

    伦如此而敦,性如此而尽。

    仆如此而为情,宜乎,不宜乎?祈足下一言,以醒未悟。

     大悟山僧丧吾俗名伍云召 靖松看罢,慨叹良久,曰:“云召既然出家,不宜将往事挂心。

    足下尊姓?”木兰道:“弟子姓朱名木兰,今从军北征,奉丧吾之命,特来拜谒。

    ”靖松道:“将军北征,屈驾来此,我有一白毛骆驼,送将军做个坐骑,请将军往后园一观。

    ”木兰随靖松行至后园,见那只骆驼身高九尺,遍体白毛,目放火光,连声称妙。

    靖松道:“此驼名翼孝名驼,胜良马百匹,有五德三个走。

    ”木兰曰:“何为五德三不走?”靖松曰:“登山越岭如行平地,一德也。

    大雾弥天,能识东西南北,二德也。

    见水能渡,三德也。

    见火能飞,四德也。

    一日能行三千里,五德也。

    前有伏兵或刺客,此驼不走;遇有妖怪,此驼不走;若非主人骑之,驼亦不走。

    ”靖松又向明驼道:“此朱将军即尔之主人也。

    你保他北征,有功回朝,自有高人度你,复回人身,修成正果。

    ”又嘱木兰道:“朱将军回朝之日,我有书一封,寄候丧吾,千万前来,不可失约。

    ”木兰再拜而谢,靖松送出庵门之外,相揖而别。

    木兰率从人下山,赶着元帅大军。

    行了多日,出了雁门关,又到界牌关,放炮安营。

    要知后事,下文分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